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0年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0年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於2021年8月24日至9月5日參加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16屆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Remove ads
團部名單
- 主席:
- 總幹事:
- 林俊英
- 團長:
- 胡小玲
- 副團長:
- 馮秀娟
- 秘書處職員:
- 葉曉恩、林兆倫、李惠琪
- 馬子勤、謝秀琴
- 攝影師:
- 吳卓佳、陳昌浩
- 首席物理治療師:
- 莫慧娟
- 物理治療師:
- 劉佩慧、李志端
- 運動按摩治療師 :
- 周國雄
- 運動心理學家:
- 蔣小波
- 運動營養師 :
- 潘德翹
獎牌榜
射箭
- 教練:
田徑
- 教練
- 蔡喜逢、王偉國
- 徑賽
備註:
- 徑賽運動員的預賽排名是該運動員所在小組的排名,而非總排名
- T/F35、T/F36、T/F37和T/F38為站姿競賽運動員
- SB=個人季度最佳
- 田賽
備註:T/F20為智力殘障運動員
羽球
- 總教練
- 劉南銘
- 教練
- 王偉國
備註:[1]
- WH1:輪椅一級(腰、背部肌肉無力、雙腿癱瘓、大腿部分一半截肢者)
- WH2:輪椅二級(腰、背部肌肉有力、單腿癱瘓、單大腿截肢一半者、單腿膝以上外加單腿膝以下截肢者)
- SL3:下肢殘疾(沒有膝蓋使用假肢、單腿·雙腿偏癱者)可使用假肢及拐杖
- SL4:下肢殘疾(有膝蓋使用假肢、輕度單腿偏癱者)可使用假肢及拐杖
- SU5:上身殘疾(手臂、手指截肢、單臂·兩手皆偏癱者)可使用假肢
- SH6:天生矮小身材殘疾者
- Q=晉級淘汰賽階段
Remove ads
硬地滾球
- 總教練
- 郭克榮
- 教練
- 劉煒麒、梁少芳、施珊珊、鄧穎琳、李榮傑
- 個人賽
- 雙人賽
備註:
- BC1級:腦麻痹。可以有助手的幫助(只限於幫助固定和調整運動員的輪椅,及拾球給運動員)。
- BC2級:腦麻痹。不可以有助手的幫助。
- BC3級:腦麻痹或其他殘障、可以有助手的幫助(但助手必須背向比賽區域,並且不允許觀看比賽)。
- BC4級:除腦麻痹外的其他殘障,例如肌肉萎縮症或截肢。不可以有助手的幫助。
- Q=晉級淘汰賽階段;*=附加局勝方
Remove ads
馬術
- 個人盛裝舞步賽
- 個人盛裝舞步自選動作賽
備註:曾靝賜退出比賽。
- I級運動員四肢和軀幹嚴重殘疾。
- III級運動員雙腿嚴重殘疾,軀幹輕度或無殘疾,或手臂、腿、軀幹中等殘疾。
游泳
- 教練
- 陳靖汶、梁淑盈
- 男子
- 女子
- 混合
備註:
- 前半的英文字母代表不同的運動,分為S、SB及SM。後面的數字代表嚴重程度。S11級及SB11級的運動員必須使用輕敲器。而另外4個級別則隨運動員的意願。
- S:自由式、仰泳及蝶泳項目。
- SB:蛙泳項目。
- SM:混合四式項目。
- S14級、SB14級:此級別的運動員有智能障礙。他們主要有模式辨識、排序及記憶等障礙。此外他們的反應時間亦較長。在比賽期間,對比他們的速度,他們揮動手臂的次數亦較健全運動員多。
- Q=晉級;PB=個人最佳
Remove ads
桌球
- 教練
- 陳 栩
備註:
- C11級:此級別的運動員有智能障礙,影響模式識別,排序及記憶等能力,其反應時間亦會較慢,因而影響他們進行比賽時的技術、策略及表現等。
- Q=晉級淘汰賽階段
Remove ads
輪椅擊劍
- 教練
- 陳偉勁、何泰順
- 個人
- 團體賽
備註:
- A級:此級別的運動員有良好的軀幹活動能力,令他們能夠進行不同形式的攻擊及迴避。此外,他們的持劍手亦能正常的活動。他們的殘障主要是下肢截肢或半身不遂等,亦並非所有運動員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輪椅。
- B級:此級別的運動員除了下肢之後,他們的軀幹及持劍手亦有一定程度的殘障。例如部份運動員有不完全的四肢癱瘓。因此,他們比賽時會用非持劍手支撐身體來進行有效的攻擊動作。
- Q=晉級淘汰賽階段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