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zbl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Uzbl是一種自由並開放原始碼的極簡主義風格網路瀏覽器,遵循Unix哲學。Uzbl的核心組件由C語言寫成,但也有部分使用其他程式語言,特別是Python。整個Uzbl專案都是遵循GNU GPL v3釋出的自由軟體。雖然Uzbl的開發完成度還不高,但作為最好的極簡風格瀏覽器之一它已經獲得了較高的知名度[3]。
設計理念
Uzbl這一名稱來自於英文單詞「usable」的網路語言讀法。它的設計高度遵循Unix哲學,即如Unix文化的締造者之一Douglas McIlroy所歸納的[4]:
程式應該只關注一個目標,並儘可能把它做好。讓程式能夠互相協同工作。應該讓程式處理文字數據流,因為這是一個通用的介面。
因此,Uzbl不像其他瀏覽器那樣包含眾多特性,它的核心程式既沒有工具列,也沒有控制項,甚至不能管理書籤、瀏覽歷史、下載和Cookie,這些功能都交給外部程式或指令碼去處理。在互動方面,它可以從標準串流(先入先出佇列管道)、Unix域通訊端或者從設定檔中讀取文字來獲得輸入。這種設計使豐富的自訂成為可能。

特性
Uzbl使用WebKit作為排版引擎,因而支援為數眾多的網頁標準,包括HTML、XML、XPath、CSS、ECMAScript(Javascript)、DOM和SVG,通過了Acid3瀏覽器測試[5][6]。WebKit引擎也支援Netscape類型的外掛程式比如Adobe Flash Player和MPlayer[7]。

Uzbl的使用者介面設計時考慮僅使用鍵盤快速鍵即可進行控制,預設的超連結操作方案和一個Firefox瀏覽器擴充vimperator一致[8]。通過鍵盤快速鍵進入特定的模式,瀏覽介面的每個連結會自動標出數字,按下相應的數字鍵(0-9)即可訪問該連結,或者也可以通過輸入相應的文字選中連結。對於熟悉著名文字編輯器Vim的使用者來說,這種方式非常便捷,但其他使用者可能需要經歷較陡的學習曲線。
軟體詳情
Uzbl是整個瀏覽器專案的總稱,實際分發時分為以下三種軟體套件:
- uzbl-core是Uzbl的核心組件,用於和其他工具或指令碼進行整合。它使用WebkitGtk+(WebKit在GTK+環境的移植)進行網頁彩現和網路互動,實現CSS、JavaScript,支援外掛程式。它本身並不包含輸入網頁URL、載入/儲存書籤、儲存瀏覽歷史、快速鍵等功能,甚至不支援下載,額外的功能都通過指令碼來實現。執行期間,任何設定都可以即時修改,使用者具有完全的控制權。
- uzbl-browser基於uzbl-core,是具有完整功能的網頁瀏覽器。它通過一系列指令碼(主要是Python指令碼),構建出適合大多數人使用的瀏覽器功能,包括輸入網頁URL、歷史記錄、下載功能、填表功能、連結導航、Cookie、事件管理等等。但是,它不支援標籤式瀏覽,每個實例只能同時顯示一個頁面。它還支援高度可客製化的鍵盤控制方案,支援不同輸入模式,支援修改快速鍵等等,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修改為自己喜愛的方案,比如vim風格或者emacs風格等。
- uzbl-tabbed則在uzbl-browser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支援標籤式瀏覽,即可以在一個實例中執行多個分頁,每個分頁用於瀏覽獨立的網頁。
開發歷史與現狀
Uzbl的開發始於2009年,想法產生於Arch Linux的網路論壇[9],當時還沒有嚴格遵循Unix哲學的瀏覽器。結果Dieter Plaetinck開始了Uzbl的開發,很快獲得了某個活躍社群開發者的支援[5]。代碼首次釋出於2009年4月21日[10],之後僅僅經過兩個月的開發該產品就進入了可用階段[8]。2009年9月21日,Uzbl進入了Debian作業系統的軟體庫[11],2009年10月2日進行了Debian的測試分支。
目前Uzbl仍被開發者定義為處在Alpha階段。Uzbl最初是為Arch Linux設計,受益於類Unix平台良好的可移植性,Uzbl可以被編譯到各種GNU/Linux發行版[12]。主流的Linux發行版軟體庫已經提供Uzbl的軟體套件,其他平台也可以參照官方的編譯指南進行編譯[12]。
組態和使用
Uzbl的設定檔夾通常存放在使用者的主目錄的「.config」資料夾下。在初次啟動時,Uzbl沒有繫結任何的快速鍵,使用者可以通過指定Uzbl使用程式提供的範例組態,或者自己進行設定。當然,Uzbl網站上提供了一些現成的設定檔,使用者可以通過自己的喜好使用。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