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BL 16英寸Mk I後裝艦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L 16吋Mk I後裝艦炮
Remove ads

BL 16英寸Mk I後裝艦砲(英語:Ordnance BL 16 inch gun Mk I[note 1]是於1920年代推出、用於英國皇家海軍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的艦載主砲。這是一門後膛裝填英語Glossary_of_British_ordnance_terms#BL火砲,砲管長達45倍徑(簡寫為「/45」),意為口徑(16英寸)的45倍——即60英尺(18,300公釐)。

快速預覽 BL 16英寸Mk I後裝艦砲Ordnance BL 16 inch gun Mk I, 類型 ...
Remove ads

描述

這些絲緊結構英語Glossary_of_British_ordnance_terms#Wire-wound筒緊身管英語Built-up gun最初是為了納爾遜級的原型、取消建造的G3級戰列巡洋艦英語G3 battlecruiser所設計。

位於艾爾斯威克英語Elswick, Tyne and WearW·G·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爵士公司巴羅因弗內斯維克斯船廠英語Vickers Limited鄧米爾英語Dalmuir比爾德莫耳船廠英語William Beardmore and Company伍利奇皇家兵工廠總共建造了29門該火砲,其中18門火砲隨時都需要搭載於兩艘戰列艦以上。

這款火砲打破了前型的BL 15英寸Mk I艦砲所提供的示例,前型以較低的砲口初速射出沉重的砲彈,而本型號則是以較高的砲口初速射出較輕的砲彈。結果卻說明,這並非成功的方法,因為在最初的砲口初速以下,火砲的磨損會被加快,而且精度不盡人意,如此之多的負面因素以至於整體表現下降。在同世代與後面使用16英寸艦砲戰艦裡這款艦砲使用的穿甲彈是唯一沒超過1000公斤,日本長門級戰艦41cm艦砲使用的是1020公斤九一式穿甲彈、科羅拉多級16英寸艦砲後期使用的Mark 5穿甲彈也是1020公斤,北卡羅來納、南達科他與愛荷華級的16英寸艦砲使用的穿甲彈則高達1200公斤,而此艦砲穿甲彈只重達928公斤,在所有16英寸艦砲戰艦裡就納爾遜級使用的穿甲彈是最輕的。此外,由於1930年代嚴格的預算政策,以至於本來意圖提出的一種加重型砲彈,都因受波及而沒有採用。因此,這款艦砲並不被認為是特別成功的武器,雖然其性能不如期待,但在那年代納爾遜級戰艦是歐洲唯一一型搭載16英寸艦砲的戰艦,對德國、義大利海軍來說這款艦砲還是有一定威攝力,尤其是德國海軍很忌憚納爾遜級戰艦。此外這款16英寸艦砲在歷史實戰中發揮了些不錯的戰績,1941年圍剿俾斯麥號戰艦時羅德尼號的16英寸主砲發射1發砲彈將俾斯麥號2號主砲塔摧毀以及1發主砲彈命中俾斯麥號艦橋將內部高級將領包括艦長林德曼與指揮官呂特晏斯全炸死的戰績,這歷史戰績對於這款性能不佳的艦砲而言是一個很極大的安慰。[1]

Remove ads

改進型

一種改進型武器,BL 16英寸Mk II(Mark II)專為1936年英王喬治五世級的次型:獅級戰艦而設計,利用了《倫敦海軍條約》的「危機減限」條款,從而獲得減少限制的權利並容許更大型武器。這種「新設計」的16英寸艦砲可發射重達2,375磅(1,077.28公斤)的砲彈。但建造前兩艘獅級戰列艦—而每艘都將搭載9門16英寸艦砲—的計劃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刻被強制中止;那時為才剛開始鋪設龍骨數個月後的事。[2]即使如此以下,武器裝備的工作仍持續了一段時間,期間還研製了Mk III以至Mark IV;直到只生產了四門火砲並且還未生產其砲塔以後,該工作也就中止了。

流行文化

在2015年戰遊網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射擊遊戲戰艦世界》當中,BL 16英寸Mk I後裝艦砲除了以史實形式搭載在VII級加值系艦船納爾遜號戰艦和同樣將三座三聯裝砲塔搭載在修改至K3戰列巡洋艦計劃的VIII級銀幣系戰巡霍克號以上外,其改型:16英寸Mk II於多次更新以後,以三聯裝砲塔之姿分別將三座搭載於其修改自獅級戰艦計劃的IX級銀幣系戰列艦獅號(船體A)以上。(有意思的是IX級G3級戰列巡洋艦英語G3 battlecruiser鄧肯號獅號船體B時被修改為搭載三座架空的三聯裝16.5英寸45倍徑後裝艦砲砲塔)

圖集

參見

年代、功能、性能相近的其他火砲

註釋

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