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NBA新秀挑戰賽
籃球全明星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NBA新秀挑戰賽(Rookie Challenge)是NBA全明星周末的其中一場重要表演賽。第一屆舉辦於1994年。歷史上大部分比賽雙方是由應屆新秀隊挑戰上屆新秀隊(二年生隊),一眾教練團會於1月選出當時最佳的9名新秀球員和二年級球員,組成新秀隊和二年生隊,由東西區成績最好的球隊的助理教練分別擔任球隊臨時總教練,有時也會邀請NBA的明星球員擔任球隊的掛名經理以增加話題性。2012年起,比賽改為由兩位NBA退休名宿在優秀的年輕球員中挑選各自屬意的隊員組隊比賽。2015年起比賽改爲美國隊對世界隊。2019年首次使用兩位現役球員凱里·厄文和德克·諾威斯基作為教練,且比賽由兩節改為四節。比賽日期多數於NBA全明星週末的第一天即週五。賽事贊助商為T-Mobile。
歷史
於1994年首次舉行,當年分為優異隊及轟動隊,全由新秀球員組成。1995年改為白隊及綠隊,依然全由新秀球員組成。而兩隊的教練與全明星賽一樣都是由目前東西區聯盟成績最好球隊的領隊,但鑒於東西區聯盟成績最好球隊的領隊需要帶領東西區球隊參與全明星賽,因此當晚比賽的領隊都是球隊的教練團中其中一位。1996年開始把新秀以球隊的所屬聯盟俱分。直至2000年改由新秀隊對二年生隊至2011年。每場比賽後會選出當場最有價值球員 ,2012年由兩位退休名宿輪流選人,新秀或者二年生皆可,組成兩隊進行對抗(2012、2013年為查爾斯·巴克利和俠客·歐尼爾,2014年為克里斯·韋伯和格蘭特·希爾)。鑒於進軍NBA的海外球員越來越多,NBA決定於2015年起改爲美國新秀及二年生組成的美國隊和其他國家新秀及二年生組成的世界隊。為求公平,NBA要求兩隊都必須至少選出三個新秀及三個二年生,而且兩隊中必須有四個後衛,四個前場球員及兩個搖擺人。
球衣方面,在2015年前,參賽球員均會穿上代表自己球隊的球衣(因為基本上每支球隊的主場球衣都是白色,所以其中一隊會穿上其球隊的主場球衣,另一隊則會穿上作客球衣以茲識別)。2015年起,該項目首次設計雙方對賽的球衣。
Remove ads
比賽規則
- 比賽共分為上下各20分鐘兩個半場(似NCAA美國大學籃球賽一樣規格)。
- 在上下半場各有一次100秒的長暫停,除此以外,上下半場各存在兩次強制性商業廣告插播暫停,分別在半場的7分鐘與14分鐘的時候強制進行。兩只球隊將自動失去一次100秒長暫停如果他們沒有在14分鐘(新秀隊失去暫停機會)以及7分鐘(2年級失去暫停機會)時用掉各自的暫停。
- 每支球隊半場各有一次20秒短暫停機會。
- 球員的犯規行為將被記錄台統計,但是不存在6犯離場的情況。而記錄台將在任何一方累計犯規次數達到第11次的時候通知裁判進入罰球程序,而半場結束前的2分鐘內任何一支隊伍的第二次犯規開始,同樣判罰罰球。
- 新秀對抗賽中如果在常規時間雙方比分持平,將進行長度為2分鐘的延長賽。
- 進入到上下半場的最後1分鐘內的投籃命中將導致停鐘。
- 20分鐘賽前熱身。
- MVP獎項會在比賽結束後頒發。
歷屆球員陣容
2月17日
ET 21:00 |
世界隊 155–124 美國隊 | ||
半場分數: 78–59、77–65 | ||
得分: 巴迪·希爾德 29 籃板: 多曼塔斯·薩博尼斯 11 助攻: 班·西蒙斯 13 |
得分: 賈倫·布朗 35 籃板: 賈倫·布朗 10 助攻: 多諾萬·米契爾 7 |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歷屆成績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