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NHK綜合頻道
日本放送協會(NHK)的無線電視頻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NHK綜合頻道(日語:NHK総合テレビジョン/エヌエイチケイ そうごうテレビジョン Enu eichi kei Sōgō terebishon */?;英語譯名:NHK General TV),又譯為NHK綜合電視台、NHK綜合台,為日本放送協會(NHK)的無線電視頻道之一,通稱「NHK G」(台標以此名顯示)、「GTV」,東京總台識別呼號為JOAK-(D)TV。開播於1953年2月1日,是日本第一個開播的電視頻道。大部分節目由位於東京澀谷的NHK廣播電視中心製播,並透過NHK在日本各地的廣播電視台(放送局)向全國播出;但各放送局會自行製播部分節目,例如重點時段的新聞節目。


Remove ads
概要
身為NHK在電視廣播業務的旗艦頻道,NHK綜合頻道的節目內容包含新聞、影視劇、綜藝、教育等類型;諸如晨間劇、大河劇、紅白歌合戰等著名節目均在此頻道播出;在震度6弱以上的地震發生時和颱風接近大城市群(特別是首都圈)時會播出新聞速報,在日本報紙的電視節目表上,通常以「NHK電視台」(NHKテレビ)名義列出,但《產經新聞》(部分地區)、《京都新聞》、《赤旗報》、《聖教新聞》等報紙以「NHK綜合」(NHK総合)的名義列出,此外,《北海道新聞》、《神戶新聞》等報紙則直接以「NHK」稱之。
在日本,NHK綜合頻道分拆為「數位綜合頻道1」(総合テレビ1,011或031)及「數位綜合頻道2」(総合テレビ2,012或032),當NHK綜合頻道要播放的節目(通常為體育節目,如國際足總世界盃的部分賽事)時長過久的話,綜合頻道2會接力播出,而綜合頻道1則會按照原定安排的內容播出[2]。
2020年3月1日,NHK開始在自家的串流平台「NHK+」提供綜合頻道的常態化網路同步播出,但僅限日本國內使用(鎖區)。同時,如有重大事件,NHK官網會提供無地域著作權限制的綜合頻道同步直播頁面,但不會提供副聲道音軌,如有無關該事件的內容也會暫停播出。
Remove ads
歷史


- 1939年
- 5月13日 - 作為NHK東京放送會館落成紀念,首次自NHK放送技術研究所送出電視電波(呼號J2PQ,影像頻率4.5MHz,輸出500W)[4]。
- 1940年
- 4月13日 - 日本首部電視劇《晚飯前》播出[5]。
- 1950年
- 2月2日 - 放送技術研究所旗下的電視實驗局開始自東京港區愛宕山(VHF3ch)、大阪生駒山(VHF4ch)、名古屋的當時名古屋放送局屋頂上(VHF5ch)送出電波(輸出頻率皆為1kW)[6]。
- 3月10日 - 東京、大阪與名古屋開始於每週1日中進行3小時的定期電視實驗廣播[7][8]。
- 1952年
- 10月1日 - 實驗局移至NHK東京放送會館(輸出3kW),輸出方式由NHK獨自採用的方式改為NTSC[9]。
- 11月14日 - 東京實驗局移至實用化試驗局[10]。
- 12月5日 - 實用化試驗局開始於每日進行廣播,副控室位於內幸町NHK東京放送會館,傳訊所則位於紀尾井町的千代田放送所(現為千代田放送會館),自VHF3ch送出視訊輸出5kW[10](事實上的服務廣播開始)。
- 12月26日 - 東京頻道已得到初步免許[10]。
- 1953年
- 1月11日 - 為準備開始進行電視廣播,NHK開始營運由其自行建設的東名阪微波線路。日本放送協會(NHK)的電視事業公共廣播開始。除了NHK綜合頻道以外,NHK與稍晚成立的商業電視台主體日本電視台一同,改變了以廣播為主體的二戰前至戰後之間的新聞報導方式,奠定了目前日本媒體的基本框架。
- 1月26日 - 東京頻道取得正式免許[10]。
- 2月1日 - 14時,東京頻道(呼號:JOAK-TV)正式開播。副控室位於NHK東京放送會館,發射站位於紀尾井町的千代田放送所(現為千代田放送會館),透過VHF3ch送出。視訊輸出功率10kw。
- 1954年(昭和29年)
- 3月1日上午8時 - 大阪局(呼號:JOBK-TV,現為NHK大阪放送局)開台。
- 大阪副控室位於馬場町的大阪放送會館,發射站位於生駒山,與試驗廣播時期相同,透過VHF4ch送出並增強視訊輸出功率至10KW。
- 3月1日午前11時 - 名古屋局(呼號:JOCK-TV,現為NHK名古屋放送局)開播。
- 3月1日下午2時 - 大阪局、名古屋局播出開台紀念特別節目。
- 4月15日 - 電電公社(現為NTT電信)為應對於全國展開的電視廣播,開始營運專用微波線路。因此NHK自行設定的線路停用,改使用公社線路。
- 8月22日 - 名古屋局將發射站移至剛完工的名古屋電視塔,視訊輸出功率增強至10kW。
- 1956年
- 3月21日 - 仙台、廣島、福岡各放送局的電視正式廣播開始。此後4年內,全國的電視網路幾近完成。
- 11月1日- 名古屋局因中部日本放送的電視廣播(呼出符號:JOAR-TV、VHF5ch)於同年12月1日開始,頻道由5ch變更至3ch。
- 1957年
- 5月29日~12月23日 - 長野、靜岡、金澤、岡山、松山、小倉各放送局的電視正式廣播開始。
- 10月7日 - 早晨廣播開始。
- 12月28日 - 東京局的彩色電視實驗廣播開始。
- 1958年
- 11月29日 - 大阪局因每日放送的電視廣播(呼號:JOOR-TV,VHF4ch)開始,頻道由4ch變更至2ch。
- 1959年
- 1月10日 - 作為教育電視台的NHK教育頻道(2011年6月以後簡稱「Eテレ」)開台。為與其區分,本頻道正式定名為「NHK綜合頻道」。
- 4月6日 - 為了因應東京局的播出區域擴大至關東全域,本頻道與同年1月10日開台的東京教育頻道(呼號:JOAB-TV)交換發射站。從當日開始,本頻道發射站移至東京鐵塔(芝放送所),頻道變為VHF1ch。從此,在日本完全轉換至數位播出的半世紀以內,形成了綜合1ch、教育3ch的頻道分佈格局(而彩色實驗廣播亦於當日移至教育電視台進行,持續至隔年頻道正式播出前日[11])。
- 1960年
- 9月10日 - 東京與大阪的彩色電視正式播出開始。
- 1962年
- 3月19日 - 平日上午的電視收播時間廢止。
- 7月23日 - 平日下午的電視收播時間廢止,實現全日播出。
- 1964年
- 東京奧運結束後,渋谷區神南的NHK放送中心營運開始。此後9年間依次進行機能轉移。
- 1966年
- 3月20日 - 當時的電電公社(現為NTT)於日本全國進行的彩色電視用微波線路升級工程完成(鹿兒島 - 名瀨間除外)[12]。此標示著全國除奄美大島等部分離島區域外,皆可透過電視網路線路進行彩色電視廣播[13]。
- 1969年
- 3月15日 - 佐賀局(呼號:JOSP-TV)作為綜合頻道首個UHF分局開始正式進行電視播出。此後,高松、大阪以外的近畿5府縣、津、岐阜透過UHF核心局開台,正式開始縣域廣播。
- 12月21日 - 於東京與大阪開始進行多重音訊廣播的雙語播出實驗廣播[14][15]。
- 1970年
- 4月 - UHF電視試驗廣播於東京與大阪開台(皆為UHF14ch)。
- 8月9日 - 開始於東京進行音訊多重廣播的立體聲廣播實驗廣播[註 1][16]。
- 1971年
- 10月10日 - 全節目開始以彩色播出[註 2][註 3][註 4][註 5]。
- 1974年
- 1月16日 - 由於第1次能源危機的發生,電視廣播的午間與深夜的節目播出部分暫停。
- 綜合頻道、UHF電視台實驗廣播於週一 - 週五的14時時段後半 - 16時時段前半暫停播出,深夜於23時中斷廣播[註 6]。
- 4月1日 - 深夜的廣播中斷時刻延後至23:15。隔年開始僅於週末將[註 7]時刻延後至24時,階段性的擴大廣播時間。
- 9月9日 - 午間的廣播暫停解除。
- 1975年
- 4月7日 - UHF電視台實驗廣播結束。
- 1978年
- 10月1日 - 開始在東京與大阪進行多聲道實用化實驗廣播。
- 1982年
- 12月17日 - 多重音訊廣播正式開始。
- 1984年
- 4月2日[17] - 平日的收播時刻改為24時,能源危機後持續的深夜收播全面解除。
- 5月12日[18] - 作為難視聽對策的一環,NHK BS1的實驗廣播開局,除部分時段(與教育頻道的時差廣播與自製節目等)以外,開始與綜合頻道進行同步廣播(之後1986年12月26日,由於NHK BS2實驗廣播開始,BS1開始與綜合頻道進行完全同步廣播[19])
- 1985年
- 11月 - 多重文字廣播開始。
- 1987年
- 7月4日 - BS1開始採用24小時完全個別編成,綜合頻道的同時段節目編排,與BS1開播初期的編排大致相同,並與教育頻道的錯開時段編排混合,集中於BS2播出[20]
- 1988年
- 9月19日 - 因昭和天皇命危。當日開始以填充節目的形式實施通宵廣播,隨時報導昭和天皇的最新病情。
- 1989年
- 1月7日 - 昭和天皇駕崩。NHK除教育頻道以外,連續電視小說《 小純的加油歌》與大河劇《春日局》在內的所有節目皆暫停播出,至9日凌晨為止皆播出昭和天皇的追悼特別節目與新天皇即位特別節目。隨後臨時通宵廣播結束,但4月1日[21]為止仍然維持播出定時節目至隔日1時。
- 4月 - 開始於週五深夜24時以後進行深夜廣播(1990年4月開始調整至週六,1992年度曾暫時中斷,1993年度後再次於週五、週六實施)。
- 6月3日[22] - 為了進行自6月1日起已過渡到正式播出的兩個衛星頻道完全獨立編排,BS2在其與無線電視同步的節目編排,在一天廣播時段中約有四成的部分進行了調整變更。新聞、國會轉播、大相撲、高校棒球、連續電視小說、大河劇等仍然維持同步直播,但大部分節目則改為延後播出。
- 1995年
- 1月17日 - 阪神大地震發生。NHK透過教育頻道在內的所有頻道,自05:51開始播出特別報導。連續電視小說《春天來吧》等的常態節目全部暫停播出。2月後幾近調整回常規播出,但至2月底為止(近畿地方為3月底為止)皆以震災報導作為節目主要編排。
- 4月3日 - 節目播出時間延長為凌晨5時至隔日1時[註 8]。在此之前當天播出的首個節目為06:00(之後為05:57→05:55 - 當時天氣預報為當天首個節目)開播。
- 1996年
- 4月 - 開始於週末(週五、六深夜)實施24小時廣播。平日的廣播時間亦延長至隔日凌晨2時。
- 1997年
- 4月 - 週一凌晨[註 9]以外,開始進行24小時廣播(基點為5時)。
- 2000年
- 4月 - 直播節目的同時字幕廣播開始實施(依序擴大)。而週日亦開始進行通宵廣播,最一開始第1、3週的週日深夜除外。
- 7月 - 包含廣播第1放送在內,各放送局可自行決定收播或縮播,意即開始完整24小時廣播[註 10]。
- 2003年
- 11月10日 - 上午10時,無線電視數位電視實驗廣播開始。
- 12月1日 - 上午11時,東京、大阪、名古屋放送局正式開始進行無線電視數位廣播[23]。
- 2004年
- 3月 - NTT電信的直播線路,由原先透過微波的類比訊號線路完全移至透過光纖傳輸的數位訊號線路[註 11]。此外線路系統將開始以東京為中心。
- 4月 - 頻道開播(基點)時刻提前至04:30。
- 10月1日 - 水戶放送局開始進行數位縣域廣播。
- 2005年
- 10月 - 頻道開播(基點)時刻提前至04:20[註 12]。
- 2008年
- 4月 - 頻道開播(基點)時刻提前至04:15[註 13]。此外,新設面向青年的節目時段《EYES》(週日除外),各節目開頭皆會標註「EVERY MIDNIGHT ON GTV」的標題。在此之前,幾乎很少有使用「GTV」作為節目名稱的情況。
- 7月24日 - 由於類比訊號廣播預定於2011年7月24日結束,且為促使順利移轉至數位訊號廣播,開始於畫面右上方顯示「類比訊號」的浮水印字幕。
- 2010年
- 3月11日 - 在BS數位廣播的291頻道,開始了為期五年的東京綜合頻道衛星同步播放,並作為安全網措施(地面數位電視難以收視地區的衛星廣播對策)。
- 3月29日 - 以2011年7月類比廣播完全結束和地面數位電視完全轉換為前提,從部分新節目開始,分階段地將透過類比訊號播出的節目畫面以16:9比例模式播出。
- 7月5日 - 由於與日本民間廣播聯盟達成協定,為配合地面數位電視的完全轉換,從上午04:15的節目基點時刻開始(前日,即7月4日深夜收播的地區則為開播時間),所有類比訊號節目全面轉換為16:9比例模式播出。[註 14]。
- 10月25日 - 在類比廣播方面,開始常時顯示總務省地面數位電視諮詢中心的聯絡電話號碼。此外,原先只在節目開始時播放的跑馬燈停播告知,從當日起,也開始對所有播放時間在10分鐘以上的節目,每隔10分鐘顯示一次。在東京以外的地區廣播(包括全國性節目的延後播出),部分放送局(如札幌局等)在畫面的黑邊區域上額外增加了「您正在收看的類比訊號廣播將於2011年7月結束」的字幕。
- 2011年
- 3月11日 - 東日本大震災發生。NHK透過所有的頻道,於地震發生的瞬間14時46分,發布緊急地震速報後立即開始播出特別報導。連續電視小說《幸福鐵板燒》[註 15]、大河劇《江·戰國三公主》等常態節目全部暫停播出,實施特例的長時間特別編成。此外,除了暫時的衛星廣播安全網以外,NHK BS1(BS101=ID1)亦開始同步播出綜合頻道的節目。
- 4月1日 - 伴隨衛星廣播的重組(衛星第1頻道→BS1,現為BS;衛星第2頻道→BS Premium,已於2023年11月30日實質停播並轉移至BS Premium 4K),原則上結束了與無線電視的聯播機制。但連續電視小說與大河劇仍然維持較無線電視廣播提早播出的慣例。
- 7月24日 - 除了受東日本大震災影響嚴重的岩手、宮城、福島3縣之外,全國其他地區的類別訊號電視廣播全部終止,全面過渡至數位廣播。最後一個播出的節目是於11:59,播音員鈴木奈穗子進行的類比訊號終止告知與「Dommo君」動畫的結束告知。
- 2012年
- 3月31日 - 岩手、宮城、福島各縣的類別訊號廣播終止。這些地區於11:59播出由仙台局播音員谷地健吾進行的類比訊號廣播終止告知[註 16],以及「Dommo君」的靜止圖像的告知文字,以此,日本全國所有地區皆以過渡至數位廣播。
- 4月1日 - 宇都宮、前橋兩放送局的縣域廣播開始。
- 2015年
- 3月31日 - 正午,BS廣播安全網(BS291)與東京綜合頻道的聯播結束。
- 2018年
- 4月3日 - 當日開始,週二至週五的開播(基點)時間提前至4時[註 17]。週一、週六、週日則仍然維持與以往相同的4:15分開播(基點)。
- 2020年
- 3月1日 - 提供常時同步播出與節目回看服務的NHK+串流服務開始[24]。
- 3月30日 - 當天0時5分,地面數位廣播開始以來一直使用的頻道標誌更換[25]。此外,用於節目宣傳廣告中的圖示亦從長期使用的「(黃色長方形框內以黃色文字顯示的)綜 合」變更為「(紅色背景正方形框內以白字顯示的)G」。
- 2021年
- 3月29日 - 當日開始,除了特別節目與重播節目等部分節目外,大部分節目的結束字幕,不再出現「終」、「おわり」(結束)、「END」等字樣(緊急警報廣播試驗訊號除外)。
- 2022年
- 4月4日 - 當日開始,除週日外,一日的開播基點時刻皆統一為4時(週日仍維持為4時15分)[註 18]
Remove ads
收視率
1955年5月至1963年1月的各年最高家庭收視率(皆為東京地區、電通調查)[26]
1962年12月3日至2024年12月31日的各年最高家庭收視率(皆為關東地區,Video Research 調查)[27]
※NHK紅白歌合戰除外。
Remove ads
節目編排方針
綜合頻道分利用無線電視的特性,也會播出地區性節目。主要時段包括平日11點時段、17點至18點時段、20時45分到21點,以及週五的19時30分到20時43分等。在數位廣播的資料廣播中,觀眾可以查閱地區新聞和生活資訊。
當發生震度5弱以上的地震,或具有猛烈威力的颱風接近日本列島時,綜合頻道會變更或暫停原定節目改播出特別報導。如果因颱風或梅雨導致長時間降雨,則會進行通宵廣播。
黃金時段和主要時段的常態節目,除了部分例外,通常會安排每週播出為基礎的「週編排」和每月進行一兩次的「月編排」。在「週編排」中,特別是在月末時段,常會被用作「○○選」的過往節目重播時段(亦有播出連續劇和直播節目的例外),因此實質上每月的新播出節目通常只有2到3集左右。
此外,綜合頻道亦有季節性特別節目。與民營電視台多以春季、秋季節目改編期和年末年始為中心於安排黃金時段特別節目不同,NHK不在改編期,而是集中在返鄉觀眾較多的盂蘭盆節(8月中旬)[註 19]和年末年始以及國定假日安排特別節目[註 20]。
Remove ads
備註
- NHK檔案館的網站「アカイさん資料室」(Adobe Flash必要、2016年6月閲覧)で見られる1971年10月版の業務用の放送番組時刻表(番組表)に「総合テレビは全番組カラー」の記載あり。
- 僅於週五、週六。
- 原則上於第1或第3個週日收播,但亦有於第2、4、5個週日收播的放送局。
- 高畫質新聞報導素材的直播線路於2003年8月正式啟用
- 在新聞發表上,(節目的)開播基點時刻仍和以往一樣為04:30,而《視點・論點》的重播被視為一天中的最後一個節目。雖然週日和週一有所不同,但週日的《再次新日本紀行》的重播(或根據地區不同為首播),則被視為週日的首個播出節目。
- 在新聞發表上,(節目的)開播基點時刻仍和以往一樣為04:30,但NHK官網節目表將《世界遺產100系列》》視為最後一個播出的節目,《視點・論點》則被削除。雖然週日和週一有所不同,但週日的《再次新日本紀行》的重播(或根據地區不同為首播),則被視為週日的首個播出節目。
- 大河劇與部分宣傳節目於2010年12月前仍以14:9的比例模式持續播出。
- 之後僅在BShi上,自3月14日起「先行」重新開播。
- 播出模式與前年7月播出相同。
- 然而,原則上,廣播日期變更的過場時段開播時間,在2020年9月前是於《視點、論點》播出前的03:48 - 03:50,2020年10月後為04:33 - 04:35,2022年度後為03:58 - 4時(僅週日早晨為04:13 - 04:15。大相撲本場所期間中則提前25分鐘)。而在報紙的節目表上,仍然沿襲舊例,以《NHK新聞 早安日本》第1部的開播時間作為1日的基點,而在此之前播出的重播節目(參見午夜頻道時段)則被視為1日的最終節目。
- 廣播日期變更的過場時段亦變更為3時58分 - 4時(週日為4時13分 - 4時15分。大相撲本場所期間中則各自提前25分鐘)。週日除外,報紙的節目表仍沿襲舊例,以《早安日本》第1部開播的5時作為基點,此前播出的節目則視為最終節目
- 但由於盂蘭盆節期間與全國高等學校棒球錦標賽賽事期間重疊,因此白天幾乎為播出高中棒球賽事直播,而盂蘭盆節的季節性特別節目則多於夜間播出(過去亦有賽事因雨天順延而重播過去播出的盂蘭盆節特別節目的情況)。而有部分地區有時會將這些季節性特別節目替換成地區性特別節目(主要是轉播在該時期舉辦的花火大會與如睡魔祭等長久以來紮根於當地的祭典活動)。
- 大多特別節目內容多與該假日有關。近年來亦有播出於平日同一時段播出的直播常態節目特別篇的情況(特別是《朝一》。)。另外,與山之日相關的山嶽或登山特輯節目,由於上述原因通常會在夜間或BS Premium播出。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