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68號潛艦 (1915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陛下之68號潛艦(德語:SM U 68[註 1])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運用於德意志帝國海軍UD級潛艦或稱U艇的第三艘艇。它原本由奧匈帝國海軍日耳曼尼亞船廠訂購,並以U-9號的名義自1913年12月開始在基爾鋪設龍骨,但隨著1914年8月戰爭爆發後,奧匈帝國海軍確信該艇無法通過直布羅陀交付至亞得里亞海,遂於1914年11月將包括U-9號在內的五艘UD級潛艦整體轉售予德意志帝國海軍。

快速預覽 歷史, 德意志帝國海軍 ...

在德國人手中,U-9號被重編為U-68號,並按照德國的規格進行重新設計和改建。U-68號於1915年6月下水,至同年8月投入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竣工後,它的水上排水量為791公噸,水下排水量為933公噸。艇只全長69.50公尺,裝備有五具魚雷發射管和一門甲板砲英語Deck gun

1916年3月22日,即首次展開作戰巡邏的第六天,U-68號便遭英國Q船法恩伯勒號英語HMS Farnborough擊沉,全艇官兵均告陣亡。U-68號在其短暫的服役生涯中沒有擊沉過任何船隻。戰後德國的一項研究發現,U-68號的艇長並未遵循既定的程序躲避誘餌船。

Remove ads

設計及建造

奧匈帝國海軍在評估了三款競爭性的外國潛艦設計之後,最終選擇了日耳曼尼亞船廠的506d型設計,即後來的UD級,來裝備其U-7至U-11號潛艦。[5]海軍於1913年2月1日簽署了五艘潛艦的訂購合同。[6]

506d型方案被奧匈帝國海軍視為U-3級潛艦英語U-3-class submarine (Austria-Hungary)的改進版本,後者同樣是日耳曼尼亞船廠的產品。[3][註 2]根據奧匈帝國海軍的計劃,這些艇只的水上排水量為695公噸,水下排水量為885公噸。它們均為雙層艇體,全長69.50公尺,舷寬6.30公尺,吃水3.79公尺。奧地利的規範要求這些雙軸潛艦只在水上運行時使用雙柴油發動機(總功率2,300匹公制馬力, 2,269匹制動馬力1,692千瓦特),速度最高可達17(31公里每小時);在水下運行時使用雙電動發電機(總功率1,240匹公制馬力, 1,223匹軸馬力912千瓦特),最高速度為11節(20公里每小時)。艇只配備有五具450公釐魚雷發射管,其中四具在艇艏、一具在艇艉。甲板砲英語Deck gun則是一門66公釐26倍徑砲。[3]

作為同級的第三艘艇,U-9號是自1913年12月31日開始鋪設龍骨[2]根據建造計劃,它們將在29至33個月內完工,但當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U-9號及其任何一艘姊妹艇都沒有完成。[8][9][2][10][11]由於這些潛艦是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基爾建造的,奧地利人確信它們將不可能完成交付:艇只需要行經隸屬英國領土的直布羅陀,才能被轉運至地中海,而奧匈帝國與英國當時正處交戰狀態。[3][註 3]結果,U-9號及其四艘姊妹艇於1914年11月28日被轉售予德意志帝國海軍[1][註 4]

U-9號被德國人重新編為U-68號,而它的船級也被重新指定為UD級。德意志帝國海軍根據德國標準對潛艦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建造,將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提高了96公噸和48公噸。魚雷攜彈量也增加了三分之一,從9枚增加至12枚,甲板砲的尺寸則從最初指定的66公釐升級為88公釐30倍徑速射砲英語8.8 cm SK L/30 naval gun[1]

Remove ads

服役歷史

U-68號於1915年6月1日下水[1][2]同年8月17日,它在首任暨唯一一任艇長、海軍上尉路德維希·京策爾的指揮下正式投入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4]至10月28日,艇只被分配至駐埃姆登博爾庫姆的第四半區艦隊服役。[13][14]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U-68號僅在北海不列顛群島周邊海域執行過一次巡邏,期間並未擊沉或擊傷任何船隻。[15][16]在此之前,U-68號則曾於1915年12月29至30日負責護送德國輔助巡洋艦海鷗號德語SMS Möve (1914)出航,直至確保後者突破英國人延設至挪威附近的封鎖線[17][18]

U-68號於1916年3月16日離開埃姆斯河開始首次作戰巡邏。在前往英國西海岸附近的指定作戰區域途中,京策爾和U-68號在愛爾蘭西南部的凱里郡沿岸附近發現了一艘偽裝的煤船,遂於07:00左右從水下發射了一枚魚雷,並幾乎擊中船艏。對方實際上是由英國海軍中校戈登·坎貝爾英語Gordon Campbell (Royal Navy officer)指揮的Q船法恩伯勒號英語HMS Farnborough。為了引誘潛艦,躲過一劫的法恩伯勒號繼續偽裝,並以同樣的速度和航向繼續前行。而由於魚雷射失,京策爾上尉決定改為發動水上攻擊。07:20, U-68號在法恩伯勒號船艉約1,000(910公尺)的方位浮出水面,移到船的左舷,以甲板砲向Q船的船艏開火示警。[19]

法恩伯勒號隨即停船,釋放蒸汽,並放下救生艇假裝投降。當U-68號接近至800碼(730公尺)範圍時,法恩伯勒號迅速升起白船旗,揭開它的武器,以其五門12磅速射砲英語QF 12-pounder 12 cwt naval gun中的三門開火。在快速發射的21枚砲彈中,英國砲手對潛艦取得了數次命中。當U-68號開始下沉時,坎貝爾命令法恩伯勒號駛越潛艦所在的方位,投下一枚深水炸彈,將潛艦的艇艏炸出水面。隨著U-68號開始從艇艉下沉,法恩伯勒號的砲手又對潛艦的司令塔取得五次命中。U-68號最終在丁格爾附近的51°54′N 10°53′W處沉沒,艇內38名官兵全數陣亡。[20][21]

戰後德國的一項研究指出,U-68號的指揮官京策爾上尉並未遵循既定的程序處理懸掛中立旗幟的船隻,以規避像法恩伯勒號這樣的誘餌船。據報道,京策爾在接近法恩伯勒號時幾乎違反了所有規定。然而,德國公海艦隊U艇總司令德語Führer der U-Boote、海軍准將赫爾曼·鮑爾德語Hermann Bauer (Admiral)在他的戰後回憶錄中寫道,京策爾是一位經驗不足的艇長,而且不同於常規做法的是,他在入伍初期出海時並未能在經驗豐富的潛艦艇長的指導下學習知識。[19]

Remove ads

注釋

腳註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