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root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uildroot是一組Makefile和Patch檔案,用來簡化和自動化為嵌入式系統建造一個完整和可引導的Linux環境的過程,特別是在使用交叉編譯來允許在單一的基於Linux的開發系統上為多個目標平台進行建造的時候。Buildroot可以自動建造所需要的交叉編譯工具鏈,建立根檔案系統,編譯一個Linux核心映像,並為目標嵌入式系統生成引導裝載器,它還可以進行這些獨立步驟的任何組合。例如可以獨立的使用已經安裝好的交叉編譯工具鏈,而只用Buildroot建立根檔案系統[3][4][5][6]。
介紹
Buildroot主要意圖用於小型或嵌入式系統,它們基於各種電腦架構和指令集之上,包括x86、ARM、MIPS和PowerPC[5]。不僅支援大量的架構及其變體,Buildroot還隨帶了針對一些現成的嵌入式開發板的預設組態,比如Cubieboar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aspberry Pi等[7][8]。一些第三方專案和產品使用Buildroot作為其建造系統的基礎,包括建立了嵌入式作業系統的OpenWrt計劃,和Google Fiber寬頻服務所用的使用者駐地裝置的韌體[8][9]。
支援多個C標準庫作為工具鏈的一部分,包括GNU C函式庫、uClibc和musl,當然還有屬於各種預組態的開發環境的C標準庫,比如Linaro所提供的庫。Buildroot的建造組態系統內部使用了Kconfig,它提供了一些特徵,比如選單驅動介面,依賴性處理,上下文有關幫助;Kconfig也被Linux核心用於自身的原始碼層面組態。Buildroot圍繞大量自動下載的軟體套件而進行組織,這包含了各種使用者空間應用、系統實用工具和函式庫的原始碼。作為最終結果的根檔案系統映像,可以使用各種檔案系統建造,包括cramfs、JFFS2、romfs、SquashFS和UBIFS[4][8][10]。
Buildroot是自由及開放原始碼軟體,由Peter Korsgaard維護並在GNU通用公共許可證(GPL)版本2及以後版本下發行[4]。這個專案開始於2001年,最初意圖用作uClibc的測試台。每三個月提供新的發行[5][8]。
參見
參照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