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Krita
數位繪圖軟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Krita是一個自由和開源的點陣圖圖像編輯器。它針對數位繪圖和動畫創作特化,提供包括低干擾使用者介面、OpenGL加速畫布、色彩管理、功能強大的筆刷引擎、非破壞性圖層和蒙版、圖層分組、向量圖形支援和可切換介面預設等在內的一系列特色功能,並同時支援Windows、Linux、MacOS和Android平台。吉祥物是電子松鼠琪琪。
名字
Krita這個詞有來自多種不同文化的內涵。在瑞典語中krita的含義是蠟筆,rita則是繪畫的動詞;而在古印度經典摩訶婆羅多中Krita的含義則是指代完美無瑕的狀態。[4]
歷史
Krita的開發可以一直追溯到1998年。當時KDE的創始人Matthias Ettrich在Linux Kongress大會上展示了一個為GIMP編寫的Qt介面。他提出的關於構建一個基於Qt的圖像編輯器的想法後來在KImage專案上開始實施,並作為KOffice套件的一部分由Michael Koch維護。Matthias Elter則給該專案提出了用Cobra語言,圍繞ImageMagick構建該軟體的構想。然而KImage在市場上已經被註冊了商標,為此該專案進行了數次更名,經過KImageShop、Krayon後,終於在2002年選定了Krita作為專案的名稱並沿用至今。在2004年到2009年間,Krita是被作為一個和Photoshop、GIMP類似的通用圖像處理軟體來開發的。[5]
到了2009年,Krita專案的方向發生了變化。新的目標是構建一個類似於Corel Painter和SAI那樣的數位繪圖軟體。也是從那時起,專案負責人開始嘗試通過多種途徑來為Krita的開發者提供有償資助,包括Google Summer of Code for Students等。專案的開發速度因此加快,效能和穩定性也得到了提高。[5]

Krita Foundation在2013年設立,目的是為Krita的開發提供支援。它與Intel合作產生了Krita Sketch專案來促進專案的知名度,並在KO GmbH的幫助下開始提供帶有有償商業支援服務的Krita Studio,面向電影工業和特效工作室。自2014年起他們通過Kickstarter來為開發眾籌資金。

2021年5月3日,Krita安卓端搶先體驗版推出。[2]
Remove ads
設計和功能

Krita的最新版本是基於Qt 5和KDE Frameworks 5進行開發的。它針對概念美術師、插畫師、幕布畫師、材質畫師和特效工業的需求進行特化,關鍵功能和特點有:[9]
Krita最大的特點便是它把數位筆考慮在內的UX設計。它通過數位筆兩個側按鍵與鍵盤的Ctrl、Shift鍵配合,加上一個點擊右鍵彈出的多功能圖形化工具板,讓一些繪畫時頻繁使用的功能可以通過更少的點擊來實現,無需在基於文字的多級選單裡面尋找,對於降低對創作過程的干擾有利。
常用繪畫指令可通過Ctrl、Shift和數位筆兩個側按鍵的配合來進行盲操作:
右鍵工具板上可以直接呼叫下列功能:
Remove ads

Krita的核心數位繪圖功能有:


Krita支援點陣圖格式的逐訊框動畫,有下述功能:

Krita使用向量工具來為下述的對象進行非破壞性編輯:
- 路徑
- 選區
- 文字(美術字、多行段落、書法)
- 向量圖形
- 填充和漸變

Krita的圖層和蒙版功能包括:

Krita的檔案總管可以讓使用者給預設打上標籤便於搜尋、過濾、分組和進行按組載入預設。多個使用者預設可以被打包成單個檔案,方便共享之餘還可以整套載入、整套禁用。Krita在官方的文件網站還有一些使用者貢獻的預設包可供下載。
Krita的工具面板也可客製化:
- 兩條可自行增減圖示的工具列
- 顯示、隱藏任意的工具面板
- 既可以把工具面板吸附到主窗口的內側四邊,也可以讓它們在窗口裡自由浮動
- 工具面板上有摺疊和展開本面板用的按鈕
- 多塊工具面板可以編組,按分頁選取
工作區的客製化可以另存為不同檔案,按需即時切換。

Krita使用OpenGL來為畫布進行加速以提高顯示品質和速度:
- 高影格率,低延遲,數位筆的動作即時反映到畫布
- 高品質,平滑的無級縮放、平移、旋轉、重複和鏡像
- 需要支援OpenGL 3.0的顯示卡以實現最佳體驗,Intel HD Graphics核芯顯示卡需要Ivy Bridge家族或更新的CPU
Krita有完整的色彩管理功能:

- 為圖像指定色彩空間、在色彩空間之間轉換
- 即時軟體較色模式,包括色盲模式等
- 支援的色彩模型:RGBA, Gray, CMYKA, Law, YCbCr, XYZ
- 支援的色彩位深:每通道8位元(整數)、16位元(整數)、16位元(浮點)、32位元(浮點)

Krita內建眾多濾鏡,同時支援G'MIC濾鏡。
內建濾鏡包括:levels, color adjustment curves, brightness/contrast curve, desaturate, invert, auto contrast, HSV adjustment, pixelize, raindrops, oil paint, gaussian blur, motion blur, blur, lens blur, color to alpha, color transfer, minimize channel, maximize channel, top/left/bottom/right edge detection, sobel, sharpen, mean removal, unsharp mask, gaussian noise removal, wavelet noise reducer, emboss horizontal only/in all directions/(laplacian)/vertical only/with variable depth/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mall tiles, round corners, phong bumpmap.
Remove ads
Krita的原生檔案格式是Krita Document,副檔名是.kra。它也可以打開和儲存包括PSD檔案在內的眾多其他檔案格式:

Krita的吉祥物是電子松鼠Kiki(Kiki the Cyber Squirrel),她是一位擬人化的機械松鼠卡通角色,設計者是來自中國的鈦山(Tyson Tan)。Krita社群之所以選擇了一隻松鼠作為吉祥物,是因為在阿爾巴尼亞語中Krita的意思是松鼠。Kiki的首版設計在2012年在KDE社群論壇上投稿,被印在Krita 2.6版的介紹小冊子上。[10]自2.8版開始Kiki開始作為Krita的啟動畫面,[11][12]迄今為止每個新版本的Krita都會有一個新的Kiki設計。Kiki的商品被放在Krita的籌款商店裡出售,[13]Kiki的形象也被用在Krita的Steam專案里。[14][15]
Krita開發人員碰頭會
Krita的開發人員遍及世界各地,每隔一兩年他們會設法找一個周末聚集起來,面對面商討Krita的未來發展、開發進度和一起攻堅程式開發上的一些問題。
其他版本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