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CD79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CD79是一種跨膜蛋白,可與B細胞受體(BCR)結合為複合體,並在BCR識別抗原後產生一個信號。 CD79由兩個不同的肽鏈組成,分別稱為CD79A 和 CD79B(之前稱為Ig-alpha和Ig-beta),這兩個肽鏈以二硫鍵在B細胞表面形成一個異二聚體[1]。 CD79A和CD79B都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員,人體CD79A是由位於19號染色體上的mb-1基因編碼的,而CD79B則由位於17號染色體上的B29基因編碼[1][2]。CD79的兩條鏈都在其胞質端含有一個免疫受體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用來在B細胞中傳導一個信號,與T細胞受體激活時CD3生成的細胞信號相似[3].

快速預覽 CD79a molecule, immunoglobulin-associated alpha, 識別 ...
快速預覽 CD79b molecule, immunoglobulin-associated beta, 識別 ...
Remove ads

功能

CD79含有可在B細胞中介導下游信號的免疫受體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一般作為檢測B細胞腫瘤的細胞標記物,然而,一些T淋巴細胞白血病或淋巴瘤和AML中的腫瘤細胞對CD79單株抗體也有潛在的陽性反應[4]。在B細胞和血細胞前體都有表達,CD79被認為是一種誘導細胞凋亡、抑制B細胞受體(BCR)活化和異常生發中心的候選物質。如今,CD79已經在MRL/lpr小鼠(一種小鼠全身性紅斑狼瘡模型)中作為B細胞靶點進行了測試[5]。然而,關於CD79的研究仍亟待充實。

CD79和B細胞受體信號

科學家們發現了可導致BCR信號慢性激活的BCR受體CD79A/B的突變,在活檢樣本中,這樣影響CD79A/B的ITAM信號模塊的體細胞突變經常被檢測到[6]。此外,一些研究人員認為,CD79可能成為治療B細胞依賴性自體免疫的替代靶點[7]。 Hardy等人發現,在抗原誘導的BCR聚集過程中,CD79被磷酸化,並引發一系列下游信號轉導事件。Hardy等人進一步描述了慢性AgR刺激引起的BCR信號異常模式,並導致一種B細胞的無反應狀態[8]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