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杷明(英語:Cyclopamine)也稱環巴胺或11-去氧芥芬胺,是自然產生的化學物質,屬於甾族的介藜蘆生物鹼。它是從玉米百合花(加州藜蘆)中分離出的致畸胎劑,可導致獨眼畸形(全前腦畸形)。
快速預覽 環杷明, 識別 ...
| 環杷明
|
|
首選IUPAC名 (3β,23R)-17,23-epoxyveratraman-3-ol
|
| 識別
|
| CAS號
|
4449-51-8 Y
|
| PubChem
|
442972
|
| ChemSpider
|
391275
|
| SMILES
|
- C[C@H]1C[C@@H]2[C@H]([C@H]([C@]3(O2)CC[C@H]4[C@@H]5CC=C6C[C@H](CC[C@@]6([C@H]5CC4=C3C)C)O)C)NC1
|
| InChI
|
- 1/C27H41NO2/c1-15-11-24-25(28-14-15)17(3)27(30-24)10-8-20-21-6-5-18-12-19(29)7-9-26(18,4)23(21)13-22(20)16(27)2/h5,15,17,19-21,23-25,28-29H,6-14H2,1-4H3/t15-,17+,19-,20-,21-,23-,24+,25-,26-,27-/m0/s1
|
| InChIKey
|
QASFUMOKHFSJGL-LAFRSMQTBZ
|
| 性質
|
| 化學式
|
C27H41NO2
|
| 摩爾質量
|
411.62 g·mol−1
|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關閉
環杷明的英文名Cyclopamine是以放牧於愛達荷州野生玉米百合花農場的綿羊生下的獨眼畸形(cyclopia)羊羔命名的。1957年美國農業部的科學家開始了長達11年的研究,最終發現環杷明是導致出生缺陷的罪魁禍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