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5吋38倍徑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5吋38倍徑砲
Remove ads

5吋38倍徑炮(英語:5-inch/38-caliber gun)是美國海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主力艦砲,亦是當時最為成功的多用途火炮之一。該武器於1934年開始服役,廣泛裝備於驅逐艦、巡洋艦、戰艦及航空母艦上,主要用於對海、對空與岸轟作戰。由於其優異的性能,部分5吋38倍徑炮至今仍被用作岸防炮。

快速預覽 5吋38倍徑炮, 類型 ...
Thumb
戴維·W·泰勒號上的兩座5吋38倍徑砲
Thumb
從威斯康辛號(BB 64)左舷艦橋區域向後看愛荷華號(BB 61)的右舷中部,顯示愛荷華州的三座 5吋38口徑砲架。所有副防空型火砲,如40毫米四聯裝砲和單裝20毫米火砲,均已從「封存」戰艦上拆除。照片攝於於1980年4月。
Thumb
保存在基隆役政公園的二戰海軍5吋38倍徑砲
Remove ads

發展歷史

1920年代,美國海軍意識到傳統艦炮無法兼顧防空與對艦作戰,因此開始研發一款兼具高射速與良好射程的多用途火炮。1934年,5吋38倍徑炮正式進入美國海軍服役,成為當時美軍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與航母的標準裝備。[1]

設計與性能

5吋38倍徑炮是一款半自動艦砲,炮管長4.83公尺(38倍徑),可發射高爆彈(HE)、穿甲彈(AP)及防空彈藥(VT引信)。其優勢在於:

  • 高射速:平均每分鐘可發射15至22發,雙聯裝配置時仍可維持高射速,適合作為防空武器。
  • 靈活性:具備−15°至 +85°的射角範圍,能夠應對高速空中與水面目標。
  • 彈藥兼容性:可發射多種類型彈藥,包括高爆彈、照明彈、破片彈等。

該炮廣泛採用於美國海軍艦艇,如:

戰史應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

5吋38倍徑炮在太平洋戰爭中發揮了極大作用,特別是在對抗日軍神風特攻隊的戰鬥中,該炮搭配VT近炸引信,成功擊落大量敵機。美軍戰艦與航空母艦均配備此型火炮,以提供強大的防空與對海火力支援。

韓戰與越戰

韓戰越戰期間,5吋38倍徑炮主要用於海岸炮擊與火力支援,對敵軍陣地和補給線造成嚴重破壞。

退役與現存狀況

隨著現代導彈技術的發展,5吋38倍徑炮於20世紀70年代逐步退役,並被Mk 42艦砲Mk 45艦砲所取代。然而,美國及部分國家仍將其作為岸防炮或訓練用途使用。今日,許多博物館艦艇上仍可見到此型火炮,包括: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