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機動戰士鋼彈AGE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機動戰士鋼彈AGE》為2011年10月9日起於MBS、TBS系播放的日本電視動畫,以及以其為原作的跨媒體製作作品群。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定名「機動戰士AGE」於2011年10月29日起逢星期六早上10點15分播放,備有粵語及日語兩種配音,供觀眾選擇[1][2],並於官方網站myTV提供粵語配音版本讓香港網民重溫[3];2011年10月30日起SUNRISE每逢週日於gundam.info提供觀賞時期限定的香港中文字幕版重播[4],集數為前一天(週六)於翡翠台播放的同一集。中國大陸由SUNRISE運營的鋼彈官方信息入口網站,每週日在日本播出後同日更新簡體中文字幕版[5]。本作命名為「机动战士高达AGE」於2011年10月9日與日本同步播出[6]。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11月9日) |
Remove ads
Remove ads
概要
本作品為包含《SD鋼彈FORCE》與《SD 鋼彈三國傳 Brave Battle Warriors》在內的「鋼彈系列電視動畫」第14部作品[7]、同時也是系列首次以電玩遊戲化為前提的跨媒體製作企劃。除了由LEVEL-5開發的RPG遊戲《機動戰士鋼彈AGE RPG(暫名)》外,尚預定有使用鋼彈模型或已上色組裝完成的玩偶來遊玩的大型電玩機台《GAGE-ING戰鬥基地》[8]。
預想的視聽觀眾對象層,為不曾看過以往的鋼彈作品的小孩子、以及不看近年的系列作品的父親[7][9]。另外,人物的畫風雖然像是兒童向的動畫,但作品中仍導入了戰鬥著的少年的煩惱、痛苦等嚴肅的要素,並且以「不會讓以往的愛好者感到灰心」的方向來製作[9][10]。鋼彈在故事內容中會以父傳子、子傳孫的方式跨越三世代(100年),同時鋼彈也會由AGE-1進化成AGE-2、AGE-3、AGE-FX。以此形式進行的世代交替,其舞台與人物的設定相當耗費勞力,為以往的電視動畫作品不常使用的展開[10]。
近年的鋼彈作品中,敵我方常於故事初期就登場了複數架的鋼彈,但於本作品中於故事初期不會登場除了主角以外所操縱的鋼彈。此一設定是為了要讓僅有1架的鋼彈成為特別的存在,並藉由改良或零件的換裝來增加衍生機種,以及拓展鋼彈模型商品的發展[10]。
其最新話於日本播出後,在各語言版本gundam.info網上會以期間限定方式提供帶有中文(香港繁體、台灣正體、大陸簡體[5])、英文[11]、韓文[12]版字幕影片。
全話數播放結束後,官方宣布將製作OVA《機動戦士鋼彈AGE MEMORY OF EDEN》,將以「阿瑟姆編」為基礎重新構成故事,並加插大量新內容,敘述劇中人物阿瑟姆·明日野及哲哈特·加列特之間的交情。製作人員方面亦有變動,綿田慎也和木村暢將分別代替山口晉和日野晃博擔任導演和系列構成[13]。
Remove ads
在鋼彈系列作品的愛好者之間,有著從播放前所公開的人物設計等資訊所揣測的,本作品為低年齡層的兒童向作品等贊否兩論的意見出現[14][15]。這是將本作品中的新方案理解成是拋棄了以往的愛好者的反應[14],但官方的發言對此則是否定的[9][10]。另一方面,由於LEVEL-5著手進行的電玩遊戲與電視動畫作品《紙箱戰機》的模型玩具在商業上的發展成功的關係,模型業界對本作品則是抱持著高度的期待[14]。
故事以太空殖民地「諾拉」的崩壞、居民在UE的攻擊下逃生為開始。由於本作的畫風、機體設定及人物設定與以往的鋼彈系列有頗大分別,故開播前已受到激烈批評,及後正式播放時基於劇情出現不少的矛盾和不合理情節,令評價雪上加霜。在Amazon.com接受藍光光碟預售時,更有七成評論者刻意在五級評分中只給予一星。
官方以小孩子及不看近年的系列作品的父親為目標觀眾,但由於兩類觀眾喜歡的風格有太大差異,造成作品兩邊不討好的現象。及後官方為重新吸引青少年市場,把第二部主角阿瑟姆的年齡從十五歲提升至十七歲,同時在第二部加入校園生活及「兒子在父親壓力下成長」的主題,成功令作品在觀眾中的評價回升,「阿瑟姆編」亦成為本作品中評價相對高的章節,TV播放結束後更推出以「阿瑟姆編」為主線的OVA《MEMORY OF EDEN》。但由於「菲利特編」時期所造成的風波影響,令作品的收視未見起息。
負責腳本的日野曾經在自己的Twitter上發出感想卻被多數人留言劇情矛盾和不合理情節,在自己的Twitter上指責多數人不懂創作的價值[16]。
因為早期風波以及人物造型設計等因素連帶使得相關商品的銷售情況不如預期,各年齡層收視率顯示完全沒有抓到小孩子的市場,同時在因多平台同步放送的行為下收視率也受影響,其TV收視率當時也打破了鋼彈系列作品平均最低收視率的紀錄。(平均收視率2.56%)
故事簡介
自人類移民至太空殖民地以來,經過了數百年的宇宙時代,圍繞地球圈霸權的爭奪戰爭結束,大家以為和平的時代終於到來。
A.G.101年,突然出現的未知敵人(Unknown Enemy。以下簡稱「UE」)前來襲擊,太空殖民地「天使」完全崩毀,死傷無數。這事件就是「天使的落日」,它讓居住於地球圈的人類,再度陷入漫長的苦痛之中,而此事亦為長達一百年的戰爭揭開序幕。
A.G.108年,人類與UE之間的戰爭仍在持續。此時,和平的太空殖民地「歐華」也受到了UE的襲擊,居於其中的7歲少年菲利特·明日野的母親瑪莉娜亦在戰火中喪命。但瑪莉娜在垂死之際,把代代相傳的記憶組件「AGE裝置」託付給了菲利特。這個「AGE裝置」裏,保存了鋼彈的設計圖——鋼彈就是在過去,獲譽為救世主的機動戰士。自此,菲利特繼承了母親的遺志,決心製造出鋼彈。
A.G.115年,14歲的菲利特,居住於太空殖民地「諾拉」中的地球聯邦軍阿靈斯頓基地中。他獲得了該基地的布魯薩司令收容。而過去7年以來,菲利特在基地裏,持續與一眾科學家研究,終於完成了鋼彈。但與此同時,UE的魔掌也伸向了「諾拉」……
A.G.140年,自驅蝠戰役後經過了25年,地球聯邦軍與過去被稱為UE的維根之間的戰爭,至今仍在繼續。面對勢力範圍不斷擴大的維根,地球聯邦政府正密鑼緊鼓地準備大規模的反擊。成為了地球聯邦軍司令官的菲利特·明日野,在兒子阿瑟姆·明日野迎來17歲生日時,把家傳的AGE裝置交給他。及後,當阿瑟姆他們所居住的殖民地「特魯迪亞」遭到維根襲擊,為了保護殖民地上的人們的阿瑟姆,啟動了被藏起來的鋼彈AGE-1。
A.G.141年,於學校畢業的阿瑟姆加入了地球聯邦軍,駕駛著新研製的鋼彈AGE-2趕赴戰場……
藉著成功阻止由維根的移動要塞「達尼斯」發起的「諾多拉姆」攻略作戰,地球得救了。但是在這之後於地球圈掀起的大動亂,迫使地球聯邦政府不行不步向變革。在這動盪的時代當中,阿瑟姆與蘿瑪莉兩人決定了要一起繼續走下去。 如是者過了10年…
A.G.151年,兩人的結晶——奇歐·明日野誕生,但阿瑟姆卻在之後的調查漂流船事件的任務中失蹤了。
A.G.164年,奇歐·明日野已成長為一個心地善良的13歲少年。然而,奇歐所居住的和平小鎮「奧利巴諾斯」突然遭到了維根的襲擊。地球聯邦軍司令部所在地「並連」也遭到敵軍的要塞毀滅。然後,維根的最高領導人「菲札爾·伊傑康特」發表了維根要對地球展開全面侵略的宣言。在如此的危機當中,奇歐與菲利特啟動了被隱埋在小鎮裡的新的鋼彈「鋼彈AGE-3」……
A.G.164年,被帶到火星圈的奇歐,在化名「艾殊船長」的阿瑟姆拼上性命的救出作戰裡給救了出來。回到地球圈的奇歐因為暸解了在火星圈生活的人們的事情,開始對眼前的戰爭產生出與屹今為止截然不同的想法。一直堅信著「維根是邪惡的象徵」而戰的奇歐,現今將要正面面對真正的維根。
驅使著嶄新的鋼彈「鋼彈AGE-FX」,奇歐為了阻止戰爭而發揮出身為X-Rounder的力量。阿瑟姆以宇宙海盜的身份週旋在兩個陣營之間保持著雙方的勢力平衡,為了維持不會有大戰的短暫和平而努力。然而,菲利特・明日野內心對維根的憎恨日益膨脹,他一心只想把維根一舉殲滅。
聯邦軍對被維根奪去的月之總部展開進攻。同時,維根最大的宇宙要塞「拉·格拉米斯」也開始有所行動。地球圈與火星圈之間的長久戰爭,即將步入最終局面……
登場人物
登場兵器
用語
- A.G.(Advanced Generation=先進世代)
- 本作品中所使用的年號。
- 機動戰士(Mobile Suit)
- 本作品對於人型機械的總稱,分為作戰用和作業用,簡稱為「MS」。UE出現前,地球聯邦禁止生產作戰用MS,只容許生產和平用的機器人,如比賽用的競技機和學校用的小型MS。同時可以做治安用只配備有限武器和工作用無武裝與裝甲的中大型MS。而機體的動力來源實際上採用的是電池——電漿流體系統,其燃料為電漿化的氫或氦。電池的性能極為強悍,能在不搭載發電機、無燃料補充的狀況下長期直接供給能量。地球方與火星方的動力來源都是電漿電池,所以不存在動力不如對方的問題;另外在機動性、運動能力方面,雙方也沒有懸殊的差距。然而在輸出方面,由於火星方相較地球方,擁有更多舊時代科技EXA-DB的技術,因此電漿壓縮率得以提高,進而獲得更高的破壞力;至於地球方,則是到德斯步槍的誕生,藉由將電漿旋轉提高壓縮率,使破壞力得以追上火星方。
- 救世主「鋼彈」
- 傳說中白色的人型兵器,曾經結束過無數的戰爭並帶來和平,故被不少工程師家族形容為救世主,明日野家保留了鋼彈的資料和技術。
- 火星誕生日(Mars Birthday)
- A.G.紀元前35年,人類數量激增,地球圈不堪重負,這時應運而生的就是被稱為火星誕生日的火星殖民計劃。地球聯邦軍在火星圈建立了16個殖民地作為實驗體進行移民。
- 舊國家戰爭(Colony Nations' War)
- 舊世紀(A.G.世代以前)的戰爭,當時分別有「薩拉姆聯合」及「艾華同盟」兩股主要勢力,為爭奪地球圈主權而戰鬥。
- 銀之杯條約(Treaty of Silver Chalice)
- 舊國家戰爭結束後各國簽署的條約,內容為廢棄各國原有的機動戰士和戰鬥兵器連同其情報及設計圖,並禁止再生產。
- 天使的落日(The Day of Angel Fell)
- 於A.G.101年UE破壞了太空殖民地「天使」,造成許多犧牲者的事件。
- 驅蝠戰役(Operation Bat Hunt)
- 於A.G.115年地球聯邦軍中校庫爾迪克·艾諾亞率領薩拉姆及艾華聯合艦隊擊沉UE巨型宇宙母艦法伯斯並一舉攻陷UE宇宙要塞「安巴特」,史稱驅蝠戰役。
- 地球聯邦軍卻對外宣稱此次作戰是聯邦軍總司令部的決定,事實被深深的埋藏下來。
- 勇氣之日
- 為了紀念「諾多拉姆」攻防戰的悼念日,用以向歷來戰死的軍人表達敬意。
- 未知敵人(UE=Unknown Enemy)
- 於A.G.101年突然出現於地球圈並展開攻擊的不明敵人,經常在人口密集率高的地域有規律地出沒。
- 由於目的、正體不明,故被稱為Unknown Enemy,被視為外星人。其真正身份一直被地球聯邦隱瞞。
- 維根(Vagan)
- UE的真正身份,首領名叫菲札爾·伊傑康特。
- 在驅蝠戰役中,UE宇宙要塞「安巴特」司令基拉·佐伊透露UE其實就是由於火星移民計劃的失敗而被遺留在火星圈的人類,他們成立了一個名叫維根(Vagan)的獨立國家。
- 由於被拋棄,故維根人極為痛恨地球人,稱他們為「地球種族」。他們的夢想是重回地球,創立「伊甸」,故對地球圈展開作戰,直到拉·格拉米斯戰役之後,地球和維甘才達成和平,終結了戰爭。維甘在保有自治權的前提下重新加入地球聯邦,火星電磁風暴帶來的絕症也在維甘和聯邦的共同努力下,利用EXA-DB中的技術治癒了。
- 地球聯邦政府(Earth Federation Government)
- A.G.115年的150年前已存在,是舊國家戰爭結束後各國共同建立的統一政府,掌握地球聯邦軍。
- 內部腐敗,亦容許不正當行為。
- 聯邦政府高層早已知道UE的真正身份,但為了掩飾失誤而欺騙民眾。
- 在第二部時聯邦政府多次向維根要求和議但遭拒絕,雙方陷入全面戰爭狀態,但歐爾斐諾亞家族為了政治利益而出賣情報給維根,甚至為防止事實被公諸於世而殺死庫爾迪克·艾諾亞。
- 在故事的第28集中,菲利特發動政變,推翻首相弗洛伊·歐爾斐諾亞,並且向全世界表示地球聯邦政府會與維根戰鬥至其中一方完全消滅為止,亦都意味地球聯邦政府的政策會以強硬手段對付維根。
- 直到A.G.164年,地球聯邦軍與維甘經過了數十年的戰爭後,重新迎來了和平,維甘在保持高度自治的情況下,加入了地球聯邦。
- 地球聯邦軍(Earth Federation Force)
- 屬於地球聯邦政府的軍隊,本篇的150年前已有相同的組織存在,現時的聯邦軍是在UE出現後重新組織。
- 由於有銀之杯條約,聯邦軍的機動戰士是在UE來襲後才重新研發,故技術遠遠比不上UE。
- 初時由於政府方向消極,聯邦軍對UE的危機意識薄弱,對於殖民地的安全防衛工作亦沒有危機意識,直至菲利特·明日野上位,才對維根有積極對抗態度,並研發了大量對抗維根的新科技。
- 宇宙海盜比西狄安(Bisidian)
- 最初在外傳「追憶的席德」登場,亦在第三季出現,首領名叫艾殊船長(阿瑟姆·明日野),專門襲擊和維根有勾結的地球聯邦艦隊。在戰爭結束後艾殊船長(阿瑟姆•明日野)他在戰爭期間就想到未來戰後重建將需大量資源,便將原本反對聯邦的比西狄安海盜轉變成探索資源的組織。
- 明日野家(Asuno Family)
- 為從事「機動戰士鍛造」的機動戰士工程師家族,可從回憶畫面看出其家族相當富有。
- 馬度納工房(Madorna Workshop)
- 非從屬地球聯邦軍,由自由工程師馬度納夫婦經營的私營機動戰士製作工場,承接民用及軍用機動戰士的研製、大規模改造及維修工程。
- 擁有厲害的裝備,無論什麼類型的機動戰士都能保證質量的訂造完成。
- 由於穆庫雷德·馬度納的技術一流,所以雖然軍用機動戰士在獲得聯邦軍許可的設施以外的地方改造是屬於違法,仍然有大量軍方顧客光顧。
- 司拉斯靈茲士官學校(Slice Lens)
- 地球聯邦軍的精英士官學校。
- 布魯斯亞(Brucia)
- 地球聯邦政府首都。
- 羅斯特羅蘭(Rostroulan)
- 位於南美洲,是並連被擊毀後地球聯邦軍的新司令部。
- 羅斯特羅蘭的位置的影射對象是初代機動戰士鋼彈之中的地球聯邦軍總部賈布羅。
- 奧利巴諾斯(Olivernotes)
- 地球都市之一。
- 第三部的故事由這裡展開。
- A.G.164年被維根所襲擊,全城被毀於一旦。
- 巨輪基地(Big Ring)
- 地球聯邦軍總軍司令部的暱稱。 是一個圍繞地球運行的太空站,由於外型酷似一個飄浮於半空的圓圈,所以被稱為Big Ring。
- A.G.164年時被維根宇宙要塞「拉.格拉米斯」發射的迪格瑪澤隆砲擊毀。
- 月面基地(Luna Base)
- 地球聯邦軍位於月球的基地。
- 第二月球(Second Moon)
- 維根的根據地,在火星衛星軌道上飄浮,擁有自主移動能力。
- 薩爾加索(Sargasso)
- 地球和月球之間航道的暗礁區域,有大量遇難船隻的殘骸,對於此地有大量不詳的傳言。
- 安巴特(Ambat)
- 因老朽化而被廢棄的前地球聯邦軍宇宙要塞,其後成為了UE的根據地。 於驅蝠戰役之中被地球聯邦軍中校庫爾迪克·艾諾亞率領的聯合艦隊攻陷,維根要塞司令基拉·佐伊遂啟動自我毀滅程式將要塞炸毀。
- 殖民地
- 太空城市在故事的稱呼,鋼彈系列中均會出現,是在宇宙中的巨大人工土地。
- 天使(Angel)
- 中立殖民地。A.G.101年被突然出現的UE所襲擊而崩壞,庫爾迪克的家鄉,其家人在事件中遇害,此事被稱為天使的落日。
- 歐華(Orvan)
- 菲利特的家鄉,A.G.108年被UE襲擊而崩壞。
- 諾拉(Nora)
- 還沒有被捲入UE頻發的戰爭之中的地球聯邦殖民地,人民過著嚮往的和平生活。 有著地球聯邦軍名為阿靈斯頓的基地,基地裡有著最低限度的武裝防禦設備,還建有基地工作人員的公用起居設施。 菲利特在母親死後移居這裡,被基地司令亨德里克·布魯薩撫養成人。 第一部的故事將由這裡展開。 A.G.115年被UE所破壞,殖民地居民進入殖民地核心避難,核心再由歌姬號拉出,其後「諾拉」居民已被遷往「特魯迪亞」,目前可能在原址沿用原名建造新殖民地。
- 法丹(Fardain)
- 歷史悠久、表面和平、稱得上是地球圈規模最大的殖民地,商業農業樣樣繁榮,實際上貧富懸殊極嚴重,富裕階層居住於內壁(地上);貧困階層只能住在內壁和外壁之間的空隙(地下),他們被稱為「法丹」的陰影。殖民地內有「薩拉姆」及「艾華」兩股舊國家勢力,經常在市內戰鬥。
- 特魯迪亞(Tordia)
- 「諾拉」被毀滅後居民均被遷往的殖民地。 第二部的故事由這裡展開。
- 明斯理(Minsry)
- 拒絕加入地球聯邦的中立殖民地。內部重現了地球過往的自然景色,有廣大河川及森林,被稱為最美麗的殖民地。
- 諾多拉姆(Nortrum)
- 位於地球附近的殖民地,擁有大量聯邦軍生產設施,為聯邦軍最重要的據點之一。一旦奪得諾多拉姆,維根將可對地球直接發動攻勢。
- AGE裝置(AGE Device)
- 明日野家代代相傳的記憶組件,保存有被稱為救世主的機動戰士「鋼彈」的設計圖。該資料為明日野家獨自反覆進行的研究與長久以來蓄積的技術融合的成果,是堪稱為「代代單傳的秘笈」的優秀裝置。
- AGE系統(AGE System)
- 鋼彈、AGE裝置、AGE建造機3位一體的總稱,菲利特·明日野研發類似生物的進化系統。通過收集戰鬥時所得的數據,令AGE系統可以研究和發展出更適用於戰場的兵器,即是說通過戰鬥機體會不斷強化。 其中樞系統位於鋼彈胸前,透過機體後的天線把數據傳送至AGE建造機,後來將其內部的數據資料和EXA-DB內部的資料統合,開發出抵銷火星磁力風暴的「伊華士系統」。
- AGE建造機(AGE Builder)
- 通過收集AGE系統的數據和提案,可以利用鑄塊高速削出武器的形狀並加以組裝,為全自動的生產系統。 原本只適用於鋼彈,經改良後可製造歌姬號的新裝備。 於第48話被維根以拉.格拉米斯與第二月球連結後發射的迪格馬澤農砲擊毀。
- EXA-DB
- 一個保存了舊國家戰爭時期技術的巨大兵器資料庫,最初由地球聯邦政府創造,秘密保存了理應被廢棄的戰鬥兵器數據、戰術及設計圖,被稱為「詛咒的秘寶」,後來下落不明,如果此資料庫的資料完全落入任何一方手上,足可以影響戰局。而正因為伊傑康特曾得到EXA-DB的一部份,通過分析當中的技術而改良出新科技,維根的軍事科技因而遠遠超越失去這些科技的地球聯邦軍,後來將其內部的數據資料和AGE系統內部的資料統合,開發出抵銷火星磁力風暴的「伊華士系統」。
- 德斯步槍(Dods Rifle)
- AGE系統最初研發的射擊武器,可發射旋轉性的光束,足以貫穿UE機動戰士的裝甲。 其後驅蝠戰役中,馬度納工房曾研製過量產型的「德斯槍」。
- 在第二季後,此項技術已被不斷改良,並成為機動戰士的主力武器。
- 根據小說設定,Dods為「Drill-Orbital Discharge System」的略稱。
- 隱形傘(Invisible Umbrella)
- 原本是一種來自EXA-DB的電磁干擾的技術,原本用於減少到火星的太陽風,但後來應用在軍事上。
- 光子·加農砲(Photon Blaster Cannon)
- AGE系統為歌姬號增設的武器,其威力數值比地球聯邦軍的主力武器超級米加粒子砲還要高,足以一擊破壞法伯斯,但充電時間頗長,而且射程有限。
- 第三季中,鋼彈AGE-3 的希格瑪西斯步槍是以光子·加農砲的技術製成。
- 特裝頭盔(Psycomet Mu-szell)
- 由維根開發的頭盔,可刺激人類發揮極能領域的能力,但由於是強行逼使極能領域運作,容易破壞使用者的腦細胞。
- 電漿潛航飛彈(Plasma Diver Missile)
- 電漿潛航飛彈是聯邦軍開發的極具殺傷力的武裝,該武裝的造型與維根過去使用的殖民地破壞者相似,然而破壞力更為驚人。該武裝在第49話中被菲利特使用,原本做為擊潰維根的殖民地第二月球(Second Moon),但後來卻被用做號召地球方與火星方合作的信號彈。
- 伊甸計劃(Project Eden)
- 由維根首領伊謝魯康特制定的龐大計劃,利用優生學的原理挑選出最優秀的人類作為地球的住民,以斬斷人類戰爭的枷鎖,創造永久和平的「伊甸」。
- X-巡遊者(X-Rounder)
- 地球聯邦正在研究的超人類主義,相當於以往鋼彈所說的新人類如宇宙世紀或鋼彈 X的新類型人或鋼彈 00變革者,可以感受到一般人無法感受到的事情。 人類的腦部擁有一個掌管特殊能力的領域,這個領域有人稱為X領域。普通人的一生正常來說也不會使用到這個領域,可以使用這個領域,感受超感官的人,就稱為X-巡遊者(X-Rounder)。 有別前作新人類被定位為人類革新或再生,而是罕見的返祖現象式進化,所以不會是人類主流進化方向,並未出現人工X-Rounder。
- 八大法師(Magician 8)
- 隸屬維根壓制地球軍的精銳部隊,由八名優秀X Rounder組成,在巨輪攻防戰中首度出戰。
- 三幻影(Phantom 3)
- 隸屬維根的精銳部隊,不需裝備就能控制機動戰士。
製作人員
主題曲
- 片頭曲
-
- 1.「迎向明天(明日へ)」(第1話 - 第15話)
- 作詞:尾崎雄貴/作曲:尾崎雄貴、岩井郁人/編曲:Galileo Galilei/歌:Galileo Galilei (SME Records)
- 2.「sharp #」(第16話 - 第28話)
- 作詞:蒼山幸子/作曲:蒼山幸子、沙田瑞紀/編曲:ねごと/歌:ねごと(Ki/oon Music)
- 3.「REAL」(第29話 -第39話)
- 作詞:シン/作曲:イヴ/編曲:ViViD・宅見將典/歌:ViViD(Epic Records Japan Inc.)
- 4.「AURORA」(第40話 - 第49話)
- 作詞:Eir、重永亮介/作曲:重永亮介/編曲:下川佳代、重永亮介/歌:藍井艾露(SME Records)
- 片尾曲
-
- 1.「你內心的英雄(君の中の英雄)」(第1話 - 第15話)
- 作詞:栗林美奈實/作曲:栗林美奈實/編曲:飯塚昌明/歌:栗林美奈實(Lantis)
- 2.「My World」(第16話 - 第28話)
- 作詞:MOMIKEN/作曲:UZ/編曲:SPYAIR/歌:SPYAIR(Sony Music Associated Records)
- 3.「WHITE justice」(第29話 - 第39話)
- 作詞:飛蘭/作曲:上松範康(Elements Garden)/編曲:藤田淳平(Elements Garden)/歌:飛蘭(Lantis)
- 4.「forget-me-not 〜ワスレナグサ〜」(第40話 - 第49話)
- 作詞:川村結花/作曲:三橋隆幸/編曲:Jin Nakamura/歌:Flower (組合)(Sony Music Associated Records)
- 插入曲
各集標題
小説
小說版為電視動畫版的改編,作者為小太刀右京,由角川Sneaker文庫出版,於2012年2月開始發行,全5卷,目前尚未有官方中文版本。
- 「機動戰士鋼彈AGE(1) スタンド・アップ」 2012年2月1日發售、ISBN 978-4-04-100147-9
- 「機動戰士鋼彈AGE(2) アウェイクン」 2012年4月1日發售、ISBN 978-4-04-100180-6
- 「機動戰士鋼彈AGE(3) セカンド・エイジ」2012年6月1日發售、ISBN 978-4-04-100354-1
- 「機動戰士鋼彈AGE(4) マーズ・コンタクト」2012年9月1日發售、ISBN 978-4-04-100397-8
- 「機動戰士鋼彈AGE(5) ホーム・スイート・ホーム」2012年10月31日發售、ISBN 978-4-04-100542-2
漫畫版
- 機動戰士鋼彈AGE ~起始的物語~
- 《機動戰士鋼彈AGE ~起始的物語~》為《週刊少年Sunday》2011年10月5日的45號與同月12日的46號刊載的讀切版漫畫[18]。作者為中西寬。
- 機動戰士鋼彈AGE -First Evolution-
- 《機動戰士鋼彈AGE -First Evolution-》為於《鋼彈 ACE》2011年12月號開始連載的電視動畫版漫畫化作品,記載菲利特編。作者為葛木ヒヨシ。
- 機動戰士鋼彈AGE -Second Evolution-
- 《機動戰士鋼彈AGE -Second Evolution-》為於《Newtype Ace》2011年第4期開始連載的電視動畫版漫畫化作品,記載阿瑟姆編。作者為はばう。
- 機動戰士鋼彈AGE -Final Evolution-
- 《機動戰士鋼彈AGE -Final Evolution-》為於《鋼彈 ACE》2012年11月號開始連載的電視動畫版漫畫化作品,記載奇歐編和三世代編。作者為はばう。
外傳作品
- 機動戰士鋼彈AGE TREASURE STAR
- 《機動戰士鋼彈AGE TREASURE STAR》為《快樂快樂月刊》自2011年10月號開始連載的原創劇情版漫畫[19]。作者為吉田正紀。
- 其世界觀與電視動畫版共用,菲利特·明日野以客串演出的方式登場於其中。
- 機動戰士鋼彈AGE 追憶的薜德
- 《機動戰士鋼彈AGE 追憶的薜德》為《週刊少年Sunday》自2012年3月號開始連載的官方漫畫。作者為中西寬。
- 時間線在阿瑟姆編和奇歐編之間,以宇宙海盜比西狄安的成員為主角,補充了第二部和第三部之間的空白期,同時交代了阿瑟姆加入比西狄安的緣由及EXA-DB的詳情。
- 機動戰士鋼彈AGE UNKNOWN SOLDIERS
- 《機動戰士鋼彈AGE UNKNOWN SOLDIERS》為月刊《Hobby Japan》自2012年7月號開始連載的外傳作品,屬於MSV系列作品。
- 機動戰士鋼彈AGE EXA-LOG
- 《機動戰士鋼彈AGE EXA-LOG》 為《電撃HOBBY MAGAZINE》自2012年7月號開始連載的外傳作品,屬於MSV系列作品。
廣播劇CD
- 機動戰士鋼彈AGE CD Drama: Wedding Eve
- 2012年6月6日發售,以第二部最後阿瑟姆及蘿瑪莉的婚禮為主題。
遊戲
- 機動戰士鋼彈AGE 宇宙加速/宇宙驅動
- 於2012年8月30日發售的PSP遊戲,屬於RPG形式。遊戲系統與同樣由LEVEL-5開發的紙箱戰機相似,可以自由組合零件,育成和改造出屬於自己的機動戰士。遊戲將收錄動畫版所有劇情,並補充了菲利特青年時期的故事,同時在原有的動畫版劇情中亦有一定的修改。
- 除了收錄本系列的機體,兩個版本將收錄其餘鋼彈系列的機體,《宇宙加速》會收錄宇宙世紀的機體,《宇宙驅動》會收錄機動戰士鋼彈 SEED、機動戰士鋼彈 SEED DESTINY及機動戰士鋼彈 00的機體。
參考資料
播映時間變遷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