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99式空對空飛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99式空對空飛彈(日語:99式空対空誘導弾),是日本航空自衛隊現役的主動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由三菱電機製造,研發代號為AAM-4,設計構想來自AIM-7麻雀飛彈

快速預覽 99式空對空飛彈AAM-4, 類型 ...
Remove ads

歷史

1980年代,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合作開發新型空對空飛彈,其中美國負責開發新型主動雷達導引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以取代中程半主動雷達導引的AIM-7麻雀飛彈。[6]1985年,鑒於主動雷達導引的先進性,日本防衛廳(現防衛省)也決定研發國產的主動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並給予AAM-4的研發代號。技術研究本部於1985至1987年著手研發主動雷達導引裝置,並在1988年至1992年間進行其他相關的研究。作為研究的成果,日本成功設計出代號XAAM-4的新中程空對空飛彈,並於1994至1996年間試生產飛彈原型,後在1995至1997年間進行技術試驗。1998年,航空自衛隊開始試射99式空對空飛彈,並於1999年正式進入量產階段。[4]總研發經費為263億日圓。[7]

性能

根據軍事技術雜誌(Military Technology)及詹式資訊集團的評估,99式空對空飛彈的自主導引距離比AA-12飛彈高了約25%,與AIM-120B空對空飛彈及AA-12PD飛彈的自主導引距離相同。[8]

衍生型號

Thumb
2010年推出改進型AAM-4B的飛彈原型

2001年6月至8月,技術研究本部認為現有的99式空對空飛彈將難以在2010年代繼續維持其技術的先進性,而著手進行改進型號的評估,並於2002年開始研發99式改型空對空飛彈(日語:99式空対空誘導弾(改))。此新型號飛彈的設計目的為提高其攻擊橫向機動目標、攔截巡弋飛彈電子作戰的能力,同時提升約20%的作戰範圍、40%的自主導引距離及降低約數百萬日圓的單位成本。[8]另外新型飛彈的導引頭將改用新型Ka波段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5][9]2010年,該飛彈的名稱被改為99式空對空飛彈(B),研發代號為AAM-4B。[10]

使用國

99式空對空飛彈是為日本F-15J戰鬥機研發的裝備,另外2010年,日本也花費104億日圓(1.24億美元)升級36架F-2戰鬥機,使其能夠發射99式空對空飛彈。[11][12]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