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S級潛艦 (1918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S級潛艦有時又被稱為S艇 或是 蜜糖艇,是美國海軍一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尾聲時量產的柴電潛艦,共量產51艘。
S級潛艦在量產過程計分為四個批次:
- 第一批次(S-1級,霍蘭型):生產25艘,編號S-1、S-18至S-41,由通用動力電船設計兼主承包商,伯利恆鋼鐵子公司福爾河造船廠與聯合鋼鐵造船廠建造。
- 第二批次(S-3級,海軍造船廠型):生產15艘,編號S-3至S-17,由美國海軍造船及維修署設計,樸茨茅斯海軍造船廠與雷克魚雷艇造船公司建造。
- 第三批次(S-42級,霍蘭型第二版):生產6艘,編號S-42至S-47,由福爾河造船廠建造。
- 第四批次(S-48級,海軍造船廠型第二版):生產4艘,編號S-48至S-51,由雷克魚雷艇造船公司建造。
其中,S-2號為雷克魚雷艇造船公司在本級艇競標時承造型號,但因品質不佳,沒能奪得訂單,在僅有生產原型艇的狀況下不算入S級潛艦量產批次之列。
除了美國海軍已服役的51艘外,還有一批曾簽訂但最後撤銷的訂單:SS-159至SS-168(霍蘭型第二版)、SS-173至SS-176(海軍造船廠型第二版),相關舷號最後挪用給後續艇級,並沒有作為空號保留;在訂單取消後,通用電船將一部分已經下訂的料件挪用給祕魯海軍訂購的R級潛艦使用。
Remove ads
服役
S級首艇下水時間在1918年9月,1920年完工成軍,未能趕上參戰時程。待1941年底美國參戰時,S級潛艦已經是種服役近20年的老艇,在太平洋與大西洋戰場都有佈署;因魚雷管長度較短只能配備一次大戰所開發的Mark10型魚雷作為標準武裝,無法配備Mk 14型魚雷。
開戰前在太平洋的S級潛艦有部分在菲律賓常駐,在菲律賓遭日本占領後主要駐紮在兩個地點,阿拉斯加的荷蘭港、澳大利亞;因S級潛艦體積較小續航力不足,因此母港的距離離前線較近,主要任務是鄰近海域的巡邏、偵查、防禦任務;至1943年,貓鯊級潛艦產量已能汰換舊型潛艦,S型潛艦開始撤離前線,在後方進行反潛作戰訓練用假想敵,大部分美國海軍所屬的S級潛艦在二戰勝利後便退役,1946年拆解。二戰期間有7艘S級潛艦遭擊沉,除了1艘可能是軸心國戰果,其它皆為操作或友軍誤擊折損。
除了美國海軍,英國皇家海軍在二戰中獲得6艘軍援的S級潛艦,主要任務也是作為反潛訓練使用,軍援英國的潛艦則早於美軍在1944年除役,在勝利後運回美國解體。
Remove ad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