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ScyllaDB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ScyllaDB 是一個開放原始碼的分散式 NoSQL 廣列資料儲存器(wide-column data store)。它被設計為與 Apache Cassandra 相容,同時達到顯著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延遲。它支援與 Cassandra 相同的通訊協定 (CQL 和 Thrift) 以及相同的檔案格式 (SSTable),但卻是完全重寫的實作,使用 C++20 語言取代 Cassandra 的 Java,並使用 Seastar[1] 異步程式設計函式庫取代經典的 Linux 程式設計技術,例如線程、共用記憶體和映射檔案。除了實作 Cassandra 的通訊協定外,ScyllaDB 也實作 Amazon DynamoDB API。[2]

快速預覽 開發者, 首次發布 ...

ScyllaDB 在每個節點上使用分片設計(Sharded design),意即每個 CPU 核心處理不同的資料子集。核心不會共用資料,而是在需要時明確地溝通。ScyllaDB 的作者宣稱,這種設計讓 ScyllaDB 在現代的 NUMA SMP 機器上達到更好的效能,並能隨著核心數量的增加而擴充。他們在單一機器上測得每秒有高達 200 萬個請求、[3] 並聲稱 ScyllaDB 叢集所提供的服務可達到 Cassandra 叢集 10 倍大小的要求,而且延遲時間更短。[4] 獨立測試並不總是能夠證實吞吐量提升 10 倍,有時候測得的速度提升較小,例如 2 倍。[5] 來自 Samsung 的 2017 年基準觀察到在高階機器上的 10 倍速度提升 - Samsung 基準報告指出,ScyllaDB 在 24 核心機器的集群上表現優於 Cassandra,差異幅度為 10-37 倍,視 YCSB 工作負載而定。[6]

ScyllaDB 可在企業內部、主要公有雲供應商或以 DBaaS (ScyllaDB Cloud) 形式提供。

Remove ads

歷史

ScyllaDB 由初創公司 Cloudius Systems(後更名為 ScyllaDB Inc.,更早以前也因創立OSv而聞名於世。 共同創辦人為 Avi Kivity 和 Dor Laor。ScyllaDB 於 2015 年 9 月以開放原始碼的形式釋出、[7] 並採用 AGPL 授權。ScyllaDB Inc. 的員工仍是 Scylla 背後的主要程式撰寫人員,但其開發是對公眾開放的,並使用公共 GitHub 儲存庫和公共郵件列表。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