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BT.601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ITU-R Recommendation BT.601,簡稱Rec.601或者BT.601(或者它的前身,CCIR 601),是1982年由CCIR(現已更換名稱為ITU-R)發布的一個標準,用於將隔行數位視訊模擬訊號進行數位化編碼。[1]其包含編碼525行60Hz和625行50Hz訊號的方法,兩者都採用720亮度樣本和360色度樣本進行每行采樣。其描述的色彩解碼系統被稱爲YCbCr 4:2:2

Rec. 601視訊光柵制式已經在許多後來的標準當中大量使用,包括ISO/IEC MPEG以及ITU-T H.26x壓縮制式。不過消費者應用的壓縮制式色彩編碼通常都會從4:2:2縮減到4:2:0

該標準在歷史上已經經歷過了多次修訂,其第七版(被稱爲BT.601-7)於2011年三月獲得批准,並於2011年10月正式發佈。

訊號制式

Rec. 601訊號可以被認爲事故數字編碼的模擬分量視訊訊號,因此采樣會包含水平、垂直同步以及消隱間隔的數據。無論幀速率如何,亮度的采樣頻率都會是13.5MHz。樣本一般使用YCbCr域中的8或10位元PCM量化樣本。

對於每個8位元的亮度樣本,用於表示黑色的標稱值為16,白色為235。8位元的編碼提供了值爲1到15的底量(footroom),以便於容納瞬態訊號內容,例如濾波下衝。類似地,從236到254的值為餘量(headroom),例如濾波過衝。特別地,0和255用於編碼同步脈衝,並且不允許出現在時間圖像區域之內。Cb和Cr樣本是無符號的,並且使用值128作爲中心色差值的編碼,例如對黑白灰區域的編碼。

主要色度

Rec.601對625行編碼和525行編碼系統指定了略有不同的原色,不過在早期的標準(BT.610-6之前)之中並沒有明確定義色彩的原色。

更多資訊 色彩空間, 白點(D65) ...

傳輸特徵

Rec.601的傳輸函數非綫性的。其在0左右類似綫性,但在其餘的光強度範圍內轉變為伽馬曲綫

獎項

CCIR 因其開發Rec .601標準而獲得1982-83 科技與工程艾美獎[2]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