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Wait But Why

美国博客网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Wait But Why(WBW)是由蒂姆·厄本(Tim Urban)和安德魯·芬恩(Andrew Finn)創建的網站,發表厄本的文章。該網站以長篇博客的形式涵蓋了一系列主題。[1] 文章配上簡略的插圖,對各種主題進行深入討論,包括人工智慧外太空拖延症[2][3]

快速預覽 語言, 編輯 ...

歷史

網站早期,博客內容聚焦於社交媒體和對技術的有趣諷刺,例如《在Facebook上討人煩的七招》[4] 和《關於電子郵件的11個尷尬之處》,[5] 後來厄本轉向更加深刻的主題。 2014年5月21日,厄本發布了《費米悖論》一文,廣受歡迎。[6][7]

該網站最初的口號是「每周一和周四更新」。隨著帖子長度的增加和內容變得更加詳細,自2015年起口號先是改成「每周二更新」,接著是「大概每周二更新」,後來成為「偶爾更新」。[8]

因為對科學和技術的討論,Wait But Why引起了伊隆·馬斯克的注意,作者得以完成了一系列關於馬斯克的文章。[9] 2015年6月,伊隆·馬斯克詢問厄本是否願意撰寫介紹自己的公司及其周邊行業的文章,[10] 於是厄本多次採訪馬斯克,兩人討論了可持續交通太陽能[11][12]太空探索的未來。[13] 2017年4月20日,厄本又在馬斯克提議大約一個半月後,發表了有關馬斯克的人機界面公司Neuralink的深度文章。

目前網站文章在《赫芬頓郵報[14]Lifehacker [15]上同步刊出,並被其他網站引用。[16][17]

2016年2月,厄本就拖延症發表了TED演講。該演講曾是TED演講中最快獲得1000萬觀看次數的影片,也是TED主講台演講中觀看次數第二高的。[18]

Remove ads

創作者背景

蒂姆·厄本出生於1981年,在麻薩諸塞州牛頓長大。[19][20] 他以出色的成績從哈佛大學政府學專業畢業,獲得文學學士。他曾從事教輔工作,輔導幾乎所有的科目,幫助學生準備SAT考試,SAT學科測試,ACT,GRE和ISEE測試。[21]建立Wait But Why之前,厄本在Blogspot上寫博客,博客名為「頭巾之下」(Turban有頭巾的意思,也是厄本名字T. Urban的組合。)。

安德魯·芬恩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並偶爾在UCLA安德森商學院擔任演講嘉賓。[22]

Wait But Why並不是厄本和芬恩的第一次合作。2007年,他們開發了一個名為ArborBridge的項目,其目的是為學生準備美國大學錄取並幫助他們取得更高的成績。[2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