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380公釐45倍徑1935年式主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380公釐45倍徑1935年式主砲(法語:380mm/45 Modèle 1935)是法國製造的的重型艦砲,同時是法國海軍使用過最大口徑海軍砲。其主要用於黎胥留級戰艦黎胥留號與讓·巴爾號上,法國在被德軍佔領前共生產21門,但其中7門在投降後被德軍取得。在黎胥留級退役後,有3門380公釐45倍徑1935年式主砲被保留下來,其中2門火砲展示在布雷斯特光復橋旁及海軍士官學校內,另外1門則在加夫雷。
Remove ads
Remove ads
概述
380公釐45倍徑1935年式主砲屬於筒緊砲身,其用於黎胥留級戰艦黎胥留號與讓·巴爾號上。[1]法國設計人員將此火砲以四聯裝方式設置在2座主砲塔內,而這2座主砲塔則全配置在前甲板。[2]考慮到華盛頓海軍條約的噸位限制,主砲塔的裝甲重量有適度減輕。[3]
黎胥留級上的380公釐45倍徑1935年式主砲使用380公釐(15英寸)口徑被帽半穿甲彈(在法國登記為Obus de Perforation ,OPf),該砲彈是以敦刻爾克級使用的330公釐(13英寸)口徑1935式穿甲彈進一步研發而來。380公釐(15英寸)口徑砲彈長1.905公尺(6.25英尺),重884公斤(1,949磅)。[4]不過在最初時期,沒有380公釐(15英寸)口徑類型的高爆彈可供380公釐45倍徑1935年式主砲使用。[5]這問題直到1944年後,才從英國製造商訂購專門的380公釐高爆彈,該砲彈在戰後法國彈藥庫存登記為380公釐OEA 1945年型。[6]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共生產21門380公釐45倍徑1935年式主砲,但德軍在占領法國後取得其中7門,在這當中有3門被帶往挪威。德軍計劃將此砲以單聯裝方式岸置在C/39型射擊裝甲平台上,並用於挪威瓦達森(Vardaasen)地區的岸防設施,但在準備投入使用前戰爭就結束了。所有被運往挪威的火砲在1949年時被運回法國,並在呂埃爾(Ruelle)將其翻新。[7]
其中2門火砲在布雷斯特兵工廠旁光復橋下及海軍士官學校展示,在海軍士官學校榮譽室內還保存2發380公釐口徑砲彈及砲栓;[8]第3門火砲則保留在洛里昂附近的加夫雷。[9]
Remove ads
圖片集
注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