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K歌之王

陳奕迅歌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K歌之王》是香港男歌手陳奕迅於2000年推出的一首經典歌曲,有粵語、國語兩版,分別收錄於專輯《打得火熱》及《反正是我》內,均由陳輝陽作曲、編曲、監製,林夕填詞。歌曲的特別之處是揉合了多首流行曲的元素,例如歌名和旋律等。

快速預覽 K歌之王, 陳奕迅的歌曲 ...

此歌推出後極受歡迎,取得多個樂壇大獎,如叱咤樂壇至尊歌曲大獎和十大中文金曲。及至2008年元旦,更獲樂迷從10首至尊歌曲中投選而贏得叱咤樂壇我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喜愛歌曲大獎。

2025年,為紀念歌曲面世25周年,陳奕迅與陳輝陽聯同英國管弦樂團The Heritage Orchestra 合作錄製重新編曲的粵語、國語兩版。[1] 因新版於AIR Studios 錄音,故命名為《K歌之王AIR》,並以Day Version及Night Version 分別代表粵語及國語版。新版推出後反應熱烈,粵語版MV更曾佔據YouTube香港熱門歌曲第一位。

Remove ads

背景

陳輝陽憶述當年陳奕迅新公司英皇娛樂要求他創作比以前更商業化的歌曲,他從艾爾頓·約翰的《Your Song》中獲得靈感[2],構想出一個故事藍本:有個男孩很喜歡唱卡拉OK,想用歌聲感動心儀的女孩,對方卻對他無感覺,認為他只是「K歌之王」;以及一個點子:歌詞要含有多首K歌的歌名。陳輝陽又認為陳奕迅的唱功了得,所以寫一首很難唱的歌給他,「演繹像情感上的雲霄飛車般」。[3]

2025年重錄的《K歌之王AIR》則是源於一個廣告歌邀約。陳奕迅接到客戶提出使用《K歌之王》國語版時,主動表示既要做就要粵語及國語兩個版本一同處理,不能分開這對雙胞胎。陳輝陽接到任務後想到了「Old Soul Have A New Look" (老靈煥新顏) , 並要求用全世界最好的,包括錄音室、樂手、演奏、編曲、混音、母帶製作、拍攝、美術、剪接、字體、調色、最後到流媒體平台。他表示這不是任性,而是認為陳奕迅值得擁有。[4] 原本簡單的商業合作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最終決定遠赴倫敦與國際頂尖管弦樂團合作,並在著名AIR錄音室同步灌錄兩版重新篇曲的經典作品。陳奕迅笑言這是「自己搞出來的大頭佛」。[5]

Remove ads

音樂特徵

D大調寫成,無轉調行板音域為14度,曲式結構為AABBCCAA,並採用了常見的卡農和弦進程:I - V - vi - iii - IV - I - IV - V。[6] [7] [8]

其他製作人員

  • 弦樂編曲:陳輝陽@好好笑、金培達
  • 混音:袁家揚
  • 錄音:陳輝陽@好好笑

致敬元素

[9]

  • 以流行歌名入詞:

粵語版:《我願意》、《約定[10]王菲)、《憑什麼》[10]梅艷芳)、《擁抱》[10]譚詠麟)、 《誓言》[10]王菲)、《幸福摩天輪》[10]陳奕迅)、《你怎麼捨得我難過》[10]黃品源)、《垃圾》[10]盧巧音)、《不捨不棄》(林憶蓮)、《真心真意》(許志安)、《愛得過火》(伍思凱)、《絕》(傅佩嘉)等

國語版:《用心良苦》(張宇)、《千言萬語》(鄧麗君)、《當愛已成往事》(林憶蓮)、明天我要嫁給你(周華健)、愛如潮水(張信哲)、《忘了我是誰》(王海玲)、《至少還有你》(林憶蓮)、《祝福》(張學友)、《我一個人住》(蘇慧倫)、《我願意》(王菲)、《試著了解》(林萬芳)、《愛得過火》(伍思凱)、《征服》(那英)、《吻別》(張學友)、《領悟》(辛曉琪)等,並化用歌詞:「有些人我永遠不必等」出自陳淑樺的《夢醒時分》。

  • 化用旋律:

粵語版:前奏為王菲的《約定》,間奏為楊千嬅的《再見二丁目》,尾聲為傅佩嘉的《絕》。

國語版:前奏為張宇的《用心良苦》,間奏為張信哲的《愛如潮水》,尾聲為辛曉琪的《領悟》。

Remove ads

評論

詞評人朱耀偉指詞人運用了中國古典詩詞的集句手法,又認為:「寫來既用了不少K歌,但當中又以『俗套的歌詞』和『膚淺對白』作自我拆解,或許可以理解作一種戲謔」,比一般K歌有更豐富的涵義[10]。更有評論指它反諷K歌氾濫的樂壇現象,是自省之作[11],但林夕表示是誤會,這並非其原意[7]

2019年,此曲致敬元素簡接啟發黃偉文創作《情感的廢墟》(麥浚龍主唱,化用旋律草蜢《永遠愛著你》、歌名結合劉德華《情感的禁區》及譚詠麟《痴心的廢墟》)及《偷情的禮儀》(謝安琪主唱,致敬林憶蓮《假如讓我吻下去》)

獎項

Remove ads

流行榜成績

更多資訊 903專業推介, RTHK龍虎榜 ...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