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2年巴林大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2年11月12日,巴林舉行大選,選出代表理事會的40名成員,11月19日在部分選區進行了第二輪選舉。[1]
本次選舉在國內外都遭到譴責,人權團體譴責「政治壓迫」的氣氛,總部設在倫敦的巴林權利與民主研究所稱選舉為「騙局」,國際特赦組織認為選舉是在「政治壓迫環境下進行的,在這十年間,當局侵犯人權、剝奪公民權利,禁止政治反對黨和關閉獨立媒體」。[2][3]國際特赦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巴林的政治制度實際上不允許公民和平合法的尋求憲法改革。[4]
在國內,與2018年大選相同,本次選舉被呼籲抵制。[4]在選舉日,黑客攻擊並關閉了政府網站,包括選舉、議會和新聞相關網站,黑客組織「al-Touafan」(洪水)宣布對部分攻擊負責,稱攻擊行動是由於「當局的迫害以及虛假選舉」。[5]
Remove ads
選舉制度
40名代表理事會議員採取兩輪選舉制,從單一議員選區中產生,如果沒有候選人在第一輪獲得多數票,則進行第二輪選舉。[6]
根據2002年巴林憲法,代表理事會是巴林議會的下院,負責審查和通過國王及國王任命的內閣提出的立法。上議院,即協商會議,成員由國王任命,可以阻止下議院通過的立法。[7]
只有巴林公民有權在選舉中競選和投票,許多政治異見人士被剝奪了巴林公民的身份。[7]21.5%的巴林公民的選舉權被剝奪,比例高於2018年大選,[4]2018年有365,467名選民符合資格,2022年只有344,713名。
選民人數占巴林150萬人口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5]因為大多數居民沒有公民身份。
參考條目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