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M1917左輪手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M1917左輪手槍(M1917 Revolver),官方正式名稱為M1917 .45英寸美國左輪手槍(英語:United States Revolver, Caliber .45, M1917)是一款美國軍用型六發式左輪手槍,主要發射.45 ACP口徑手槍子彈。
它在1917年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美國陸軍所採用,以補充制式的M1911 .45 ACP半自動手槍的空缺。此後,它主要於二線和非部署的部隊之中所使用。M1917亦具有兩種版本,一個來自柯特,而另一個來自史密斯&威森。
Remove ads
歷史

美國民間武器公司柯特和雷明頓-UMC以及其他公司根據合同為美國陸軍生產M1911手槍,但是即使有額外的生產公司,仍然存在著M1911手槍數量上的短缺。這時臨時的解決辦法是要求兩大美國左輪手槍的生產商,柯特和史密斯威森生產出適應標準的.45 ACP口徑手槍子彈的重型底把民用型左輪手槍。兩家公司的左輪手槍使用月形夾以抽離無緣底板式.45 ACP子彈。史密斯威森發明並獲得半月夾的專利,但在陸軍的要求下,讓柯特在他們自己的M1917左輪手槍版本上也可免費使用該半月夾的設計。

柯特直到M1917以前為美國陸軍生產的左輪手槍名為M1909,一個重型底把、.45口徑、.45長柯特口徑版本的新制式型號,以補充和取代一系列1890年代時期美菲戰爭期間證明其制止力不足的.38長柯特口徑的柯特及史密斯威森左輪手槍。柯特M1917左輪手槍基本上與M1909相同,只是修改彈巢膛徑以適應.45 ACP子彈,並可使用半月夾以保持無緣底板式子彈於彈巢內的位置。早期型柯特生產的左輪手槍,在沒有半月夾以下企圖發射.45 ACP子彈的話很不可靠,充其量,因為子彈會在彈巢內前後滑動、不易定位,因而遠離擊針。後來生產的柯特M1917左輪手槍已經能夠在彈巢膛室部進行殼頭間隙加工,就像史密斯威森M1917左輪手槍的從一開始就具有。較新型的柯特所生產的可以在沒有半月夾以下發射,但空彈殼卻不得不使用一些設備,例如清潔棒或鉛筆來彈出,因為彈巢退殼勾和拋殼頂桿將越過無緣底板式子彈的底緣。
Remove ads

史密斯威森M1917基本上是該公司的第二把.44口徑手動拋殼型左輪手槍,只是發射.45 ACP口徑手槍子彈,採用縮短型彈巢並作出可使用半月夾的修改,並在底把的底部設有掛繩環。史密斯威森當時最近(約1915年至1916年)生產的手動拋殼型左輪手槍,是為英國軍隊生產.455威百利口徑左輪手槍,使用他們的重型.44口徑底把並且修改為.455威百利口徑,以解決由於英國標準發配的威百利Mk VI中折型左輪手槍的生產設施短缺的問題。
史密斯威森的M1917與柯特的M1917之間的區別就是在史密斯威森M1917的彈巢內具有加工成針對彈頭肩的機械加工,讓殼頭間隙與無緣底板式.45 ACP口徑手槍子彈的彈殼口相吻合(就像自動手槍)。史密斯威森M1917左輪手槍因而可在不使用半月夾以下使用,雖然空彈殼都必須以人手方式通過彈巢面手動戳出,而原因也是星狀退殼勾無法與無緣底板式彈殼嚙合。
雖然這些左輪手槍最初是採用烤藍表面處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之後重製的史密斯威森M1917左輪手槍可能已經在軍械重製或是根據與史密斯威森之間的翻新合同而改為磷化處理。
以後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M1917們開始在民用和警用市場上流行起來。有些是軍需用品。另一些是全新生產的。史密斯威森保持他們的M1917版本在民用和警用的銷售上的生產,直到他們以M1950瞄準型將其取代。
其實許多民間射手不喜歡使用半月夾。在夾上裝彈和退彈是繁瑣而乏味的,但可以省卻一發發裝填膛室的時間。本特夾能夠緩衝擊針撞擊而造成點火問題。[1]由於這些原因,1920年,彼得斯彈藥公司推出了.45 Auto Rim。這個.45 ACP的帶凸緣版本可讓兩種版本的M1917左輪手槍可在不需要月型夾以下可靠地射擊。在1950年代後期和1960年代,柯特和史密斯威森M1917可以低廉的價格通過郵購公司購入。
M1917的軍事服役並沒有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而結束。1937年,巴西為他們的軍隊訂購了25,000把史密斯威森M1917。[2]現已退役,剩餘的例子可以通過印在它們的握把側板上的大型巴西人波峰來標識。而它們有時被稱為M1937或巴西合同型M1917。巴西型號具有一個修改過的照門,大部分是配備了商業型風格的方格紋握把,雖然有些利用來自美國合同所遺留的平滑型握把。[3]

Remove ads
使用國
流行文化
- 1967年—《我倆沒有明天》:型號為柯特生產型,由邦妮·帕克(Bonnie Parker,費·唐娜薇飾演)、克萊德·巴羅(Clyde Barrow,華倫·比提飾演)、弗蘭克·哈默(Frank Hamer,丹佛·派爾)和巴克·巴羅(Buck Barrow,吉恩·哈克曼飾演)所使用。
- 1981年—《法櫃奇兵》:型號為史密斯威森生產的短槍管型,由印第安那·瓊斯(哈里森·福特飾演)用作佩槍。
- 1989年—《蝙蝠俠》:型號為史密斯威森生產型,由卡爾·格里索姆(Carl Grissom,傑克·尼克遜飾演)所使用。
- 1999年—《神鬼傳奇》:型號為柯特生產型,由理查的戰友貝尼·加伯爾(Beni Gabor,凱文·J·奧康納飾演)、美國探險隊成員丹尼爾斯先生(Mr. Daniels,克里·約翰遜飾演,雙持)和監獄長(Prison Warden,歐米德·吉亞李利飾演)所使用。
- 2001年—《迷路的大軍》:型號為柯特生產型,由美國軍官,包括勒爾中尉(Lt. Leak,傑伊·羅丹飾演)所使用。
- 2014年—《怒火特攻隊》:型號為史密斯威森生產型,裝上定製有機玻璃「甜心」握把,由唐·「戰爸」·柯利爾上士(Sergeant Don "Wardaddy" Collier)用作佩槍,亦轉交給諾曼·「機器」·艾利森二等兵(Private Norman "Machine" Ellison)使用。
- 2019年—《緝狂公路》:為史密斯威森生產型,法蘭克·哈默(凱文·科斯特納飾演)購買的其中一枝槍械。
Remove ads
- 1992年—《少年印第安那瓊斯年譜》:1992年3月4日第1季第2集「春假冒險」(Spring Break Adventure),型號為史密斯威森生產型,由弗蘭克·布雷迪(Det. Frank Brady,詹姆斯·漢里飾演)所使用,奇怪地會在1916年3月出現。
- 2004年—《榮譽勳章:太平洋戰役》:型號為柯特生產型,命名為「M1917左輪手槍」,以6發彈巢供彈。由醫護兵用作佩槍。
- 2005年—《邪神的呼喚:地球黑暗角落》:型號為史密斯威森生產型,由主角傑克·沃爾特、海軍陸戰隊中士山姆·卡特、史蒂芬號船長赫斯特和塞巴斯蒂安·馬什所使用,奇怪地發射虛構的「.45 LR」口徑子彈、被視為[[麥格農子彈|麥格農左輪手槍和在入門篇中會在1916年出現。
- 2017年—《風起雲湧2:越南》:型號為史密斯威森生產型,由南越軍陣營所使用。
- 2021年—《應徵入伍》:型號為史密斯威森生產型。
參見
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