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39號潛艦 (1914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陛下之39號潛艦(德語:SM U 39[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一艘潛艦或稱U艇。它由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於1914年9月26日下水,至1915年1月13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U-39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期間服役的329艘德國潛艦之一,參加過大西洋地中海潛艦戰英語Mediterranean U-boat campaign of World War I。它最終成為一戰中第二成功的U艇,共擊沉149艘協約國中立國商船,容積總公噸達404774公噸。戰後,U-39號於1919年3月22日被引渡至法國正式投降,並於1923年12月在土倫拆解報廢。

快速預覽 歷史, 德意志帝國 ...
Remove ads

設計

U-39號為雙殼遠洋潛艦德語Zweihüllenboot,在尺寸上類似於U-23至U-30型,僅在推進和速度上略有不同。德意志帝國海軍將其視為非常優秀的公海艦艇,具有適中的機動性和良好的水面掌舵能力。[1]

艇只的全長耐壓殼體英語Pressure hull長分別為64.70公尺和52.36公尺;舷寬6.32公尺,當中的耐壓殼體寬為4.05公尺;有7.68公尺的總高和3.56公尺的吃水深度。艇只的總排水量達971公噸;其中水上為685公噸,水下為878公噸。[1]

U-39號搭載有可在水上使用的兩台日耳曼尼亞六缸二衝程柴油發動機,總功率為1,850匹公制馬力(1,361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門子-舒克特英語Siemens-Schuckert雙電動發電機,總功率為1,200匹公制馬力(883千瓦特)。這些發動機用以驅動雙軸、每根軸各一個的直徑1.6公尺長螺旋槳,從而使艇只在水上的最高速度達16.4(30.4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為每小時9.7節(18.0公里每小時)。它可以8節(1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8,790海里(16,280公里),或以5節(9.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80海里(150公里)。艇只的潛航深度為50公尺。[1]

艇只裝備了四具直徑為500公釐的魚雷發射管,其中艏、艉各兩具,並可攜帶合共6枚魚雷。此外,U-39號於1915年還增配了一門88公釐30倍徑速射砲英語8.8 cm SK L/30 naval gun,1916年至1917年間又被一門105公釐45倍徑速射砲英語10.5 cm SK L/45 naval gun所取代。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名軍官和31名水兵。[1]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卡爾·鄧尼茲在U-39號服役

U-39號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12年6月12日向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訂購。它自1913年2月27日開始鋪設龍骨,1914年9月26日下水,至1915年1月13日在首任艇長、海軍上尉漢斯·克拉奇的指揮下正式入役英語Ship commissioning。U-39號任期最長的艇長為華瑟·福斯特曼英語Walther Forstmann上尉,他於1915年2月11日上任,至1917年10月14日離艇。海因里希·梅茨格上尉於1917年10月15日接過指揮權,並擔任艇長直至1918年5月被俘。除此之外,後來的神學家和抵抗鬥士馬丁·尼莫拉曾於1917年上半年登艇擔任舵手(二副);[2]1917年至1918年,卡爾·鄧尼茲也曾在U-39號擔任值更官,他其後成為德國海軍元帥和總司令,並擔任了三周的德國第四任總統[3]

U-39號最初被編入第二區艦隊服役,然後於1915年9月駛向地中海,加入普拉區艦隊(後稱地中海區艦隊)。自1915年5月起,該艇分別在北大西洋東部和地中海展開了多次巡邏,共擊沉149艘協約國中立國商船,容積總公噸達404774公噸。[4]根據這些擊沉記錄,從軍事角度來看,U-39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最成功的潛艦之一,其戰果僅次於U-35號[5]

第一次戰果記錄於1915年5月1日,當時U-39號在北海擊沉了一艘載有木材、運往英國挪威貨輪巴爾杜因號(Balduin)。九天後,該艇還繳獲了丹麥輪船奧爾加號(Olga)作為戰利品,其後又歸還予丹麥船東。7月3日,英國輪船倫弗魯號(Renfrew)成為U-39號在轉移至普拉區艦隊前最後一艘擊沉的商船。翌日,U-39號還擊傷了英國貨輪盎格魯-加利福尼亞人號(Anglo-Californian)成為該艇在北大西洋攻擊的最大型船隻(7333總公噸)。這艘手無寸鐵的貨船滿載著馬匹,得以逃脫襲擊駛向科夫,但仍造成船上21人遇難。遇難名單中包括船長弗雷德里克·丹尼爾·帕斯洛,他也因此而成為第一位獲追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的英國商船船長和平民。[6]

Thumb
諾斯人號遭U-39號擊中後擱淺

U-39號在服役生涯中所摧毀的最大型船隻是多米尼安航運英語Dominion Line旗下的諾斯人號(Norseman),後者於1916年1月22日在薩洛尼卡附近遭魚雷擊中並擱淺。這艘容積總公噸達9542公噸的貨輪當時正運送騾子和彈藥至薩洛尼卡,但擱淺後既無法鬆脫也無法修復。它原是1897年以「巴西利亞號」之名為漢堡-美洲航運公司而建,但於1900年轉售英國。[7]

1917年1月25日,U-39號在伯羅奔尼撒西南部擊沉了搭載著900名士兵、正前往薩洛尼卡的法國運兵船馬貢將軍號英語SS Amiral Magon (1904)。船上共有211人溺水身亡,另外809人則被法國護航艦艇救起。[8]同年2月15日,U-39號又在馬塔潘角擊沉了義大利運兵船米納斯號英語SS Minas (1891),共造成870人溺亡。[9]

在福斯特曼上尉擔任艇長期間,U-39號於十六次巡邏中共擊沉了384117總公噸的144艘商船,他也因此獲頒功勳勳章。在梅茨格上尉於1917年10月接掌指揮權後,又有6艘艦船成為U-39號的受害者,其中包括第一艘軍艦——偽裝成Q船的英國小型風帆戰船屈曲花號(HMS Candytuft),它於1917年11月18日在貝賈亞附近遭魚雷擊沉,共造成九人陣亡。[10]

U-39號還擔任為伊斯蘭宗教派別塞努西亞英語Senusiyya提供支援的任務。塞努西亞在利比亞沙漠中與英國和義大利殖民者抗爭,這符合同盟國的利益。1915年12月,U-39號負責拖曳用作運輸艇的小型潛艦UC-12號,並將其安全帶離北非海岸。1916年7月,在海軍中尉、托登瓦特男爵保羅的指揮下,U-39號又將一支小規模的德國-土耳其特遣部隊帶到北非。同年10月則再次向當地運送補給品;在返程時,該艇還負責將德籍物理工程師奧托-費利克斯·曼內斯曼德語Otto-Felix Mannesmann的遺體轉送至卡塔羅[11]

1918年4月27日,U-39號從普拉基地出航,執行第十八次巡邏。未來的納粹德國海軍上將奧托·費格德語Otto Feige (Admiral)此時也作為瞭望官登艇。5月17日,U-39號與UB-50號共同在瓦赫蘭北部襲擊了一個護航船隊。英國貨輪雕刻家號(Sculptor)就此成為U-39號的最後一個受害者。翌日,U-39號遭到兩架法國水上飛機的襲擊。儘管梅茨格立即下潛,但兩枚深水炸彈近距爆炸,仍造成潛艦嚴重受損。為此,梅茨格下令駛向距離最近的西班牙港口卡塔赫納。飛機的第二波攻擊被U-39號的甲板砲英語Deck gun機砲所擊退,但潛艦上的2名船員則不慎落水溺亡。5月18日夜晚,U-39號抵達卡塔赫納港口,並被西班牙當局扣留直至戰爭結束。陣亡士兵則被安葬至夸科斯德烏斯特戰爭公墓德語Soldatenfriedhof Cuacos de Yuste。德國戰敗後,U-39號於1919年3月22日移交法國正式向協約國投降,並於1923年12月在土倫拆解報廢。[12]

Remove ads

襲擊歷史摘要

Thumb
遭U-39號擊沉的英國小型風帆戰船屈曲花號
更多資訊 日期, 船名 ...
Remove ads

注釋

腳註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