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XM2001十字軍自走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XM2001十字軍自走砲原本計劃成為美國陸軍的下一代自走砲(SPH),旨在提升火砲及整體部隊的生存能力、殺傷力、機動性與效能。該計畫原定於2008年開始服役。聯合防務工業為主要承包商,通用動力則為主要分包商。2002年5月初,國防部長唐納德·倫斯斐以該計畫不夠機動、精確為由,取消了這項價值110億美元的計畫。[1] 目前,該原型自走砲展示於西爾堡的火砲公園內。
Remove ads
起源
十字軍自走砲最初構想為「先進野戰砲兵系統」(Advanced Field Artillery System,AFAS),是裝甲系統現代化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旨在建構一系列共用底盤的裝甲載具。1992年10月,由於蘇聯解體導致預算優先順序變更,美國陸軍取消了裝甲系統現代化計畫。[2]
1994年,「先進野戰砲兵系統」(AFAS)更名為「十字軍」。[3]
1996年,十字軍的實驗性液態火藥推進系統被較為傳統的固態火藥包取代。1997年,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GAO)建議美軍應考慮升級M109A6聖騎士自走砲,或改為採購德國的PzH 2000自走砲。[3]
十字軍計畫的目標是取代M109A6帕拉丁自走砲與M992野戰砲兵彈藥支援車(FAASV)。該系統旨在成為一款自動化火砲系統,以支援過渡旅戰鬥隊(IBCT)反擊軍團,並作為其他車輛開發的基礎。
十字軍的主要設計特點包括:
- 具備冷卻系統的XM297E2火砲,可持續進行高射速射擊
- 自動化彈藥處理與裝填系統
- 內建指揮與控制系統的駕駛艙
- 複合裝甲
- 提高載具與乘員生存能力的防護設計
- GE/Honeywell LV100-5 燃氣渦輪引擎,以便與其他戰鬥載具保持同步行動
美軍要求十字軍與M1艾布蘭戰車共用相同的引擎,其主要目的是減輕十字軍的重量。[4] 卡特彼勒公司提出了柴油引擎方案,而通用動力公司與戴姆勒克萊斯勒的合資企業亦提出了類似的方案。然而,在2000年9月,美軍最終選擇了霍尼韋爾(Honeywell)的LV 100燃氣渦輪引擎。美軍計畫採購最多3600具此款引擎,其中2845具用於艾布蘭戰車,846具則配備於十字軍自走砲系統。[5]
十字軍補給車(RSV)與主砲車共用相同的底盤,並具備自動化雙向傳輸系統,可與自走砲或其他補給車交換彈藥、數據及燃料。
Remove ads
規格
取消計畫
1999年10月,美國陸軍參謀長艾力·新關(Eric Shinseki)提出未來軍隊改革計畫,構想將重型旅改組為裝備臨時裝甲車(後更名為「史崔克裝甲車」)的輕型旅。他表示,這一優先事項可能會影響重型裝甲車輛的採購資金。[8] 次月,欣塞基指出十字軍系統過於笨重,其自走砲與補給車合計重達110噸,超過空軍現有運輸機(包括C-5銀河)的載重能力,除非豁免飛行限制。欣塞基與聯合防務公司(United Defense)協商,希望減輕整體重量20噸,該公司表示可行。[3]
2001年4月,國防部長唐納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召集專家小組,建議取消十字軍及其他現代化軍備計畫。與會官員稱十字軍「是一個出色的系統,但適用於過去的戰爭環境」。[9]
截至2002年,美軍計畫採購480門十字軍自走砲,總預算達110億美元。[10]
200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於白宮2003年預算案中,為十字軍計畫分配4.75億美元,並提議將五角大廈的軍費增加480億美元。[11]
4月,國防部長倫斯斐與國防部官員(包括陸軍部長湯瑪斯·E·懷特(Thomas E. White))商討削減十字軍、RAH-66卡曼契直升機武裝直升機及F-22猛禽戰鬥機等專案,以釋放資金投資更優先的現代化計畫。部分官員質疑,未來作戰系統計畫(FCS)中已有輕型155毫米自走砲,十字軍可能顯得多餘。[10]
5月9日,倫斯斐正式宣布將向國會提出取消十字軍計畫的請求。數日前,部分支持該計畫的國會議員接獲陸軍官員提供的辯護資料,引發倫斯斐不滿,並促使陸軍對其國會聯絡辦公室展開內部調查。[12] 最終,負責游說活動的陸軍官員引咎辭職。[13]
陸軍部長懷特澄清自己未參與此事件,並表示支持國防部決策,考慮以M982神劍精確制導砲彈等方案取代十字軍。[14] 5月下旬,布希總統請求國會將十字軍預算重新分配,撥款3.1億美元用於未來作戰系統計畫。[15]
Remove ads
類似車輛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