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他奶国际
香港饮料集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他奶国际(港交所:0345),全称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英语:Vitaso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是一间饮料制造公司。其产品主要为豆奶饮料品牌“维他奶”,以及“维他”旗下茶类饮品、果汁、牛奶。其总部设于香港,自称“为香港一间专注植物饮品及食品的生产及分销商”。[1]此外,维他奶国际以“维他天地”之名向全港中小学食物部之营运及管理服务,及以“香港美食”之名向全港中小学提供膳食服务及餐饮到会服务。

历史
维他奶国际前身是香港豆品有限公司(The Hong Kong Soya Bean Products, Co., Ltd.,下称豆品公司),于1940年创办,创业时共有5名股东,包括发明维他奶、占三份一股权以上的罗桂祥、第二大股东邵蔚明和占少数股份的关炎初、陈南昌及陈春霖。豆品公司首家工厂位于香港岛铜锣湾记利佐治街231地段,是向卜内门租用的货仓地,刚好位于竞争对手“大公司”的对面,当时规模细小,罗桂祥与其他股东均为兼职身份,工厂由罗桂祥的九弟罗芳祥全职打理。当时唯一产品维他奶于1940年4月3日开始发售。
1945年香港重光后,罗桂祥回港召集股东安排复业,并从“敌人产业监管处”领回厂房,时任监管处的主任是罗桂祥港大同届同学简悦强,其家族企业东亚银行日后成为豆品公司的主要信贷银行之一,而简亦于1961年成为豆品公司董事局成员之一。战后首次董事局会议通过短期恢复生产的决议,并接纳罗桂祥在公司全职服务。董事局耗资3万港元重修厂房机器及增聘人手,维他奶工厂才能够恢复生产。
1948年底,豆品公司筹措20万港元购入香港仔黄竹坑3万平方英尺地皮自建现代化厂房,但维他奶继续在铜锣湾旧厂生产至1953年租约期满,才迁进加建多一层的黄竹坑新厂。
1950年豆品公司从牛奶公司手上取得美国绿宝橙汁的代理权,当时牛奶公司以“Green Spot”品牌销售鲜橙汁,没有中文名称,一般华人称之为“大公司鲜橙汁”,绿宝母公司要求牛奶公司以汽水形式生产不果而另觅代理,罗桂祥适逢其会取得代理权,并为品牌命名为“绿宝”。同年6月楼高两层的黄竹坑新厂落成投产,设置价值6万美元的全新汽水生产线,每分钟可生产50瓶,专门生产绿宝橙汁汽水。代理绿宝橙汁促使豆品公司规模大幅扩大,其代理协议是将维他奶与绿宝橙汁一同放在“水车”(百福3吨半货车)上外出进行推销。
1957年豆品公司与绿宝橙汁代理合约亦告届满,同年3月正式停产,转而代理百事可乐,由于耗用资金庞大,豆品公司除多次发行新股筹集资金外,更需要向东亚银行及大新银行举债渡过难关,首三年导致公司出现大幅亏损,有员工归咎推出日期(6月6日)不吉利。但代理百事却为公司引入现代化的分区推销制度,所有销售员工需要接受百事总公司的严格训练及监管。
1976年,豆品公司创立第二个品牌“维他”,推出一系列果汁饮品,其后又于1978年及1979年推出菊花茶及柠檬茶等饮品。
1987年,豆品公司新界屯门厂房落成,并成为集团总部。1991年,豆品公司以“维他天地”之名向全港中小学食物部之营运及管理服务。
1994年3月30日,豆品公司以“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维他奶国际)名义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首天股价约1.5港元。同年,维他奶国际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厂房正式投产,成为香港境外首家厂房,及后于1998年在上海的厂房投产。2001年,维他奶国际以“香港美食”之名向全港中小学供膳食服务及提供餐饮到会服务。
产品

争议
2021年7月1日,一名男性在铜锣湾崇光百货对开,挥刀插向一名男警背部后,再用利刀自刺心脏自杀身亡。后证实疑凶50岁,名为梁健辉,为时任香港采购部主任。[2][3]
事件发生后,一则题为“有关一位同事于事件中身故”、“致各员工”、顶部标有“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商标的内部通告在网上流传。该则通告认为该同事“不幸逝世”,又重申“向健辉的家人致以最深切的慰问”,引发部分网民不满,称集团涉嫌支持恐怖份子,并在新浪微博等网站上呼吁抵制其旗下产品。中国区维他柠檬茶代言人龚俊、维他奶代言人任嘉伦随即宣布终止与维他奶品牌的合作。龚俊更透过公司发表声明,认为“我司以及龚俊先生坚决抵制一切形式的暴力、恐怖等极端行为,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利益。对任何暴力以及支持暴力的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 [4][5][6]李振宁于新浪微博直播期间饮用了维他奶的产品,被网友评论提醒“不要喝”“维他奶港独”,便随即将该产品扔进垃圾桶。
7月3日凌晨,维他奶在官方微博刊出声明,表示“集团全力支持香港当局根据港区国安法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7]7月3日中午,维他奶集团再在微博发布声明,称7月1日网上流传有关袭警案疑凶梁健辉的内部文件“是由一位员工私下撰写并内部转发,未经授权,也没有遵从维他奶集团内部审批流程,措辞极为不当,涉事员工个人撰写的内容本来不应该公开,更不应在公司内部发布”。[8][9]受此次事件影响,中国大陆部分超市将维他奶集团旗下产品作下架处理[10]。
到7月5日,网上流传一份维他奶内部通告,维他奶国际集团香港区人力资源总监已离职,香港区职责由首席人力资源总监兼任。[11]当天,维他奶股价在香港股市低开10%,随后跌幅扩大,一度跌15%,中午收报港币26元,跌11.6%,成交额8.09亿元。截至下午2时,该公司的股价报25.8元[12],市值蒸发36.8亿元[13]。之后公司收到炸弹恐吓,声称要在屯门厂房引爆炸弹,怀疑是支持警察的人不满维他奶而作出的恐吓,案件列“刑事恐吓”,暂未有人被捕。[14]
7月6日下午,新浪微博流传维他奶执行主席罗友礼向全体员工发内部信,指出“袭警事件是公然挑战法律的严重违法暴力行为”,违背了公司核心价值,又指已辞退私自发内部通告的员工[15] ,此举却又得罪一些香港市民,认为维他奶公司将出信的行为完全推卸给员工是不负责任,直指维他奶连慰问都容不下。[16]
11月25日,维他奶集团公布截至2021年9月底止中期业绩,受中国大陆抵制风波影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95.12%[17]。
2022年3月16日,维他奶集团旗下“维他”品牌在其大陆地区官方公众号“维他Vita互动平台”上宣布维他奶品牌成功入选“CCTV民族匠心品牌”。[18]但因2021年铜锣湾刺警案的事后风波影响,该则消息引发中国大陆网友不满,随后维他品牌撤回在官方公众号发布的宣传稿。
参考资料
官方网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