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紡錘蟲

有孔虫纲的一目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䗴
Remove ads

紡錘蟲目(學名:Fusulinida)又名ㄊㄧㄥˊ,是一類已經滅絕的單細胞生物,屬於有孔蟲界有孔蟲門的一目。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總科 ...

型態描述

它們殼體微小一般殼長5—10毫米,但是小的不到1毫米,大的可達到30—60毫米。殼體形態多種多樣:有凸鏡形、盤形、球形、紡錘形及圓柱形等。一般多為紡錘形。紡錘蟲類生活在距今3.2億年到2.5億年前的石炭紀二疊紀,在二疊紀末期全部滅絕。

命名歷史

1829年Fischer de Waldheim建立了紡錘蟲的第一個屬——紡錘蟲屬Fusulina),就是根據其紡錘形的外形命名的。因其殼體兩端尖細,中部膨凸,很像紡紗用的紡錘,而希臘文中的Fusu具有紡錘的意思,故此命名(盛金章等1988)。李四光在1934年發表其《中國北部之䗴科》的論文時,借用(紡錘的古時稱呼)字,加蟲旁,創造了「䗴」字,即筳狀之蟲的意思。之後在中國持續使用到現在。

下級分類

本目包括以下總科:[1]

  • Archaediscacea
  • Colaniellacea
  • Earlandiacea
  • Endothyracea
  • 紡錘蟲總科 Fusulinacea
  • Geinitzinacea
  • Moravamminacea
  • Nodosinellacea
  • Palaeotextulariacea
  • Parathuraminacea
  • Ptychocladiacea
  • Tetrataxacea
  • Tournayellacea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