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PM-43式120公厘迫擊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M-43式120公厘迫擊炮
Remove ads

PM-43式120公厘迫擊炮(俄語:120-Полевой Миномёт-43,120公厘-團迫擊炮-43,簡寫PM-43)(GRAU目錄索引編號52-M-843)是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改良PM-38式120公厘迫擊炮的重型步兵迫擊炮,它與PM-38迫擊炮一同作為冷戰期間蘇聯陸軍步兵團級主力曲射支援武器,直到1980年代末期才由更新製造材料的2B11式迫擊炮給替換。

快速預覽 120-мм полковой миномёт образца 1943 года, 類型 ...
Remove ads

簡介

負責此款武器的研發工程師為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托科夫英語Alexander_Kotov,他因負責此項目的功勞在1944年獲頒列寧勳章[1]他的開發方向是在當時已經服役的PM-38式基礎上簡化製程、提升操作安全性。PM-43式首先是改良了發火機設計,在不需要拆卸炮管的情況下即可更換撞針,利於野戰維護。其次是增長制退復進機的長度增加吸收後座力的效能,增加火砲射擊穩定度。此外PM-43增設了裝填安全保險,避免炮手在交戰時重複裝填導致膛炸。

由於在設計上大體沿襲了PM-38,因此PM-43可以使用所有PM-38運用的彈藥和瞄具,有效最大射程也沒有改變。由於重量已經不適合步兵攜帶,它同樣採用外加的雙輪車架進行車輛拖曳機動,在戰爭期間生產的雙輪車架沒有裝設彈簧懸吊系統,因此拖曳時速上限較低,但是在戰後生產的拖曳車架皆裝設了此裝置。在二戰後,PM-43大量輸出供應共產主義國家與蘇聯盟邦配備,也是世界各地戰爭普遍出現的武器,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它的設計產製了55式120公厘迫擊炮,在1971年之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團級主力支援火炮。

在蘇聯步兵部隊中,編制是2門PM-43迫擊炮與2輛MT-LB牽引車編成一個重迫擊炮連,三個重迫擊炮連組成一個重迫擊炮營。每個機動步槍團會配備一個重迫擊炮營。但是在蘇聯空降軍中,一個空降團同樣是配製6門編制的重迫擊炮營,但是機動車輛增加到6輛GAZ-66卡車英語GAZ-66、3輛GAZ-69汽車。

Remove ads

使用國家

Remove ads

曾使用過的國家

參考資料

相關項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