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C-22號潛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陛下之UC-22號艇(德語:SM UC 22[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其中一艘UC-II型近岸英語Coastal submarine布雷潛艦或稱U艇。它由漢堡布洛姆與福斯船廠承建,於1916年2月1日新船下水,至同年6月30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其全長49.35公尺,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別為417公噸和493公噸,艇載武器則包括三具魚雷發射管、六具水雷滑射槽以及一門88公釐口徑甲板砲英語Deck gun。UC-22號入役後曾部署至駐奧匈帝國的普拉區艦隊,並參與了地中海潛艦戰英語Mediterranean U-boat campaign of World War I。通過其十五次巡邏,共直接或間接擊沉23艘協約國中立國艦船,累計總公噸位為41765公噸。戰後,根據對德停戰協定的要求,UC-22號於1919年2月3日被引渡至英國哈維奇正式投降,後移交法國,至1921年7月在朗代諾拆解報廢。

快速預覽 歷史, 德意志帝國 ...
Remove ads

設計

1915年秋天,由於中立國美國的干預,U艇戰英語U-boat campaign幾乎陷入停頓,導致德國廣泛開展《國際法》所允許的水雷戰,從而使布雷潛艦的需求量相應增加。德意志帝國海軍潛艦監察局(Inspektion des U-Bootwesens)的開發部門留意到了這一點,遂以UB-II型為基礎,按照兼顧布雷效率和生產速度的要求,以41號工程的名義設計了UC-II型潛艦。為了彌補前型UC-I型的缺陷,UC-II型艇不僅更大,而且採用雙軸推進系統。然而,與前型最主要的區別在於,UC-II型艇重新運用了雙殼體德語Zweihüllenboot結構。但它並非純粹的雙體潛艦,而是一種中間過渡型;因為外層沒有封閉耐壓殼體英語pressure hull,而是作為鞍形水櫃英語Saddle tank (submarine)附在上方。[8]

UC-22號是64艘UC-II型方案的其中一艘。這個亞型的艇體結構與UB-II型類似,但體積更大,全長為49.35公尺,並有3.06公尺的吃水深度;由於不再考慮鐵路運輸裝載限界英語Loading gauge舷寬也得以增至5.22公尺。其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別為417公噸和493公噸。艇只採用兩台猛獅六缸四衝程500匹公制馬力(370千瓦特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460匹公制馬力(340千瓦特)的BBC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1.6節(21.5公里每小時),水下7節(13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7節(13公里每小時)航速續航9,430海里(17,46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55海里(102公里)而無需充電。其潛沒需時約為35秒,能夠在50公尺的深度下運作。[3]

作為布雷潛艦,UC-22號改將六具布雷滑射槽安裝在艇體前部,每具儲存井內的水雷數量增至3枚,即合共18枚UC200型水雷。布雷時只需將存儲井底部的蓋板打開,水雷便可憑藉自身重量滑入水中。[9]隨著滑射槽長度增加,艇體艏樓上層建築被抬高,上層建築與司令塔之間的凹陷處布置了一門88公釐30倍徑速射砲英語8.8 cm SK L/30 naval gun作為甲板砲英語Deck gun。但由於位置相對較低,火砲甲板在惡劣海況下很容易被涌浪淹沒。此外,UC-22號還裝備有三具500公釐魚雷發射管,這極大提升了潛艦的攻擊能力。其中艇艏兩具外置在兩側、艇艉一具則為內置式,並可搭載合共7枚G6型魚雷。其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3名軍官及23名水兵。[3]

Remove ads

歷史

UC-22號是漢堡布洛姆與福斯船廠承建的首批(UC-16至UC-24號)UC-II型潛艦的七號艇,由國家海軍辦公室於1915年8月29日訂購,建造編號為272。它於1916年2月1日新船下水,至同年6月30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1]翌日,UC-22號在曾執掌UB-14UB-15號功勳艇長、海軍中尉海諾·馮·海姆堡英語Heino von Heimburg的指揮下正式入役,隨即在基爾展開海試[4]完成海試後,該艇於1916年9月22日從黑爾戈蘭島出發前往地中海,至10月12抵達奧匈帝國軍港卡塔羅,成為第一艘加入普拉區艦隊(後改稱地中海區艦隊)的UC-II型潛艦。[10]

在兩年多的地中海役期中,UC-22號參與了地中海潛艦戰英語Mediterranean U-boat campaign of World War I,曾分別於馬爾他、義大利的布林迪西克羅托內加里波利、突尼西亞的卡本半島、穆斯塔法角、阿爾巴尼亞的夫羅勒、希臘的凱阿島泰米亞島米洛斯島以及埃及的亞歷山卓港等地附近海域完成十五次巡邏,合共擊沉20艘容積總公噸累計為38141公噸的協約國中立國商船,以及1艘排水量為414公噸的法國軍艦。[10][11]其中,體積最大的受害者是註冊公噸位為6373公噸的法國輪船玻里尼西亞人號(Polynésien);它於1918年8月10日從比塞大駛往薩洛尼卡途中,在距瓦勒他格蘭德港對開約7海里(13公里)處遭魚雷擊沉。[12]法國海軍潛艦阿里亞納號英語French submarine Ariane (1914)則是唯一遇難的軍艦,它於1917年6月19日在卡本半島以北約1.5海里(2.8公里)處遭海姆堡發射的兩枚魚雷擊沉,艇內21名官兵全數陣亡。[13]

1918年10月,隨著奧匈帝國解體並退出戰爭,地中海區艦隊的所有適航潛艦都必須突破封鎖遣回德國,以免落入敵手。UC-22號成為最後一批返程的德國U艇之一,於10月29日從普拉出發,至1918年11月29日才抵達基爾,彼時戰爭已經結束。[10]根據對德停戰協定的要求,UC-22號於1919年2月3日被引渡至英國哈維奇正式向協約國投降,後移交法國,至1921年7月在朗代諾拆解報廢。[1][14]

Remove ads

襲擊歷史摘要

更多資訊 日期, 船名 ...
Remove ads

注釋

腳註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