訆 U+8A06, 訆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8A06 ← 訅[U+8A05]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訇 →[U+8A07] 跨語言 漢字 訆(言部+2畫,共9畫,倉頡碼:卜口女中(YRVL),部件組合:⿰訁丩) 來源 康熙字典:第1146頁第13字 大漢和辭典:第35217字 大字源:第1613頁第8字 漢語大字典(第一版):第6卷第3939頁第9字 辭海:第1237頁第1行第3字 宋本廣韻:第412頁第44字 Unihan:U+8A06 漢語 字源 同聲符字 (丩) (鄭張尚芳 (2003)) 更多資訊 上古漢語 ... 上古漢語 艽 *krɯːw, *qʰrɯːw, *ɡu, *ɡʷrɯw 芁 *kriːw 荍 *ɡiw 叫 *kiːws 訆 *kiːws 嘂 *kiːws 收 *qʰljɯw, *qʰljɯws 糾 *kɯw, *krɯwʔ 朻 *kɯw, *krɯw, *krɯwʔ 丩 *kɯw, *krɯw 赳 *krɯw, *krɯwʔ 虬 *ɡrɯw 虯 *ɡrɯw 觓 *ɡrɯw 關閉 釋義 關於「訆」的發音和釋義,請見「叫」。(此字是「叫」的異體字。)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