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IEEE 802.11a-1999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IEEE 802.11a或標準稱之為IEEE 802.11a-1999,是802.11原始標準的一個修訂標準,於1999年獲得批准。

更多資訊 世代名稱 [註 1], IEEE標準 ...
Remove ads

描述

802.11a標準採用了與原始標準相同的核心協議,工作頻率為5GHz,使用52個正交頻分多路復用(OFDM)副載波[7],最大原始數據傳輸率為54Mb/s,這達到了現實網絡中等吞吐量(20Mb/s)的要求。如果需要的話,數據率可降為48,36,24,18,12,9或者6Mb/s。802.11a擁有12條不相互重疊的頻道,8條用於室內,4條用於點對點傳輸。它不能與IEEE 802.11b進行互操作,除非使用了對兩種標準都採用的設備。

由於2.4GHz頻帶已經被到處使用,採用5GHz的頻帶讓802.11a具有更少衝突的優點。然而,高載波頻率也帶來了負面效果。802.11a幾乎被限制在直線範圍內使用,這導致必須使用更多的接入點;同樣還意味著802.11a不能傳播得像802.11b那麼遠,因為它更容易被吸收。

儘管2003年的世界無線電通信會議讓802.11a在全球的應用變得更容易,不同的國家還是有不同的規定支持。美國日本已經出現了相關規定對802.11a進行了認可,但是在其它地區,如歐盟,管理機構卻考慮使用歐洲的HIPERLAN標準,而且在2002年中期禁止在歐洲使用802.11a。在美國,2003年中期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決定可能會為802.11a提供更多的頻譜。

在52個OFDM副載波中,48個用於傳輸數據,4個是引示副載波(pilot carrier),每一個帶寬為0.3125MHz(20MHz/64),可以是二相移相鍵控(BPSK),四相移相鍵控(QPSK),16-QAM或者64-QAM。總帶寬為20MHz,占用帶寬為16.6MHz。符號時間為4微秒,保護間隔0.8微秒。實際產生和解碼正交分量的過程都是在基帶中由DSP完成,然後由發射器將頻率提升到5GHz。每一個副載波都需要用複數來表示。時域信號通過逆向快速傅立葉變換產生。接收器將信號降頻至20MHz,重新採樣並通過快速傅立葉變換來重新獲得原始係數。使用OFDM的好處包括減少接收時的多路效應,增加了頻譜效率。

802.11a產品於2001年開始銷售,比802.11b的產品還要晚,這是因為產品中5GHz的組件研製成功太慢。由於802.11b已經被廣泛採用了,802.11a沒有被廣泛的採用。再加上802.11a的一些弱點,和一些地方的規定限制,使得它的使用範圍更窄了。802.11a設備廠商為了應對這樣的市場匱乏,對技術進行了改進(現在的802.11a技術已經與802.11b在很多特性上都很相近了),並開發了可以使用不止一種802.11標準的技術。現在已經有了可以同時支持802.11a和b,或者a、b、g都支持,以及a、b、g、n都支持的雙頻無線網卡,它們可以自動根據情況選擇標準。同樣,也出現了移動適配器和接入設備能同時支持所有的這些標準。

Remove ads

OFDM速率表

更多資訊 數據率 (Mbit/s), 調製方式 ...

標準全文

[8]

更多資訊 標準修訂, 規範 ...
  • A1 FHSS PHY與IR PHY被收錄在802.11-2007、802.11-2012中,802.11-2016修訂版已刪除。[14]
  • A2 A3 特殊頻段:美國3650–3700 MHz頻段,美國5.9 GHz頻段(5.850 – 5.925 GHz),歐洲5.9 GHz頻段(5.855 – 5.925 GHz),美國和加拿大的TVWS頻段(54 MHz to 698 MHz),歐洲TVWS頻段,收錄在附件E.2章節。[15]
  • A4 各監管域的工作頻段收錄在附件中[16] [17]


更多資訊 MCS索引, 調製方式 ...
更多資訊 MCS索引, 調製方式 ...
更多資訊 MCS索引, 調製方式 ...
更多資訊 MCS索引, 調製方式 ...
更多資訊 MCS索引, 調製方式 ...
更多資訊 MCS索引, 調製方式 ...
更多資訊 MCS索引, 調製方式 ...
更多資訊 HE-MCS索引, DCM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