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52號潛艦 (1915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陛下之52號潛艦(德語:SM U 52[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一艘潛艦或稱U艇。它由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於1915年12月8日下水,至1916年3月16日交付使用。U-52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的329艘德國潛艦之一,參加過大西洋和地中海潛艦戰。在其四次巡邏中,共擊沉協約國或中立國的26艘商船(容積總公噸為69444公噸)、3艘軍艦(排水總量為18471公噸)以及3艘輔助軍艦(1091總公噸)。戰後,U-52號於1918年11月21日被引渡至英國正式投降,並於1919年在斯旺西拆解報廢。
Remove ads
設計
作為戰時動員型潛艦(Mobilmachungsplan)的組成部分,U-51至U-56號批次的技術參數與早前但澤帝國船廠生產的U-43至U-50號大致相同,但在推進力和航速上有所提高。[8]U-52號的全長為65.2公尺;舷寬6.44公尺,當中的耐壓殼體寬為4.05公尺;有3.64公尺的吃水深度。艇只的水上排水量為715公噸,水下為902公噸。[9]
艇只搭載有可在水上使用的兩台猛獅六缸四衝程柴油發動機,總功率為2,400匹公制馬力(1,765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門子-舒克特雙電動發電機,總功率為1,200匹公制馬力(883千瓦特)。這些發動機用以驅動雙軸、每根軸各一個的直徑1.6公尺長螺旋槳,從而使艇只在水上的最高速度達17.1節(31.7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為每小時9.1節(16.9公里每小時)。U-52號可以8節(1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9,400海里(17,400公里),或以5節(9.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55海里(102公里)。它的潛航深度為50公尺。[8]
U-52號裝備了四具直徑為500公釐的魚雷發射管,其中艏、艉各兩具,並可攜帶合共7枚G6型魚雷。輔助武器為兩門88公釐30倍徑速射砲。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名軍官和32名水兵。[8]
Remove ads
歷史
U-52號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14年8月23日向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訂購。它自1915年3月13日開始鋪設龍骨,同年12月8日下水,至1916年3月16日在首任艇長、海軍上尉漢斯·華瑟[2]的指揮下正式正式入役。在他之後,約翰內斯·施皮思、[3]齊格弗里德·克拉森、[4]瓦爾德馬爾·豪曼和弗朗茨·科拉波爾也曾相繼擔任U-52號艇長。[5][6]
服役期間,U-52號在北大西洋東部和地中海總計進行過四次巡邏,共擊沉容積總公噸為69444公噸的26艘協約國或中立國商船,以及容積總公噸為1091公噸的3艘輔助軍艦。[10]此外,U-52號還因擊沉了3艘著名軍艦(排水總量為18471公噸)而聞名,第一艘是英國皇家海軍的輕巡洋艦諾丁罕號,於1916年8月19日在蘇格蘭海岸附近沉沒,共造成38人喪生。[11][12]這也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在8月19日行動中的標誌性事件。[13]當時奧托·西利亞克斯是潛艦上的值更官,他後來成為戰爭海軍的海軍上將。[14]
U-52號擊沉的第二艘軍艦是法國海軍戰艦蘇弗朗號,它於1916年11月26日在距葡萄牙西部90英里(140公里)處沉沒;魚雷擊中了一個彈藥艙引發殉爆,導致該艦在數秒鐘內沉沒,艦上648人全部遇難。[15][16]1917年7月17日,皇家海軍潛艦C34號成為第三艘受害軍艦,在昔德蘭群島的費爾島對開海面上被U-52號擊沉;其唯一的倖存者也由U-52號救起。[17]
1917年10月末,在基爾的威廉皇帝運河入口處附近,U-52號因艇艉魚雷艙發生爆炸而在54°20′N 10°10′E處沉沒。6名船員在事故中喪生。為此,在基爾北部公墓設立了一個紀念碑,上面刻有遇難者的名字。1917年10月31日,潛艦被打撈上岸並得到修復。[18]戰後,根據對德停戰協議的要求,U-52號於1918年11月21日移交英國,並在哈維奇正式向協約國投降。1919年3月3日,英國海軍部以2400英鎊的價格將其售予喬治·科恩(不含發動機),並最終在斯旺西拆解報廢。[19]
Remove ads
襲擊歷史摘要
Remove ads
注釋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