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Power Mac G5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Power Mac G5是蘋果電腦公司為搭載IBM PowerPC G5中央處理器生產的Power Macintosh所使用的市場用名稱。是截止發布時蘋果公司效能最高的專業型電腦,也是市場上第一款64位元個人電腦,蘋果公司宣稱它是有史以來最快的個人電腦。第一次官方亮相是在2003年6月舉行的WWDC上。這款電腦在2006年8月被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Mac Pro替代前,共生產有三種型號。Power Mac G5使用了陽極氧化鋁的機箱。它是蘋果公司最後使用PowerPC處理器的桌上型電腦。
Remove ads
簡介
Power Mac G5一共分為三種型號進行生產,使用一樣的外殼,但在功能和效能上有區別。1.6 GHz型號搭載有256 MB的主記憶體(可擴充至4 GB),80 GB的硬碟,nVidia GeForce 5200的顯示卡(64 MB的視訊記憶體,一個ADC輸出介面,一個DVI輸出介面)。1.8 GHz、1.8 GHz雙處理器、2.0 GHz雙處理器型號均搭載有512 MB的主記憶體(可擴充至8 GB)。雙處理器型號可選擇組態ATi Radeon 9600或Radeon 9800型號的顯示卡。Power Mac G5的機箱因其獨特的工業設計,和當時的其他電腦機箱有非常多的不同之處。許多潛在買家都很驚訝這個比G4機箱還大的傢伙,內部空間只能裝載一個光碟機和兩個硬碟機。
PowerPC G5 和 IBM 的合作
PowerPC G5處理器(IBM內部命名 PowerPC 970)是基於IBM雙核POWER4微架構設計生產的。在Power Mac G5的簡介中,Apple宣布將和IBM繼續合作推出基於POWER架構的PowerPC處理器。依IBM的John E. Kelly博士所說:「Apple和IBM此次合作的目標是為使Apple的消費者們能夠得到兩個最好,即Apple最好的創造力和來自IBM最好的科技成果,為此IBM花費了20多億美元用於生產這些300mm晶圓。」PowerPC 970的原型使用了IBM的CMOS 9S工藝和130 nm製程,整合了五千萬個電晶體。CMOS 9S工藝是IBM實驗室在1990年代中期研發的SOI、Low-k低介電質絕緣以及銅互連製程技術的組合。而隨後推出的「G5」處理器採用了IBM的PowerPC 970FX(原有設計在90 nm製程上實現)和PowerPC 970MP(在一個核心上整合兩個970FX核心)。Apple亦將雙核的PowerPC 970MP處理器稱之為「雙核G5」,或是「Power Mac G5 Quad」(雙處理器,四核心組態)
Power Mac G5生產線在2006年穩定為三個型號,皆為雙處理器,頻率分別為2.0 GHz,2.3 GHz,2.5 GHz。同時亦有一個2.7 GHz單處理器組態型號出現。全部型號皆包含了PCI-X插槽(後續新型號使用PCI Express)。雙處理器G5使用FSB匯流排,每個處理器都有兩個32位元的單向傳輸通道,總頻寬為 20 GB/s,內部核心採用超純量體系和超管線結構執行。
此外,因為Power Mac G5作為64位處理器(42位MMU)不同於傳統32位元處理器的地方即在於它可以使用大於4 GB的定址主記憶體。所以,在內部八根插槽均插滿的情況下,Power Mac G5可以使用16 GB的主記憶體。雖然當時所有自Pentium Pro以後的32位元x86處理器都支援實體位址擴充PAE功能,可以使用36位元實體記憶體位址來使用最多64 GB(236 bytes)的主記憶體,但PowerPC 970處理器可以使用4 TB(242 bytes)的實體記憶體和16 EB(264 bytes)的虛擬記憶體(雙連結DDR2 PC4200,ECC校驗)。
Remove ads
產品歷史
DP表示雙處理器型號,SP表示單處理器型號,DC表示雙核處理器型號。
- 2003年6月: 初始發布組態 SP 1.6, SP 1.8, DP 2.0 GHz.
- 2003年11月: DP 1.8 替代SP 1.8 GHz; SP 1.6 GHz降價.
- 2004年6月: 90 nm DP 1.8, DP 2.0 and DP 2.5 GHz 替代前版本. The 2.5 GHz 型號,第一台原廠生產即使用水冷的個人電腦。
- 2004年10月: 新SP 1.8 重新引入更慢的600 MHz FSB, PCI bus, 基於iMac G5架構(U3lite and Shasta chips). Apple官方稱呼此型號為"Power Mac G5 (Late 2004)"。
- 2005年4月: CPU速度提升: DP 2.5 GHz → DP 2.7 GHz (PCI-X, 水冷), DP 2.0 GHz → DP 2.3 GHz (PCI-X), DP 1.8 GHz → DP 2 GHz (PCI). 全線新引進功能16x雙層SuperDrives, 提升硬碟容量至最高800 GB(最高型號). The 1.8 GHz SP型號未變.
- 2005年6月: SP 1.8型號在美國停止銷售.
- 2005年7月: SP 1.8型號在歐洲停止銷售.
- 2005年10月: 升級至雙核處理器: DP 2.0 GHz → DC 2.0 GHz, DP 2.3 GHz → DC 2.3 GHz, DP 2.7 GHz → DP DC 2.5 GHz (終止一個型號的Quad Power Mac G5), 全部組態DDR2主記憶體, 以PCI Express取代PCI-X.[1][2][3] 舊的PCI-X, DP 2.7 GHz 型號依然有銷售, 但更慢速度的單核型號即刻停產.
- 2006年8月: Power Mac被其Intel處理器繼承者Mac Pro取代.
Remove ads
水冷問題
在部分2.5 GHz雙處理器機型、全部2.7 GHz雙處理器和2.5 GHz四核型號機型中用於CPU散熱的液態冷卻系統(LCS,由一個散熱排,冷卻泵,熱交換器組成),由Delphi自動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製造。這是蘋果公司的獨創之舉,意在使使用者能夠用上足夠快速的處理器,在效能和穩定性競賽中能得到雙贏。但液冷系統卻出現了洩漏問題,洩露出來的冷卻液會損毀處理器、主機板甚至其他更多部件。而洩露只有在綠色的冷卻液露出機箱後才有可能被發現,而在很多主機里,洩漏量在不拆卸的情況下根本就無法被發現。
而蘋果公司在回覆這些洩漏問題時卻顯得有些漫不經心,只是延長了保修期而沒有提供任何長期保護的解決方案,使得當時的液冷G5顯得很不可靠。而發現洩漏的使用者可能要花費超過$1000來讓蘋果公司給予維修。G5使用者同樣抱怨,似乎從蘋果公司得到維修資訊變得不可能,不知道到底是應該更換冷卻液還是加滿,或是怎麼辦。而DIYer們就這個問題向Delphi公司索要用於封閉熱交換器的O型圈時,卻只需要幾個小時的工時和不超過$20的零件費用。後期的型號使用了松下公司生產的LCS系統,看上去確實提高了穩定性。
Remove ads
注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