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AIM-174B神槍手空對空飛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AIM-174B神槍手空對空飛彈(英語:AIM-174B Gunslinger)是由美國國防承包商雷神公司為美國海軍研發的一種遠程空對空導彈。 AIM-174B是RIM-174B 標準增程主動導彈(ERAM、標準導彈-6 或 SM-6)地對空導彈的衍生型,屬於標準導彈擴展系列,美國海軍將 AIM-174B 描述為 SM-6 的「空射版」 [7]。 AIM-174B的存在於2024年7月在2024 年環太平洋軍演上首次對外公布。目前只有F/A-18E/F 超級大黃蜂戰機能夠攜帶和發射AIM-174B。 [8]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5年6月3日) |
自2004年AIM-54鳳凰飛彈空對空導彈退役以來,而之前的AIM-97飛彈(本為空軍開發)和AIM-152 AAAM(本為海軍開發)等兩個先進長程空對空導彈計劃被取消,美國一直沒有新的遠程空對空導彈服役。主要是用使用透過:電腦設定更優秀的航線,由新的儀器減輕舊電子零件的重量等手段,新型的火箭火藥柱使得燃燒過程平穩,使得本身預期專門中程輕量化的中型彈體,但仍延長達接近本來鳳鳳導彈的實際射程的AIM-120補充遠距作戰的需要,並且採用預警機或電子作戰機做中繼制導,便不再需要像F14等重型的戰鬥機便可以發射和制導。
但直到新世紀各國都同樣做到類似的空對空導彈上長射程和技術設計,包括了俄羅斯把既有的R33導彈改良,或歐盟的全新設計的流星導彈或中國的霹靂-15型與俄羅斯最新的R37(AA13)等新型的長射程空對空導彈問世後,美國便喪失空對空導彈射程的優勢,才重新推出放棄了的超長程空對空導彈的計劃。[9]AIM-174的存在至少從2021年就開始被猜測,「超級大黃蜂 」戰鬥機攜帶SM-6導彈的照片也在網上流傳。[10]《海軍新聞》報道稱,他們從2015年開始關注 「空射SM-6」的發展。[11]而另一媒體《航空家》則報道稱,「超級大黃蜂 」戰鬥機攜帶 「SM-6變體」的照片出現在2018年。[12]
關於該導彈人們知之甚少,據推測它是作為一個特殊接入計劃而開發的, [13]類似於AIM-260 聯合先進戰術導彈[14](公眾對其也是知之甚少)。 [15]AIM-260同樣是一種超遠程空對空導彈,目前尚不清楚 AIM-174B和AIM-260之間的關係,因為美國海軍已與美國空軍(USAF) 合作開發後者供兩個軍種使用。這兩種導彈都是為了對抗美國同等或接近同等實力的潛在對手(比如俄羅斯的R-37導彈和中國的PL-21)而正在部署或研發的超遠程空對空導彈。[16]
Remove ads
設計
照片顯示 AIM-174B 重約861 公斤,大約是AIM-120重量的五倍,是現役最重最大的空對空導彈,超過前蘇聯的R-40空對空飛彈,僅次蘇聯時代把Tu-95轟炸機搭載過更大型的防空導彈。 這些照片還顯示,AIM-174 在外觀上與 RIM-174 幾乎完全相同,只是 AIM-174 明顯缺少 MK72 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 [17]該導彈可能會使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就像 RIM-174 那樣。 [18]
2024 年 9 月,有照片顯示美國海軍VX-9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同時攜帶四枚 AIM-174B 導彈、三枚 AIM-120 AMRAAM 導彈、兩枚AIM-9X 導彈和一個ATFLIR 瞄準吊艙。 [19]
範圍和用途
雖然有關 AIM-174 射程的詳細信息尚未得到證實,但某些地面發射的 SM-6 型號能夠射程250 nmi(290 mi;460 km)發射;由於可以在較高速度和高度發射(空氣阻力較小),[20]AIM-174的射程可能達到數百英里,[21][22]儘管美國海軍只確認了240公里(150英里)。 [23]
雖然 AIM-174 沒有 SM-6 的 MK72火箭助推器,但在高海拔稀薄空氣中(相對於地面發射),如果保持發射飛機的速度(至少數百英里每小時),空射 AIM-174 相對於其他空射導彈可以達到極遠的射程(300-400 多公里)。 [24]AIM-174 還可能具備「高拋」能力,即發射的導彈立即上升,高度一般在 80,000 英尺之間。 平方英尺(24,000 米)至 100,000 平方英尺(30,000 米) 。 AIM-174 的前身[25]AIM-54 不死鳥超視距空空導彈 (BVRAAM) 能夠採用這種發射輪廓(以及某些AIM-7 麻雀型號和所有 AIM-120 AMRAAM 型號)。 [需要引證] AIM-174 相對於地面發射的 SM-6 具有優勢,並且具有高拋發射的可能性,AIM-174 的射程可能擴大到數百海里。 [20]美國海軍出於戰略安全目的,經常在公布武器系統射程和能力時將其低估。[26]AIM-174 的射程至少比退役的 AIM-54C的184 km增加了約 30%,比現役的 AIM-120D 的(161 km)[27]增加了約 50%。
現存的 R-37M 和新生的 PL-21 等超遠程空空導彈通常用於攻擊大型空中目標;目前它們在攻擊較小目標(如空優戰鬥機或無人機)方面的效力尚不清楚。 [需要引用] AIM-174 可能會受到類似的操作和實際限制,並且可能會保留用於對付高價值空中目標。 [28]因此,有人推測 AIM-174 可用於進攻,打擊遠離「前線」後方的加油機、空中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或用於防禦,打擊威脅美國海軍艦隊的大型轟炸機(如中國的轟-6 )。 [29]
由於 RIM-174/SM-6 具備反艦和對地攻擊能力,因此 AIM-174 也有可能發揮此類作用。 [30]AIM-174 導彈源自 SM-6 系列導彈,該系列導彈的變體能夠防禦反艦導彈和反彈道導彈,AIM-174 很可能保留此類反導能力。 [31]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