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4年立陶宛議會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4年立陶宛議會選舉
Remove ads

立陶宛在2024年10月13日與27日舉行議會選舉,改選全部141席立陶宛議會議員。有71名議員透過單一席次選區兩輪選舉制選出,另外70名議員透過全國單一選區比例代表制選出。第一輪在10月13日舉行,第二輪在兩周後的27日舉行。[1][2][3]

快速預覽 改選全部141席立陶宛議會議員席次 獲得過半多數需71席, 投票率 ...

本次選舉由立陶宛社會民主黨(LSDP)拿下勝利,[4] 該黨拿下19.32%得票率和52席,高於2020年上次選舉的9.58%和13席。原議會第一大黨、中間偏右執政聯盟主要成員的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TS–LKD)位居第二,從50席大幅滑落至28席。

第一輪選舉後,社民黨與立陶宛農民與綠人聯盟(LVŽS)、以及從後者分裂的民主聯盟「為了立陶宛」(DSVL)進行了聯合談判。第二輪後,談判範圍擴大到包括保守派執政聯盟成員之一的自由運動(LS)和選舉排名第三的新民族主義政黨尼穆納斯黎明(PPNA)。[5]

社民黨最終與民主聯盟「為了立陶宛」和尼穆納斯黎明達成協議組成聯合政府。[6]然而,尼穆納斯黎明創黨人雷米吉尤斯·澤馬塔帝斯因過去的爭議言論,使得社民黨本次的組閣決定遭受國際批評。[7][8]

Remove ads

背景

Thumb
時任總理因格麗達·席莫尼特

2020年選舉祖國聯盟取得勝利,該聯盟與自由運動自由黨(LP)組成執政聯盟。在議會批准因格麗達·席莫尼特擔任總理後,席莫尼特內閣於 2020年12月7日由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任命。[9] 12月11日,內閣正式就職。[10] 任期內的重大國內外事件包括立陶宛的COVID-19大流行、2020年—2021年白俄羅斯示威白俄羅斯—歐盟邊界危機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Thumb
現任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

2023年立陶宛市政選舉由反對黨立陶宛社會民主黨獲勝,祖國聯盟位居第二。祖國聯盟的總統候選人因格麗達·席莫尼特也在2024年總統大選以史上最大差距敗給現任總統瑙塞達。然而,祖國聯盟在2024年歐洲議會選舉成功擊敗社民黨。2020年議會選舉前的議會最大黨立陶宛農民與綠人聯盟分裂,分裂出的民主聯盟「為了立陶宛」在2023年市政選舉與2024年歐洲選舉皆以第三名坐收。

其他2020年以後的政治重大變化還有總統候選人雷米吉尤斯·澤馬塔帝斯因反猶太言論遭自由與公正英語Freedom and Justice開除後創立新政黨尼穆納斯黎明工黨自2003年成立以來首次失去歐洲議會議員席次,隨後導致多名議員退黨,議會黨團解散。[11]

Remove ads

選舉席次分配

本次共有1740名候選人競選議會席位,其中包括8名市長、4名歐洲議會議員和128名現任國會議員。[12] 此外,有700名政治人物在71個單一席次選區爭奪席位。[12]

議會141席中的一半席次將被分配給能夠突破5%選舉門檻的政黨名單。[12]

憲法和新選舉法的修訂

2022年4月通過憲法第56條修正案後,候選人在選舉日當天必須年滿21歲,不效忠外國並永久居住在立陶宛,[13] ,過去候選人須在選舉日當天滿25歲。在選舉前65天正在服刑或即將服刑的人無法取得候選資格。此外,法官、服兵役的公民、專業軍人以及法定機構官員不得參加選舉。[14] 因彈劾而被免職的人可以在彈劾後10年後參選。[15][16]

《選舉法》於2022年6月23日通過。首先,該法允許建立多個全球選區。其次,該法取消政黨在周六(例如選舉前一天)造勢的禁令。[17]

選區劃分

2023年,單一議員選區重新劃分。大多數變動出現在克萊佩達考納斯維爾紐斯及其郊區。[18][19]

立陶宛波蘭族選舉行動—基督教家庭聯盟(LLRA–KŠS)批評部分改動是企圖「人為稀釋少數選民」。[20]

選舉制度

立陶宛議會有141名議員,任期四年,以並立制選舉產生,其中71名議員採用兩輪制單一席次選區選舉產生,70名議員採用比例代表制選舉產生。[14] 所有年滿18歲的立陶宛公民皆可投票。

71個單一席次選區議員以多數票選出;或根據2022年制定的一項新規定,選區的主要候選人如果獲得五分之一的登記選民的支持,則將直接當選。[21] 有必要,將在15天內舉行決選。其餘70席採用最大餘額法分配給參選政黨。政黨通常需要獲得至少5%(多黨選舉名單為7%)的選票才有資格獲得席位。政黨席位根據選前提交的偏好清單並根據選民的偏好票進行調整。[14]

2024年選舉,大約有240萬人有資格投票。[22]

競選活動

公告

2024年4月9日,立陶宛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正式宣布選舉日為2024年10月13日。該公告啟動了選舉活動,允許候選人登記參選、募集資金並公開競選。[23]

民調

選舉結果

選後

註釋

資料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