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Chrome Engine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Chrome Engine是一個3D遊戲引擎,由波蘭的遊戲開發商Techland開發。最新版本為Chrome Engine 6,該引擎支援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3和Xbox 360。[1]
Chrome Engine的發展歷經九年。[2] 該引擎支援「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所見即所得)並允許自由控制遊戲關卡的內容。[1]
歷史版本
Chrome Engine的第一個版本,用於FPS遊戲。
使用此引擎的遊戲:
- 《國際摩聯格蘭披治大賽》(FIM Speedway Grand Prix,2003)
- 《合金戰士》(Chrome,2003)
- 《合金戰士:特種部隊》(Chrome: SpecForce,2005)
一代的改進版,開始支援DirectX 9.0。
使用此引擎的遊戲:
- 《勁爆拉力賽》(Xpand Rally,2004)
- 《反恐重擊:哥倫比亞之戰》(Terrorist Takedown: War in Colombia,2006)
- 《勁爆拉力賽:極限版》(Xpand Rally Xtreme,2006)
- 《反恐重擊:重回殺戮戰場》(Terrorist Takedown: Covert Ops,2006)
- 《GTI賽車》(GTI Racing,2006)
- 《國際摩聯格蘭披治大賽2》(FIM Speedway Grand Prix 2,2006)
- 《榮譽規則:法國外籍軍團》(Code of Honor: The French Foreign Legion,2007)
- 《戰爭打擊:反抗力量》(Battlestrike: Force of Resistance,2007)
- 《狙擊手:勝利的藝術》(WWII Sniper: Art of Victory,2007)
- 《通用汽車拉力賽》(GM Rally,2009)
開始支援DirectX 9.0c/10,實現了HDR,著色器和凹凸貼圖。
使用此引擎的遊戲:
- 《狂野西部》(Call of Juarez,2006)
- 《UAZ職業4驅錦標賽》(UAZ 4X4 Racing,2007)
- 《國際摩聯格蘭披治大賽3》(Fim Speedway Grand Prix 3,2008)
- 《摩托車賽聯盟》(Speedway Liga,2009)
- 《國際摩聯格蘭披治大賽4》(Fim Speedway Grand Prix 3,2011)
取消對DirectX 10的支援。目前這一代引擎,獨立於以前的版本。
使用此引擎的遊戲:
- 《狂野西部:生死同盟》(Call of Juarez: Bound in Blood,2009)
- 《狙擊之王:幽靈戰士》(Sniper: Ghost Warrior,2010)
- 《瘋狂越野》(Nail'd,2010)
- 《瘋狂騎手》(Mad Riders,2012)
使用此引擎的遊戲:
- 《死亡島》(Dead Island,2011)
- 《狂野西部:毒梟》(Call of Juarez: The Cartel,2011)
- 《死亡島:激流》(Dead Island: Riptide,2013)
- 《狂野西部:槍手》(Call of Juarez: Gunslinger,2013)
使用此引擎的遊戲:
- 《消逝的光芒》(Dying Light,2015)
- 《地獄突襲》(Hellraid,2016)
- 《合金戰士2》(Chrome 2)
- 《戰爭獵犬》(Warhound)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