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kdb+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kdb+ 是具有主記憶體(IMDB)功能的列式關係型時間序列資料庫(TSDB),由KX開發和推廣。[1] 這個資料庫主要用於高速交易中儲存、分析、處理和檢索大型資料集。[2]kdb+具有處理數十億條記錄並分析資料庫中資料的能力。[3]該資料庫在多個作業系統上提供32位元和64位元版本。[4]金融機構使用kdb+來分析時間序列資料,例如股票或商品交易資料。[5]此外,該資料庫還被應用於其他時間敏感的資料場景,包括商品市場(如能源交易)、電信、感測器資料、日誌資料、機器和電腦網路使用監控[6],以及在一級方程式賽車中的即時分析。[7]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
Remove ads
概述
kdb+ 是一種高效能的列式資料庫,專門用於處理和儲存大量資料。常用資料被載入到隨機存取記憶體(RAM)中,其存取速度遠高於磁碟儲存。該資料庫專為金融機構設計,用作儲存時間序列資料的中央儲存庫,支援對數十億條記錄進行即時分析。[8][1][9] kdb+ 能夠分析隨時間變化的資料,並回應與結構化查詢語言(SQL)類似的查詢。[2]
相比基於行的資料庫管理系統,列式資料庫在回應某些查詢時更加高效。[5] kdb+的字典、表和奈秒時間戳是本地資料類型,用於儲存時間序列資料。[5][10]
kdb+ 的核心是內建的程式語言q,它是一種簡潔、具有表達力的查詢陣列語言,也是APL語言的方言。[8]Q 能夠處理串流、即時和歷史資料。[2]kdb+ 使用 q進行數據聚合和分析,執行統計函式,連接資料集並支援 SQL 查詢。[11] 向量語言 q 為速度和表達力而設計,消除了大多數迴圈結構的需要。[5] kdb+ 包含了C、C++、 Java、C♯和Python中的介面。[4][5]
Remove ads
歷史
1998年,KX發布了由Arthur Whitney編寫、基於K語言構建的資料庫kdb。2003年,64位元版本的kdb+面世。2004年,kdb+ tick市場資料庫框架與kdb+ taq一同亮相,後者是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taq資料的載入器。kdb+是基於Arthur Whitney在陣列語言領域的早期工作建立的。[5]
2007年4月,KX公司宣布將推出適用於Mac OS X的kdb+版本。當時,kdb+已支援Linux、Windows和Solaris作業系統。[12]
2012年9月,kdb+3.0版本發布,針對英特爾升級後的處理器進行了最佳化,支援WebSocket、全域唯一識別碼(GUID)和通用唯一辨識碼(UUID)。當時,英特爾進階向量擴充(AVX)和流SIMD擴充4(SSE4)4.2在Sandy Bridge處理器上為kdb+系統提供了增強支援。[3]2013年6月,kdb+3.1版本發布,相較於舊版本,效能提高了8倍。[13]
2020年3月,kdb+4.0版本發布。[14] 新功能包括多執行緒原語(原語是q語言中作為內建函式的運算子)、英特爾Optane DC持久主記憶體支援和非活躍數據的加密。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