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gar (使用者介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ugar是為OLPC的兒童電腦計劃而開發的圖形使用者介面。與許多傳統桌面環境不同,Sugar並不使用「桌面」的概念以及只能同時集中於一項工作。Sugar以直譯式語言Python編寫(大部份其他環境以如C++等編譯式語言編寫,作為對比)。該計劃的主要參與者包括了Christopher Blizzard與Diana Fong。
設計原理
兒童電腦(XO)將會有1 GB NAND快閃記憶體及256 MB記憶體。由於筆記本上沒有置換空間與貯存空間,只有少數活動可同時運行。
該筆記本的硬體限制導致回溯到早期個人電腦更為簡潔的程式設計。該計劃的固定目標是"避免臃腫的介面(avoid bloated interfaces)"與"限制那些直接相關手邊任務的控制(limit the controls to those immediately relevant to the task at hand)"[3]。
現況
Sugar仍在開發中,在2006年5月其創作者將其形容為主要是一種「用來表達的工具(tool for expression)」,因為計劃預定會加入多媒體與社會性網路功能[4]。
2007年早期起Sugar可安裝在多個作業系統上,包括了數個Linux發行版、Microsoft Windows與Mac OS X,指引可在該計劃的wiki上找到[5]。
現在,可將Sugar系統可放置在隨身碟中,使每一台電腦都可以成為XO-1筆記本。Sugar的實驗室主管表示,Sugar系統非常適合兒童上課時使用[6]。將電腦換成Sugar介面,可以令老師和學生,充分利用Sugar的協作功能。
螢幕截圖
-
Sugar主視圖
-
鄰居
-
0.82之前釋出版本的Sugar主視圖
-
Sugar「朋友」視圖
-
Sugar Pippy活動視圖。
-
有框架的0.82之前釋出版本的Sugar主視圖
-
Sugar檢視原始碼
-
Sugar紀錄檔
參見
- 教育軟體
- 觸控式螢幕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