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BigBlueButton
開放原始碼的網路會議系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BigBlueButton是一套執行於GNU/Linux的自由軟體網路會議系統。除了各種網路會議服務以外,它還與許多主要的學習與內容管理系統整合。BigBlueButton也是開放原始碼促進會的成員。
功能
BigBlueButton實作了許多與商業網路會議系統類似的核心功能,但以開放原始碼授權條款授權。這些核心功能包含了音訊/視訊共享、有白板功能的簡報(如指示器、縮放與繪圖)、公開與私人聊天、群組聊天室、分享螢幕、使用FreeSWITCH的整合式VoIP以及支援PDF檔案與Microsoft Office檔案的簡報功能。
BigBlueButton是純粹的HTML5客戶端。其使用網路瀏覽器對WebRTC的支援來傳送/接收音訊、視訊與畫面。
使用者類型
在BigBlueButton的會話中會有兩種類型的使用者:觀眾與主持人。
作為觀眾,使用者可以加入語音會議、分享他們的網路攝影機、舉手及與其他人聊天。若為主持人,使用者可以對其他人靜音/取消靜音、從會話中踢出任何使用者與讓任何使用者變成當下的演講者。演講者可以上傳投影片並控制簡報[4]。
架構
BigBlueButton前端使用React,而後端則是使用MongoDB與Node.js。它也使用了開放原始碼的鍵值對儲存軟體Redis來維護會議、與會者以及其他相關資訊的內部清單。
歷史
2007年,本專案透過科技創新管理計畫在卡爾頓大學啟動[5]。 第一個版本是由Richard Alam在Tony Bailetti的監督之下編寫(一開始稱為Blindside專案)[6]。
2009年,Richard Alam、Denis Zgonjanin與Fred Dixon將BigBlueButton的原始碼上傳到Google Code並成立了Blindside Networks,這是一家致力於向BigBlueButton社群提供付費支援與服務的傳統開放原始碼商業模式的公司[7]。
2010年,核心開發者新增了一個白板,用來對上傳的簡報新增註釋。Jeremy Thomerson新增了一個應用程式介面(API),BigBlueButton社群隨後就將其用於整合Sakai [8]、WordPress[9]、Moodle 1.9[10][11]、Moodle 2.0[11]、Joomla[12]、Redmine[13]、Drupal[14]、Tiki Wiki CMS Groupware[15]、Foswiki[16]與LAMS[17]。Google接受BigBlueButton加入2010年的Google夏日程式碼大賽[18]。為了鼓勵其他人做出貢獻,核心開發者將原始碼從Google Code移動到GitHub[19]。專案並表明其會建立獨立的BigBlueButton基金會來監督其未來發展[20]。
2011年,核心開發者宣佈他們將在BigBlueButton 0.80中加入錄製與播放的功能[21]。
2020年,專案釋出了BigBlueButton 2.2,將客戶端與伺服器完全重寫以支援HTML5[22]。
BigBlueButton的名稱與其開發初衷有關,亦即召開網路會議應該要像按下一顆虛構的大型藍色按鈕那樣簡單[23]。
Remove ads
第三方整合
- Canvas(學習管理系統)
- Chamilo(學習管理系統)
- DoceboLMS(軟體即服務/雲端學習管理系統)
- Drupal(內容管理系統)
- ILIAS(學習管理系統)
- Moodle(學習管理系統)
- Mattermost(網路聊天服務)
- OpenOLAT(學習管理系統)
- Sakai(學習管理系統)
- Tiki Wiki CMS Groupware(內容管理系統)
- Qwerteach(軟體即服務/輔導平臺)
- WordPress(內容管理系統)
- KampüsProject(學習管理系統)
- CollaboratorLMS(學習管理系統)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