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E-UTRA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進的通用陸面無線接入(網絡)),屬於3GPP LTE 的空中介面[1],目前是 3GPP 的第八版本。與 HSPA 不同的是,LTE 的 E-UTRA 係一全新的系統,絕不相容於W-CDMA。它提供了更高的傳輸速率,低延遲和最佳化數據包的能力,用OFDMA無線接入給下行連接,SC-FDMA給上行連接。

特色
E-UTRA 具有如下的特色:
- 峰值下載速率(Peak download rates)為292 Mbit/s的為4x4的天線,143 Mbit/s的天線為2x2的20 MHz的頻譜[2]。
- 峰值上傳速率71 Mbit / s的每20 MHz的頻譜[2]。
- 彈性化的頻寬在1.25 MHz到20 MHz之間. :1.4 MHz,3 MHz,5 MHz,15 MHz和20 MHz的標準化。 相較之下, W-CDMA 一般只使用5 MHz頻譜。
- 頻譜效率(頻譜效率) 增加到 2-4 倍,遠較 3GPP (HSPA) release 6 要好。
- 低數據傳輸延遲
- 支持終端移動速度高達350公里/小時或500公里/小時(取決於頻段)。
- 同時支持FDD和TDD的複式以及半雙工FDD相同的無線接入技術。
- 支持所有目前使用的頻段的IMT系統由ITU-R的。
- 相較於3G網絡,同樣使用femtocell和picocell的小半徑基站,然macrocell半徑超過100公里,覆蓋距離顯著提升。
- 簡化的體系結構:EUTRAN網絡僅由eNodeB組成
- 支持互操作(inter-operation)與其他系統(如GSM/EDGE/UMTS/CDMA2000/WiMAX……)
- 封包交換(Packet switched)的無線接口。
Remove ads
基本原理
雖然隨著UMTS與HSDPA技術和HSUPA技術及其發展,提供高數據傳輸速率的無線數據使用量預計將繼續大幅增加,在未來幾年由於需求的增加和提供的服務和內容上的搬遷,需要繼續為最終用戶削減成本。預計這一增長不僅需要更快的網絡和無線電接口,但也更符合成本效益比,是現行標準可能的演變。 因此,3GPP的財團提出了要求。新的無線電接口(EUTRAN)和核心網絡演進(系統架構演進SAE的),將滿足這種需要。
EUTRAN 協定堆疊
EUTRAN 協定堆疊包含有[3]:

- 實體層[4]:執行從MAC所有訊息傳輸通道在空中接口。
- MAC層[5]:MAC子層提供了一組邏輯通道,它的RLC子層復用物理層到傳輸通道。
- RLC[6]:用於傳送 PDCP 的 PDUs。它可以在3種不同模式的可靠性提供依據。 根據這個模式下,它可以提供: ARQ的錯誤校正,分割/串聯的PDU,重新排序為序列交貨,重複檢測等等。
- PDCP[7]:對於RRC層提供數據傳輸的加密和完整性保護。
- RRC[8]:播的系統信息相關的接入層和運輸的非接入層 (NAS)的消息。
接口層協議棧的EUTRAN:
實體層(L1)的設計
E-UTRA採用正交頻分復用(OFDM),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技術,根據不同的類別,可以使用終端以及波束形成的下行,以支持更多的用戶,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和較低的處理能力需要對每一個手機。
EUTRAN 實體通道與訊號
下行有下列的實體通道[10]:
- 實體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承載各種各樣的控制信息, 自適應的重傳需要通過PDCCH進行上行授權.
- 實體控制格式指示通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 PCFICH)用於通知 PDCCH 的長度.
- 實體混合ARQ指示通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 PHICH)是使ACK/NACK的傳輸獨立於 PDCCH的配置。PHICH占用的RE是在PBCH中指示的。
- 實體下行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用於承載來自傳輸信道DSCH的數據. PDSCH 上有支援 QPSK, 16QAM 以及 64QAM.
- 實體組播通道(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 PMCH)用於使用單一頻道(Single Frequency Network)組播頻道。
- 實體廣播通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BCH)用於在Cell內傳播系統基本資訊。
以及下列的訊號:
- 同步器 (PSS and SSS) 是指 UE 發現 LTE cell 和執行初始同步。
- 參考信號 (cell specific, MBSFN, and UE specific) 用於UE 針對不同的通道進行通道估計。
- 定位參考信號(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 PRS), 在第九個版本中加入, 是指 UE 使用 OTDOA 定位 (multilateration的一種)
Remove ads
上行支援三種實體通道:
- 實體隨機接入通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是手機發出的請求識別訊號[11]。
- 實體上行共享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用於承載來自傳輸信道USCH的數據。PUSCH 通道上可以存在TFCI。PDSCH 可支援 QPSK 模組,16QAM的並且根據用戶設備類64QAM調製方式。PUSCH 是唯一的通道, 因為更大的帶寬, 要使用 SC-FDMA。
- 實體上行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用於承載控制資訊. 請注意,僅包含控制信息的上行研究DL承認以及相關的CQI報告,所有的UL編碼和分配參數已知的網絡側,並傳訊給 UE在PDCCH。
以及下列的訊號:
- 參考信號(Reference signals, RS):RS存在於每個RB中,RS的位置會因發射天線的數量、CP的形式等不同而不同。
- 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SRS):由enodeB使用於評估上行通道, SRS是UE 發送的全頻帶參考信號。
Remove ads
使用者設備 (UE) 分類
在 3GPP 第 10 版協議中定義的 8 種 LTE UE 工作類型定義[2] 所取得最大數據速率和MIMO功能的支持.
注1:L1的數據傳輸速率傳送數據不包括不同協議層間的開銷損耗。
注2:Category 8指定的3.0 Gbps/1.5 Gbps是扇區級能接近的總數據峰值速率。單個用戶的實際最大數據速率為1.2 Gbps的(下行)和600 Mbps(上行)[12]。
注3:最大數據傳輸速率給出的是在使用 20 MHz 帶寬時的速率。 當適用的帶寬更小時最大數據傳輸速率將會更低。
Remove ads
EUTRAN發布
- 版本8,2008年定版,是第一份LTE標準。
- 版本9,2009年定版,包括一些增加的實體層,如dual layer (MIMO)的波束傳輸(beamforming transmission)或定位(positioning)支持。
- 發布10,2011年定版,引入LTE強化功能,如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上行的SU-MIMO或中繼(relay),用於處理L1峰值數據(L1 peak data)速率增加。
所有LTE的設計都保持向下相容性,版本8的client可以在版本10的網路上執行。
具體頻帶
![]() |
3GPP TS 36.101中,表 5.5-1 的「E-UTRA工作頻段」和 5.6.1-1 的「E-UTRA信道帶寬」,[13]下表中列出指定頻段的LTE和每個上市波段的信道帶寬支持:
Remove ads
各地區的部署情況
下面的列表顯示了標準化的LTE頻段及其使用區域,主要的LTE頻帶以 粗體 顯示。
- EUTRAN 工作頻段號雙工模式為FDD的 I(1), III(3), VII(7), XXVIII(28),雙工模式為TDD的 XXXVIII(38), XL(40) 適用於ITU的 1, 2, 3 類地區未來進行國際漫遊
- EUTRAN 工作頻段號雙工模式為FDD的 VIII(8) 長期來看未來可允許在ITU的 1, 2, 3 類地區進行國際漫遊
- EUTRAN 工作頻段號雙工模式為FDD的 XX(20) 適合在ITU的1類(歐洲/中東/非洲)地區漫遊
- EUTRAN 工作頻段號雙工模式為FDD的 II(2), IV(4) 適合在ITU的2類(美洲)地區漫遊
Remove ads
注釋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