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弗列·希治閣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亞弗列·希治閣
Remove ads

亞弗列·希治閣,簡稱希治閣爵士或KBE英文Sir 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號1980年4月29號)原籍英國,係一個世界聞名嘅電影導演,唔單止有好多膾炙人口嘅名片傳世,對電影工業都有好深刻嘅的影響。佢拍恐怖懸疑片特別叻,不嬲有「緊張大師」(或者「懸念大師」)之稱。

Quick facts 亞弗列·希治閣, 姓名原文 ...
Thumb
亞弗列·希治閣

亞弗列·希治閣喺英國拍咗好多默片同埋有聲片,之後佢去咗美國荷里活發展,重喺1956年入咗美國籍,但係重保留住本身嘅英國國籍。

喺長達60年嘅藝術生涯入便,希治閣一共拍咗超過50部電影。

Remove ads

傳記

亞弗列·希治閣1899年8月13號喺英國倫敦一個天主教屋企出世,係屋企第二個囝。

因為佢對電影嘅貢獻,1980年新年佢畀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頒授KBE勳銜,做咗爵士。雖然佢喺1956年攞到美國國籍,但係重有資格用爵士嘅稱號,因為佢保留咗佢嘅英國國籍。點知希治閣喺受封四個月之後嘅4月29號喺美國洛杉磯屋企因為功能衰竭過咗身,嚟唔切參加正式嘅封爵儀式。佢享年80歲,臨去嗰時佢老婆同個囡都陪住喺佢身邊。

功績

獎項同榮譽

睇埋:阿佛烈·希區考克獲獎及提名列表
Thumb
希區考克喺荷里活星光大道嘅其中一粒星

希區考克喺1960年2月8號俾人請入荷里活星光大道,佢獲得兩粒星:一粒係電視方面嘅,第二粒就係電影方面嘅。[1]喺1978年,約翰·羅素·泰勒形容佢係「世界上最廣為人知嘅人」同埋「一個普通嘅英國中產階級人,只不過佢正好係個藝術天才」。[2] 2002年,《電影製作人》雜誌將佢評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嘅導演。[3] 而喺2007年,《每日電訊報》嘅評論家投票將佢評為英國最偉大嘅導演。[4]

報紙嘅電影評論家大衛·格里頓寫道:「希區考克無疑係呢啲島嶼出產嘅最偉大電影人,佢塑造現代電影嘅影響力遠超任何其他導演,冇佢嘅話,現代電影會完全唔同。佢嘅天賦係講故仔,殘忍咁保留關鍵資訊(無論係對佢嘅角色定係對觀眾),同埋以無人能及嘅方式挑動觀眾嘅情緒。」[5]

喺1992年,《視與聽》嘅評論家投票將希區考克排喺「史上十大導演」第四位。[6] 喺2002年,喺《視與聽》嘅「史上最偉大導演」排名中,希區考克喺評論家榜單中排第二,[7] 喺導演榜單中排第五。[8] 希區考克喺日本電影雜誌《キネマ旬報》舉辦嘅投票中被選為「20世紀最偉大導演」。1996年,《娛樂周刊》將希區考克排喺「50大導演」榜首。[9][10]

喺2005年,希區考克喺《帝國》雜誌嘅「史上40大最偉大導演」榜單中排第二。[9] 2007年,《全電影》雜誌將希區考克排喺「史上100大最偉大電影導演」榜首。[11]

Thumb
一塊英國文物保護委員會藍色牌匾標示咗希區考克曾經住過嘅地方:倫敦肯辛頓區Cromwell Road 153號。

佢贏得過兩個金球獎、八個月桂冠獎,同埋五個終身成就獎,包括1971年首次頒發嘅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院士獎[12] 同埋1979年嘅美國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13] 佢五次獲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蝴蝶夢》獲提名十一項奧斯卡,最後贏得1940年嘅奧斯卡最佳影片;另一部希區考克嘅電影《外國記者》同年都獲得提名。[14] 到2021年為止,佢有九部電影俾美國國家電影登記簿選中保存:《蝴蝶夢》(1940年;2018年入選)、《黑影疑雲》(1943年;1991年入選)、《名錶情緣》(1946年;2006年入選)、《火車怪客》(1951年;2021年入選)、《後窗》(1954年;1997年入選)、《迷魂記》(1958年;1989年入選)、《西北西》(1959年;1995年入選)、《觸目驚心》(1960年;1992年入選)同埋《》(1963年;2016年入選)。[15]

2001年,華咸森林倫敦自治市委託製作咗一系列17幅描述希區考克生平同作品嘅馬賽克,呢啲作品而家放喺倫敦地鐵雷頓斯通站[16] 2012年,希區考克俾藝術家彼得·布萊克爵士披頭四嘅《佐治的寂寞芳心俱樂部樂隊》專輯封面嘅設計者)揀選,同其他英國文化名人一齊出現喺一個新版嘅封面上。同年,佢仲喺BBC第四台一個叫《新伊莉莎白時代》嘅系列節目中出現,被形容為「喺伊莉莎白二世統治期間,佢嘅行為對呢啲島嶼上嘅生活產生咗重大影響,並且塑造咗呢個時代嘅特徵」。[17]

2013年6月,九部修復嘅希區考克早期無聲電影,包括《享樂花園》(1925年),喺布魯克林音樂學院嘅哈維劇院放映;呢個叫做「希區考克九部曲」嘅巡迴展覽係由英國電影協會策劃嘅。[18]

檔案

阿佛烈·希區考克收藏館喺加州荷里活嘅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電影檔案館。佢啲收藏包括佢嘅家庭錄像、喺《勒索》(1929年)同《瘋狂》(1972年)拍攝現場拍攝嘅16毫米電影,仲有最早期嘅希區考克彩色影像。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電影檔案館保存咗好多佢嘅家庭錄像。[19] 1984年,帕特·希區考克將佢老豆嘅文件捐贈俾學院嘅瑪格麗特·赫里克圖書館[20][21] 喺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嘅哈里·蘭塞姆人文研究中心收藏嘅大衛·O·塞爾茨尼克同埋歐尼斯特·利曼檔案,包含咗好多有關希區考克製作《女魔頭》、《蝴蝶夢》、《疑惑》、《西北西》同《家庭密謀》嘅資料。[22]

Remove ads

影視作品

電影

  • 1976年大巧局》 (Family Plot)
  • 1972年狂凶記》(Frenzy)
  • 1969年黃寶石》(Topaz)
  • 1966年衝破鐵幕》(Torn Curtain)
  • 1964年艷賊》(Marnie)
  • 1963年》(The Birds)
  • 1960年驚魂記》(Psycho)
  • 1959年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
  • 1958年迷魂記》(Vertigo)
  • 1956年《伸冤記》(The Wrong Man)
  • 1956年《擒凶記》(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 1955年怪屍案》(The Trouble with Harry)
  • 1955年《捉賊記》(To Catch a Thief)
  • 1954年後窗》(Rear Window)
  • 1954年《電話謀殺案》(Dial M for Murder)
  • 1953年懺情記》(I Confess)
  • 1951年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 1950年慾海驚魂》(Stage Fright)
  • 1949年風流夜合花》(Under Capricorn)
  • 1948年奪魂索》(Rope)
  • 1947年淒艷斷腸花》(The Paradine Case)
  • 1946年美人計》(Notorious)
  • 1945年意亂情迷》(Spellbound)
  • 1944年Aventure malgache》(紀錄片)
  • 1944年《祝您旅途愉快》(Bon voyage)(紀錄片)
  • 1944年《救生艇》(Lifeboat)
  • 1943年辣手摧花》(Shadow of a Doubt)
  • 1942年海角驚魂》(Saboteur)
  • 1941年深閨疑雲》(Suspicion)
  • 1941年《諜網情深》(Mr. & Mrs. Smith)
  • 1940年海外特派員 》(Foreign Correspondent)
  • 1940年《蝴蝶夢》(Rebecca)-攞咗第13屆奥斯卡最佳影片同埋和最佳攝影獎
  • 1939年牙買加旅店》(Jamaica Inn)
  • 1938年貴婦失蹤記》(The Lady Vanishes)
  • 1937年年少無知》(Young and Innocent)
  • 1936年間諜》(Secret Agent)
  • 1935年三十九級臺階》(The 39 Steps) 又譯《三十九階》或者《國防大機密
  • 1934年擒兇記》(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 1933年維也納的華爾滋》(Waltzes from Vienna)
  • 1932年第十七號》(Number Seventeen)
  • 1932年《奇怪富翁》(Rich and Strange)
  • 1931年The Skin Game
  • 1930年Elstree Calling
  • 1930年《朱諾與佩考克》(Juno and the Paycock)
  • 1930年《瑪麗》(Mary)
  • 1930年《謀殺》(Murder!)
  • 1929年敲詐》(Blackmail)
  • 1929年《Sound Test for Blackmail
  • 1929年《男人島的男人》(The Manxman)
  • 1928年香檳》(Champagne)
  • 1928年《農家婦》(The Farmer's Wife)
  • 1927年下坡路》(Downhill)
  • 1927年《放浪》(Easy Virtue) 又譯《水性楊花》
  • 1927年《手環》(The Ring)
  • 1926年房客》(The Lodger)
  • 1926年《山鷹》(The Mountain Eagle)
  • 1926年《歡樂園》(The Pleasure Garden)
  • 1923年無秘密的丈夫》(Always Tell Your Wife)
  • 1922年第十三號》(Number 13) 又譯《皮博迪夫人》

電視

  • 1962年The Alfred Hitchcock Hour
  • 1959年《Startime
  • 1957年Suspicion
  • 1955年《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出面網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