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263是由ITU-T用於視訊會議的低位元速率影像編碼標準。H.263最初設計為基於H.324的系統進行傳輸(即基於公共交換電話網和其它基於電路交換的網路進行視訊會議和視訊電話)。後來發現H.263也可以成功的應用於H.323(基於RTP/IP網路的視訊會議系統),H.320(基於綜合業務數字網的視訊會議系統),RTSP(串流媒體傳輸系統)和SIP(基於網際網路的視訊會議)。[1]
基於之前的影像編碼國際標準(H.261,MPEG-1和H.262/MPEG-2),H.263的效能有了革命性的提高。它的第一版於1995年完成,在所有位元速率下都優於之前的H.261。之後還有在1998年增加了新的功能的第二版H.263+,或者叫H.263v2,以及在2000年完成的第三版H.263++,即H.263v3。早期的H.263新增以下的附加(annexes):
在H.263之後,ITU-T(在與MPEG的合作下)的下一代影像編解碼器是H.264,或者叫AVC以及MPEG-4第10部分。由於H.264在效能上超越了H.263很多,現在通常認為H.263是一個過時的標準(雖然它的開發完成並不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大多數新的視訊會議產品都已經支援了H.264影像編解碼器,就像以前支援H.263和H.261一樣。
H.263v2(通常也叫做H.263+或者1998年版H.263)是ITU-T H.263 影像編碼標準第二版的非正式名稱。它保持了原先版本H.263的所有技術,但是通過增加了幾個附錄顯著的提高了編碼效率並提供了其它的一些能力,例如增強了抵抗傳輸信道的資料遺失的能力(Robustness)。
H.263+專案於1998年2月在ITU正式通過。接下來一個被稱為"H.263++"的專案被隨即推出,在H.263+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的新的功能。H.263++(亦稱H.263v3或2000版H.263)於2000年底完成。
1998年版的H.263新增如下的附加(annexes):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