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28號潛艦 (1936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U-28號(德語:U 28)是納粹德國戰爭海軍建造的十艘VII-A型近岸英語Coastal submarine潛艦(或稱U艇)之一。它由不來梅威悉船廠承建,於1936年7月14日下水,至同年9月12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艇曾執行過六次巡邏作戰,共擊沉12艘、全損英語Total loss1艘同盟國中立國艦船,累積總公噸位為56,272公噸。1944年3月17日,U-28號在諾伊施塔特U艇碼頭發生事故沉沒,殘骸其後被打撈上岸,同年4月停運並用作教學艇,直至1944年8月4日退役除籍。

快速預覽 歷史, 納粹德國 ...
Remove ads

設計

VII級潛艦是基於德國早期的潛艦發展而來,其設計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UB-III型,特別是被取消的UG級方案,再結合造艦工程局德語Ingenieurskantoor voor Scheepsbouw為芬蘭設計的水妖級英語Vetehinen-class submarine加以改進。VII級是單殼體德語Einhüllenboot結構,壓載水艙英語Ballast tank以馬鞍形安裝在艇體上半部的兩邊舷側是其最大的特徵。由於編入艦隊後的使用成績較好,一邊不斷進行改進一邊持續批量生產,結果成為了納粹德國潛艦艦隊的主力。[1]

U-28號是VII級的第一個衍生型號VII-A型之一。其全長64.51公尺、舷寬5.85公尺、高9.5公尺,並有4.37公尺的吃水深度,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為626公噸和745公噸。VIIA型艇採用兩台猛獅生產的M6V 40/46型六缸四衝程1,155匹公制馬力(850千瓦特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布朗-博韋里提供的GG UB 720/8型375匹公制馬力(280千瓦特)雙作用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7(31公里每小時),水下8節(15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航速續航6,200海里(11,50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94海里(174公里)而無需充電。儘管起居艙室非常狹窄,但由於其快捷的緊急下潛速度,VIIA型艇普遍受到船員們的歡迎,並被視為比更大、更遲鈍的艇型更能保護他們免受敵人的攻擊。[2][3]

武器裝備方面,U-28號較前型II級潛艦的裝備更重,有四具艇艏內置和一具艇艉外置魚雷發射管,可攜帶11枚G7型德語G7 (Torpedo)魚雷或最多22枚TMA型水雷(TMB型則為33枚)。此外,該艇還搭載有一門配備220發彈藥的88公釐35式速射砲以及一門配備1,195發彈藥20公釐30式高射砲英語2 cm Flak 30, Flak 38 and Flakvierling 38作為甲板砲英語Deck gun。其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4名軍官及40-44名水兵。[2]

Remove ads

歷史

1935年4月1日,海軍造艦局不惜違反《凡爾賽條約》,正式將六艘VII-A型潛艦(U-27至U-32號)的建造合同發包予不來梅威悉船廠。其中U-28號於同年12月2日開始鋪設龍骨建造序列英語Yard number為909。經過七個多月的建造,它於1936年7月14日下水,至9月12日在首度擔任艇長的海軍上尉威廉·安布羅修斯的指揮下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完成海試後,該艇加入駐威廉港「扎爾茨韋德爾」潛艦區艦隊英語2nd U-boat Flotilla,先後擔任前線艇和作戰艇直至1939年12月31日。西班牙內戰期間,U-28號被部署在西班牙和葡萄牙附近,並於1938年7月和8月在當地進行了護航和潛水演習。當U艇編制於1940年1月1日重組時,它又繼續在駐威廉港的第2潛艦區艦隊擔任前線艇。同年底退出前線任務後,該艇從1940年11月15日到1943年11月30日以訓練艇身份成為駐梅默爾第24潛艦區艦隊英語24th U-boat Flotilla的一份子,繼而換編至駐戈滕哈芬第22潛艦區艦隊英語22nd U-boat Flotilla第2教學支隊德語Unterseebootslehrdivision直至失事。[4][5]

1944年3月17日,U-28號在諾伊施塔特的U艇碼頭、即54°07′N 10°50′E處意外沉沒。在當時的一次訓練演習中,該艇從一艘用於靶艦練習的仿製貨船下方經過。訓練指揮官沒有注意到靜止貨船的位置,導致潛艦的司令塔被掀掉。海水淹沒了控制室,但其它隔艙完好無損。船員們通過慢慢平衡艇內的水壓並游到水面上而脫困。U-28號被打撈上岸後仍繼續充當第3教學支隊的教學艇(停運),直到同年8月4日退役並正式從海軍名錄英語Navy List中除籍。[4][5]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U-28號完成了六次巡邏和一次狼群行動,共計擊沉12艘、全損英語Total loss1艘、擊傷2艘同盟國中立國艦船,累積總公噸位為66,339公噸。[6]

Remove ads

作戰巡邏

1939年8月19日,U-28號在海軍中尉京特·庫恩克德語Günter Kuhnke的指揮下離開威廉港執行首次巡邏。在這次涉足北大西洋愛爾蘭島以西和愛爾蘭海的為期四十一天的行動中,僅擊沉1艘容積總公噸為4,955公噸的英國貨船溫哥華城號(Vancouver City)。後者是9月14日10:00在米爾福德港西南偏西約75海里(139公里)處以13節(2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作鋸齒航線行駛時,被U-28號發射的一枚魚雷命中。魚雷擊中輪機艙英語Engine room和4號貨艙之間的右舷4號艙壁,並殺害了身處受損右舷救生艇附近的二管輪。該船在被擊中13分鐘後沉沒。[7]9月27日,歸航途中的庫恩克還花費了6個小時搜尋一架報稱迫降的德國飛機未果,但控制了三艘中立船舶搜查違禁品[8]U-28號於9月29日返抵威廉港,並於次日駛入造船廠檢修發動機直至11月7日。[4]

第二次巡邏於11月8日從威廉港啟程前往北大西洋游弋,至四十天後返回。[9]11月16日深夜,U-28號在羅科爾東南約120海里(220公里)處攔截了中立且無護航的荷蘭油輪斯利德雷赫特號英語Sliedrecht (tanker)(5,133總公噸),並檢查了船上的文件。相關資料表明,這艘油輪是受直布羅陀英國當局的指使駛往柯克沃爾,因此庫恩克命令船員棄船並於翌日00:20用魚雷擊沉該船。[10]11月25日13:19,SL-8B號英語SL convoys護航船隊中的羅伊斯頓田莊號(Sliedrecht,5,144總公噸)又被U-28號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並在蘭茲角西南約50海里(93公里)處沉沒。[11]12月5日,該艇在斯旺西灣附近、即編號為AM-9863的海軍網格英語German Naval Grid System內共敷設了十二枚水雷,造成1艘英國貨船遇難。[12]受害者是註冊公噸位達9,577公噸的普羅忒西拉奧斯號(Protesilaus),它於次年1月21日09:36在斯旺西西南的布里斯托灣觸雷。這艘受損嚴重的船舶起初被拖到斯旺西灣擱灘英語Beaching (nautical),隨後重新浮起並進一步拖至格里諾克,但宣布為全損。[13]

1940年2月18日至3月23日執行的第三次巡邏是在北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峽活動。與前一次類似,U-28號於3月7日在懷特島附近、即編號為BF-3166的海軍網格處布下八枚水雷,但未能對任何船舶造成破壞。[14]然而兩天後的23:17,庫恩克便在夕利群島西南偏南約70海里(130公里)處向一艘西行無載旗的船舶發射了一枚魚雷,觀察到對方在艉部桅杆前面的左舷被擊中並裂成兩半後,於90秒內從船艉沉沒。經證實,這是3月8日在蘭茲角西南方向失聯的希臘貨船P·馬加羅尼斯號(P. Margaronis,4,979總公噸),船上30人全數罹難。[15]3月11日03:17,無護航且中立的荷蘭油輪尤洛塔號(Eulota,6,236總公噸)在法國韋桑島以西約130海里(240公里)處以11節(2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無規避航行時,被來自U-28號的一枚魚雷擊中右舷中部。爆炸打破了油輪的後方,在水線以下開了一個大洞,但它只是緩慢地從船艉向右舷漸漸傾斜。大約一小時後,42名船員乘坐三艘救生艇棄船,留在附近,並在黎明時分重新登上油輪,試圖將其扳正,但發現船舯部起火,遂於09:30再次撤離。下午,一架法國巡邏機發現了正在燃燒的尤洛塔號,便通知附近正為OG-21號船隊英語Gibraltar convoys of World War II護航的英國驅逐艦布羅克號英語HMS Broke (D 83)野天鵝號英語HMS Wild Swan (D62)前往現場,與此同時,油輪已斷成兩半,當驅逐艦到達時,僅餘船艏部分仍在漂浮。後者救起了倖存者,而布羅克號則用火砲擊沉了殘骸。隨後,它們奉命與從布雷斯特派出的弗龍德號英語French destroyer Frondeur隨想曲號英語La Capricieuse (F745)一同追捕這艘U艇,但U-28號早已離開該地區。[16]

第四次巡邏於5月20日14:00離開威廉港,作戰範圍涵蓋北大西洋、比斯開灣和英吉利海峽,至7月6日14:00返回。 6月1日,U-28號的兩台電動機的油冷卻器發生故障,必須在特隆赫姆接受維修,至6月8日才重新啟程。從6月12日至17日,該艇曾參與普里恩狼群英語Wolfpack Prien,目標是攻擊從哈利法克斯前往利物浦途中的HX-47號護航船隊英語Convoy HX 47,但一無所獲。直到6月18日,庫恩克才取得是次巡邏的首個戰功,當時芬蘭貨船薩爾馬提亞號(Sarmatia,2,417總公噸)被U-28號的一聲火砲攔截,船員立即棄船而去。德國人於11:00發射了一枚魚雷,然後浮出水面觀察。至12:10,貨船的輪機艙遭到致命一擊,三分鐘後從船尾垂直沉沒。[17]一天後的19:29,U-28號又在愛爾蘭南部海域發射魚雷擊中無護航的希臘貨船阿達曼迪奧斯·喬岡迪斯號(Adamandios Georgandis,3,443總公噸)的輪機艙,繼而於20:00給予致命一擊命中船艉並沉沒。[18]6月21日08:46,容積總公噸為4,443公噸的英國皇家海軍Q船豪角號在夕利群島以西約100海里(190公里)處也被U-28號發射的兩枚魚雷中的一枚擊中了艦橋附近的右舷。爆炸掀開1號貨艙的艙門,造成聲納設備和舵機失靈,兩名官兵受重傷。驚恐的船員用兩艘救生艇拋棄了這艘正在緩慢盤旋的Q船,但潛艦並沒有浮出水面,並在大約一個小時後射出一枚致命的魚雷,擊中該船的左舷舯部,導致它從船艏緩緩地下沉,直到12:30傾向左舷沒過海平面。[19]

為了能夠從比斯開灣向大西洋出擊英語sortie,U-28號在庫恩克的指揮下於8月11日離開威廉港,經由北大西洋和北海海峽南下,至9月17日抵達德占法國洛里昂潛艦基地英語Lorient Submarine Base,隨即從9月18日至10月3日在洛里昂造船廠接受維修保養。[20]在這次為期三十七天和約5,000海里(9,300公里)的航行中,該艇共擊沉5艘、擊傷1艘同盟國或中立國商船。首個受害者是來自挪威的貨船埃娃號(Eva,1,599總公噸),它因使用了不合適的燃煤而自8月16日以來便從SC-1號護航船隊英語SC convoys中掉隊,至8月27日16:03在羅科爾以東約60海里(110公里)處被庫恩克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3號和4號艙口之間的右舷。30分鐘後,潛艦浮出水面,並以甲板砲向水線處發射了22發彈藥,因為該船仍可依靠貨物維持漂浮。後者在被命中17次後起火,繼而沉沒。[21]一天後,HX-66號護航船隊英語HX convoys中的英國貨船基諾號(Kyno,3,946總公噸)於20:57也在羅卡爾東北偏北約30海里(56公里)處被U-28號以魚雷擊沉。[22]下一艘受害者則是SC-2號護航船隊中的英國貨船馬爾迪尼安號(Mardinian,2,434總公噸),它於9月9日04:47遭庫恩克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艦橋下方,30分鐘後在布拉迪角西北偏北約100海里處沉沒。[23]9月11日03:26至03:28之間,U-28號還在羅科爾西南部海域向OA-210號護航船隊發射魚雷,觀察到有兩艘船被擊中,並聽到第三艘船爆炸。然而,實際只有1,966總公噸的荷蘭籍貨輪馬斯號(Maas)被擊沉;4,678總公噸的哈彭登號(Harpenden)則嚴重受損,被拖抵克萊德後在基爾查坦灣英語Kilchattan Bay擱灘。[24]

完成保養後,U-28號於10月4日離開洛里昂,在兩艘獵潛艦的護航下前往聖納澤爾。10月6日抵達後,該艇被引入船塢,對潛水艙德語Tauchzelle進行檢修。[4]它於10月12日從聖納澤爾啟程執行第六次暨最後一次巡邏,前往北大西洋和羅科爾淺灘游弋,繼而於11月15日返抵威廉港。在為期三十四天、全長約4,700海里(8,700公里)的冒險中,U-28號僅擊傷1艘註冊公噸位為5,389公噸、無護航的英國貨船馬蒂納號(Matina)。後者於10月26日04:32在羅科爾以西約100海里處被庫恩克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船艉,而該船在此前一天的21:50便已被第一枚魚雷擊中。隨後,潛艦浮出水面,用甲板砲發射了28發彈藥,取得15發命中,使馬蒂納號處於下沉狀態,漂浮的殘骸則於三天後由U-31號完成致命一擊。[25]

Remove ads

襲擊歷史摘要

更多資訊 日期, 船名 ...
Remove ads

腳註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