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I型大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I型大廈(英語:I Block[1]),是一種香港公共屋邨大廈的設計,分為單座、雙連座及三連座,僅於1981年至1983年期間落成的少部份公共屋邨出現。

簡介
I型大廈可分為單座I形(Single-I block)、雙I形(Double-I block)及三座相連I形(Triple-I block)三種[1]。
I型的樓宇設計,就如英文「I」字共分為三翼,在樓宇中央長走廊兩端加上成直角排列的附翼。每座I型樓宇劃一設27個單位,其中16個單位分佈於中央長走廊兩側,另外11個單位分別處於附翼中[2]。
I型樓宇可獨立一幢又或兩幢至三幢I型透過附翼末端相連而成為一組,當中美林邨美楓樓及石圍角邨石桃樓兩幢相連樓宇共同命名,其餘的樓宇則獨自命名。由於佔地較廣,可於沙田、觀塘、深水埗及荃灣等當時新落成的屋邨找到。
全港首批單座I型出租公屋大廈為落成於1981年的沙田新田圍邨盛圍樓、富圍樓、欣圍樓、豐圍樓、榮圍樓,而全港首批雙I形出租公屋大廈為同期落成的觀塘順天邨天璣樓、天瑤樓;最後落成的I型大廈是石硤尾澤安邨麗澤樓,於1983年落成。
I型大廈的樓宇樓高由13層至21層不等,採用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標準規格設計,屬唯一在房委會時期新設計、但以屋建會產物為藍本的大廈類型,而且僅提供32至39平方米的中至大型單位,因此所有採用I型大廈設計的屋邨,均同時建有採用約23平方米單位設計的舊長型大廈以提供中小型單位。
由於I型大廈佔地較廣且單位配搭單一,不利屋邨規劃,因此在更靈活的第二及第三代工字型大廈以及Y型大廈(Y1及Y2型)出現後便取代了I型大廈、而且停止興建,所以只有少數屋邨採用此款大廈設計。
Remove ads
擁有I型大廈的公共屋邨
- 整座建築為一個單位,[一棟I型大廈為一個單位]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