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Google應用服務引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Google應用服務引擎是一個開發、代管網路應用程式的平台,使用Google管理的資料中心。它在2008年4月發布了第一個beta版本。
Google應用服務引擎使用了雲端運算技術。它跨越多個伺服器和資料中心來虛擬化應用程式。[1]
Google應用服務引擎在使用者使用一定的資源時是免費的。支付額外的費用可以獲得應用程式所需的更多的儲存空間、頻寬或是CPU負載。[2]
Remove ads
支援的程式語言和框架
當前,Google應用服務引擎支援的程式語言是Python、Java、PHP和Go(通過擴充,可以支援其他JVM語言,諸如Groovy、JRuby、Scala和Clojure)。支援Django、WebOb、PyYAML的有限版本。Google說它準備在未來支援更多的語言,Google應用服務引擎也將會獨立於某種語言。任何支援WSGI的使用CGI的Python框架可以使用。框架可以與開發出的應用程式一同上傳,也可以上傳使用Python編寫的第三方庫。[3][4]
與其他應用程式代管的區別
與其他可延伸的代管服務(例如Amazon EC2)比較,App Engine提供了更多基礎服務來方便編寫可延伸的應用程式,但僅限於App Engine設計框架以內的應用程式。
App Engine的基礎服務省卻了許多系統管理的操作,以便將規模擴大到數以百萬計的訪問。Google負責處理一組代碼,可以監測、容錯,在必要的時候還會開發一些應用實例。
有些應用程式代管服務讓使用者安裝、組態幾乎所有*NIX相容的軟體,而App Engine則要求開發者使用Python或Java語言來編程,而且只能使用一套限定的API。當前的API允許程式於一個BigTable非關聯式資料庫上儲存和檢索資料、提出HTTP請求、傳送E-mail、處理圖像、還有快取。大多數現存的Web應用程式,若未經修改,均不能直接在App Engine上執行,因為它們需要使用關聯式資料庫。
頻寬和CPU的使用、送達請求的數量、並行請求的數量、以及呼叫各種API的次數,皆設有每天和每分鐘的限額。個別的請求,如果需時超過30秒或返回超過10MB的資料,都會被終止。
Remove ads
SQL與GQL的區別
Google應用服務引擎的Datastore使用一個與SQL類似的語言,叫做「GQL」。在GQL中,SELECT語句僅可以用於一個表。因為要跨越不只一台機器, GQL不支援效率很低的JOIN語句[5]。欲建立一對多和多對多的關係,可使用ReferenceProperty()[6]。採用這種無共享的方式,即使磁碟壞了,系統也不致癱瘓[7]。
在GQL中,SELECT語句中的WHERE從句只容許對僅僅一列進行>、>=、<或<=比較。所以,僅僅可以構造簡單的WHERE從句。在資料建模時,要從關聯式資料庫轉換到Datastore,開發者需要轉變觀念。
App Engine限制每次Datastore請求最多返回1000行資料。大多數Web應用程式,都不會受此影響,因為它們通常並不會在一張頁面上列出超過1000條記錄(可以用分頁和快取機制),只要按順序返回結果就可以了。若有應用程式需要在一次操作中返回更多的記錄,則需自行使用客戶端軟體或者Ajax頁面,按查詢順序提取更多條記錄。
這個Datastore的API是不關聯的,有別於一般關聯式資料庫——比如IBM DB2、Microsoft SQL Server、MySQL、Oracle資料庫、或者PostgreSQL。
限制
可移植性
開發者擔心App Engine應用程式不能移植到其他平台上,因而被困在單一種技術(Vendor lock-in)之內。[9]
從App Engine下載資料
App Engine自SDK1.2.2版開始,已容許以批次的方式下載資料[10]。此外,使用者也可使用開源專案gaebar[11]、approcket[12] 和gawsh[13] 來下載、備份在App Engine上的資料。
限額
免費帳戶使用App Engine時,受配額限制。應用程式作者可以視乎需要,付錢購買更多配額。[14]
供免費使用的配額曾於2009年5月25日[15] 、2009年6月22日以及2011年5月三度下調[16]。
競爭對手
Google應用服務引擎與Amazon Web Services(一個應用程式服務系統,支援在Amazon的伺服器上代管檔案、執行代碼)直接競爭。不少科技分析師早在多年前已預計過,Google會加入這場競賽。其中,Techdirt的出版人Mike Masnick寫到,「Google終於了解到它需要覇佔網路平台這個地位。我們可以期待,開發及落實易於擴充的網路應用程式會變得越來越容易,而應用程式也會越來越具創意。」[17]
此外,紅帽公司的 openshift、微軟的Azure服務平台以及 Koding 也是Google應用服務引擎的競爭對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封鎖
由於Google應用服務引擎允許使用者代管網路應用程式,且伺服器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故有部分使用者利用其搭建代理(如GoAgent)用於突破防火長城的審查[18],故Google應用服務引擎的域名 *.appspot.com 的SSL加密連接長期遭到防火長城的封鎖。
- 2010年12月20日,Google應用服務引擎的域名 appspot.com 遭到防火長城的關鍵詞過濾封鎖。由於先前Google應用服務引擎的SSL連接已經被封,故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使用者無法正常連接與使用。此次Google應用服務引擎被封鎖適逢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appspot.com非加密連接於2010年12月23日解封。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