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Google+

社交網絡服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Google+Google Plus,簡稱:G+GPlus)是Google公司推出的社群網站身分服務;除社群網站身分外,Google也將Google+視為其旗下眾多服務之間社交層面的補強,與傳統社群網站僅能登入單一網站的概念不同。2019年4月2日,關閉消費者(個人)版服務,企業版則更名為「Google Currents」繼續運作。

快速預覽 網站類型, 語言 ...
Remove ads

歷史

2011年6月29日,Google正式開放試驗Google+服務,這是創辦人拉里·佩奇成為新執行長後的重大任務,該服務整合了Google的所有社交服務(諸如Google ProfilesGoogle Buzz),還加入了很多新的功能,比如社交圈(Circles)多人視訊聊天(Hangouts),話題靈感(Sparks),Huddles以及行動社交應用(Mobile)[1]

Google+開放僅24天便獲得了2000萬名使用者,而TwitterFacebook則分別用1035天和1152天才達到2000萬[2]使用者數目[3]。據稱這是Google挑戰社群網路競爭對手Facebook最有野心的一次企圖[4],Facebook在2010年已經有超過五億每月登入使用者。Google+針對Facebook過於開放的缺點,以隱私功能作為區分點,讓使用者可以在不同的朋友圈裏分享資訊。Google+的圈子功能,能把好友分成不同的群組,分別傳送不同的訊息,也正中了Facebook的弱點,目前Facebook需要透過繁複的設定才能把線上好友分成不同群組。Google+還提供視訊聊天功能,最多支援10人的電話會議[5]。Google+開放的第一日,由於過多使用者被邀請加入,引致Google開放當天就關閉了使用者的邀請功能。

在2013年一月歷經多次改版後,超越Twitter,一度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的社群網站[6]

2018年10月,Google承認由於軟體漏洞,Google+可能有多達50萬名使用者的個人資料洩漏給外部開發商,且早於2018年3月發現漏洞後,公司內部開會決定,不把這件事通知使用者,避免聲譽受損,或成為監管機構的針對對象[7][8]

2019年2月3日,因為其使用者參與度低,加上先前發現的可能會導致數十萬名的使用者資料外洩潛在的軟體錯誤[9],Google宣佈2019年4月2日他們將會關閉消費者(個人使用者)版本的Google+。個人使用者可以在關閉前下載並遷移他們的資訊,不過企業版保留[10][11],並更名為Google Currents[12]

Remove ads

版本沿革

  • 2011年6月28日 - Google+網站服務專案正式啟動,只能通過邀請註冊。
  • 2011年7月24日 - 註冊使用者數達到2500萬人。
  • 2011年8月10日 - 加入遊戲服務,共有16款遊戲,數月後增加至44款[13]
  • 2011年9月21日 - 向公眾正式開放,任何人都可以註冊而不需要被邀請。
  • 2011年11月7日 - 面向於企業的Google+ Page正式啟動。
  • 2012年1月27日 - Google+將使用年齡限制從18歲下調至13歲[14]
  • 2012年4月11日 - 已重新更改設計使用者介面。
  • 2012年5月7日 - Google Hangouts On Air功能向大眾開放[15]
  • 2012年6月27日 - Google+ Events功能發布,允許使用者邀請好友進行如外出就餐,旅遊等活動。
  • 2012年12月6日 - Google+ Communities功能發布,此項功能允許你加入社群並分享各種資訊。
  • 2013年5月15日 - 宣布2013年6月將終止所有遊戲服務[16]
  • 2013年5月16日 - Google+再次重新設計使用者介面,這次使寬螢幕使用者體驗更佳[17]
  • 2013年6月14日 - 通知圖示由原先的方框變成了「小鈴鐺」。
  • 2013年6月30日 - 終止所有遊戲服務,並將原遊戲服務轉移到其他網址[16]
  • 2014年11月 - 通知圖示從「小鈴鐺」變成了一個更扁平化的圓點,但是YouTube介面下的小鈴鐺尚未改變。
  • 2015年11月 - Google+推出了新頁面預覽版,將電腦版和行動版介面進行了統一,專注於社群和收藏集兩個功能,新版本增加了分享到其他社交平台和生成連結的功能,且載入速度只有之前版本的1/4。使用者可選擇使用新版本或返回至經典版[18]
  • 2018年10月8日 - Google公司承認存在可能洩露使用者個人資訊的問題(社群功能的漏洞)[19],Google+宣布結束面向個人的服務。
  • 2019年4月2日 - 不再提供消費者(個人)版和品牌帳戶的Google+服務,但專為學校或公司的G Suite版仍持續運作,並更名為「Google Currents[12]
Remove ads

特色

Thumb
Thumb
原始相片(左)和使用自動增強後的效果(右)
Thumb
由Auto Awesome建立的GIF動畫
  • 社交圈是Google+最重要的一個功能,使用者可以直覺的拖拉圈選並分類連絡人,並可隨時重新命名,讓分享與隱密性達到平衡。預設的四個社交圈分類為:「朋友」、「家人」、「點頭之交」與「追蹤」。社交圈的另一功能為調整訊息流的各個社交圈訊息的多寡。
  • 訊息流是會視螢幕大小調整的行數的相片串流訊息牆。並能隨著上方社交圈的標籤,過濾想看的訊息[20]
  • Hangouts為Google+所提供的多人視訊聊天服務(單一聊天室上限10人。)
    • 作為Hangouts的Extras,使用者能夠同步觀看同部YouTube影片並討論,或者分享彼此的桌面等機能。
    • 2010年9月20日,Hangouts開始支援Android,擁有前鏡頭的手機。2012年7月10日開始支援 iOS 版本,並成為手機中獨立的app,其特色為永久的儲存訊息記錄與相片,訊息也將同步推播至複數裝置。
  • 即時上傳相片為Android手機專屬的功能,主要目的為備份相片與有利分享,上傳時預設會自動優化相片,並不公開,直到使用者分享至訊息流中,或編入相簿[20]。Google+相簿(前身為 Picasa)中也提供名為 Creative Kit 的基礎編輯功能。
  • +1是Google+的推薦網站或文章的功能之一。
  • Google+ Pages為2011年11月7日啟用的服務,主要對象是提供組織、公司等非個人的使用者,建立如Facebook粉絲專頁的功能。
  • Google+ Events為2012年6月27日啟用的服務,類似 Facebook 中提供的活動功能,允許使用者添加活動、邀請其他使用者參與,以即時上傳共享圖片影片,且與Google日曆整合[21][22]
  • Google+社群於2012年12月6日啟用,討論特定主題的社團。
  • 2011年8月11日社交遊戲功能推出,最多時共能44款遊戲供選擇,但因遊戲功能僅於遊戲頁面運作,也與使用者的一般通知分離,可見度並不高[23]。故2013年6月30日起停止提供並移除遊戲服務[24]

中國大陸的封鎖

2011年7月1日,在Google+開放邀請測試後的第3天被中國大陸政府封鎖,方式是通過偽裝成對方向雙方傳送無狀態的TCP重設連接包重設連接,切斷雙方之間TLSHTTPS)的加密連接。因為訪問Google+時必須強制使用加密連接,所以此舉儘管沒有干擾到普通非加密的連接但卻變相切斷了使用者與Google+伺服器之間的連接,使Google+在中國大陸境內無法直接使用[25]。由於各大高校的學生大部分都已經參與了第二代中國教育網(CERNET2)的建設及實驗,這使得他們可以直接以IPv6的方式無障礙地訪問Google+。行動終端App使用行動網路(例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均可無障礙地訪問Google+網頁行動版,而Android平台以及iOS平台的Google+的連接也不會受到防火長城的干擾。

2012年2月20日左右,Google+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訪問恢復正常[26][27]Google雖然沒有回應此事[28],但有技術人員分析,這次所謂的「解封」只是Google方面更換了Google+的伺服器,從而使防火長城的封鎖失效。而在1月31日美國總統歐巴馬開通了自己在Google+上的實名帳戶;之後Google+在中國大陸被「解封」後網友發起了「占領歐巴馬G+」的活動,這次活動使歐巴馬的動態評論基本為中文[29][30]。此次事件也被眾多中國媒體和國際媒體報導。

2013年5月,谷歌發布了新版Google Hangouts,但谷歌同時也對部分國家做出了限制,即當使用者處於中國大陸泰國越南時,將被禁止使用環聊直播。如果一名中國大陸使用者使用自己本身的IP位址訪問Google+(行動端可直接連接,電腦端需要修改hosts檔案),使用者將被禁止使用Hangouts直播功能(直播功能需要YouTube才能實現),但這並不意味著谷歌禁止中國大陸使用者使用環聊,中國大陸使用者仍然可以在Gmail中使用環聊的文字聊天功能和影片聊天功能[31]

2013年8月開始,Google+可以間歇性在部分網路直接訪問。如果將ISP提供的DNS伺服器更改為公眾DNS(如Google Public DNS)就可正常瀏覽。

2014年5月27日開始,Google+連同Google其他服務被中國大陸封鎖至今。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