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症候群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學者症候群(粵拼:Hok6 ze2 zing3 hau6 kwan4;英文:Savant syndrome)係一種人類智能嘅現象,指一個人喺認知上有明顯嘅缺陷,但係就喺某一兩種認知能力上遠超常人[3]。例如有研究者剖析啲人點樣學語言,搵到有啲個案係有個特殊嘅人,佢連著衫等嘅基本自理都要人幫,但就能夠流利噉運用 20 幾隻語言-呢個噉嘅人就畀人嗌佢做語言學者[歐 3][4]。
維基百科嘅醫學類文章只係提供參考,並唔係醫療意見。 閣下如果有任何關於健康嘅問題,請諮詢專業醫護人員。 |
Remove ads
定義
定義上,學者症候群有兩大重點特徵[5]:p. 1,如果話某個人有學者症候群,即係話佢:
- 認知能力上有缺憾-例如:IQ 明顯低過 100(而智障定義上係 IQ 低過 70)(唔一定係標準化測試既智商分數,可以係講緊佢整體智力低過一般人)[6];
- 同時,佢又喺一兩個領域上能力極高(特殊才能),遠遠超越人類平均水平,而佢嘅超人才能,明顯同佢「有認知能力缺憾」呢點唔夾,當中佢嗰樣特殊才能可以係
- 遠超正常人嘅水平;或者
- 遠超「由佢 IQ 數值會預測」嘅水平。
有研究者主張,學者症候群未必係二元咁簡單嘅:一個人唔係話「一係有學者症候群一係冇」,而係「有幾高程度嘅學者症候群」-就算係 IQ 70 或以上嘅一般人,都成日會或多或少噉有「喺某一兩種能力上超乎常人」嘅情況;啲出名嘅學者症候群個案,只不過係喺呢點上好極端-嗰個人可能連沖涼等嘅日常自理都搞唔掂,但齋講佢專門嗰範嘅話就似個天才[5]。
要釐清返嘅係,廿一世紀初英文 savant(近似粵拼 saa6 faan1)講緊嘅,同 scholar(喺高等學府度做研究嗰啲學者)係兩個差天共地嘅概念。除非另外講明,否則篇文以下嘅部份學者一詞一律係對應英文 savant -指有認知缺憾但某一兩樣能力極高嘅人。
Remove ads
個案
睇埋:超憶症
認知心理學同神經內科方面嘅專家,都有落力去搵學者症候群個案返嚟研究。响美術、音樂同語言等嘅多個領域當中,都可以發現學者症候群嘅個案。
金·撇卡[歐 1](1951-2009 年)係學者症候群嘅一個出名個案。撇卡係個美國人,佢一出世嗰陣個腦就有缺憾,搞到佢小腦[歐 4]受損而且個腦少噉咗腦樑[歐 5]。撇卡去到成 4 歲先至學識行路,由細到大都唔識得扣鈕,而且大個咗都管理唔到自己嘅生活,要佢阿爸照顧-撇卡嘅普遍能力顯然比唔上一般人[註 2];不過,撇卡嘅記憶力非常出眾,紀錄指撇卡能夠喺 1 個鐘頭 25 分鐘內睇完十幾萬字長嘅英文長篇小說,能夠喺 4 個月後準確記返起其中一個角色嘅名,仲講得出嗰個角色喺邊頁出現過同埋講過啲乜對白;撇卡一世人睇咗起碼 9,000 本書,能夠喺 8 至 10 秒內睇完一頁而且對啲內容過目不忘,事後會近乎完美噉記住本書嘅每一隻字。撇卡因為佢嘅超凡能力而出咗名,佢嘅故仔仲有畀人改編做戲[7]。
Remove ads
睇埋
註釋
歐詞
引咗
拎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