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Graph
No coordinates found

中華民國上將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中華民國上將列表所羅列的是從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設置上將軍階以降的歷任一級上將、二級上將名單,並按授階時間先後順序排列。特級上將軍階現已廢除,請見特級上將。根據國民政府在1935年公佈《陸海空軍官表》、《陸海空軍士兵等級表》、《陸(海空)軍軍官佐任官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特級上將授任條例》。1936年公布的《陸軍中將加銜暫行條例》。「特級上將」:陸海空軍特級上將1名(蔣介石)。 「一級上將」:一級上將軍階採取了定額9人的制度,累計授銜17人次。 「二級上將」與「上將」,為同一軍階:二級上將軍階—1949年前只授予陸軍。陸軍二級上將定額20名(去除增授的程潛、李烈鈞)。累計授34人次,其中現役軍人授任22名、現役中將或加上將銜晉任10名、非現役者晉任1名、非現役者授任1名。二級上將6人後來晉任、追晉為一級上將。上將55名(其中海軍授任1名、海軍追晉2名)。 「加上將銜」 :從1936年起,由於上將員額有限,合於晉升二級上將規定的陸軍中將,可以加上將銜。其服制同二級上將、領中將最高額薪俸,後來改革薪俸制度後領取二級上將的薪俸。二級上將職位出缺時可以優先晉任。但中將直接晉任二級上將很常見。立法委員蔣肇周曾說:「這個條例在臺灣事實上沒有施行過。」但事實上1949年後在臺灣也曾經有過施行特例:1954年參謀總長陸軍二級上將桂永清於任內病逝,彭孟緝於代理總長期間,國防部公文稿的落款是「全銜 彭○○」,同時各軍總部呈報國防部的公文受文者則是「兼代參謀總長彭陸軍上將銜」,直到1955年6月真除參謀總長之後,才使用「參謀總長陸軍二級上將」的頭銜。加上將銜55名(加銜38名、授加8名、特加1名、追加5名、贈加3名)。

阅读文章
Top Questions
AI generated

列出关于中華民國上將列表的重要事实

总结这篇文章

中華民國上將列表最引人注目的事实是什么?

中華民國上將列表周围是否有任何争议?

更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