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環節

一種學術發表方法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海報環節
Remove ads

海報環節[註 1],又叫海報演示[註 2][1]海報滙報[2]海報發表[3]或者海報交流[4],係指學術研討會或者類似活動之中,專門俾學者親自解釋自己嗰張研究海報嘅時段,在場嘅其他學者可以即場問問題。研討會可以有一個或者多過一個海報環節。

Thumb
海報環節畀學者親自解釋張海報嘅時間,在場嘅其他學者可以即場問問題

海報環節係一種帶有互動性嘅匯報學術成果嘅渠道,研究生或者新晉學者成日都會爭取機會,想喺海報環節嗰度匯報自己嘅研究,籍此識多啲人、練習點樣向人解釋研究結果... 等等[5]

要參與海報環節,研究者通常要首先向搞研討會嘅組織提交摘要,跟住個組織要審批份摘要,檢視佢係咪有足夠價值。有陣時,呢個過程入便可能包埋同儕互評,符合學術期刊發表嘅資格。評審人員揀好,就會通知投稿嘅人話俾佢哋知佢哋有冇被選中。

設計

Thumb
呢幅相右邊嗰個人喺度向其他人講解自己份研究,一路喺度指返自己張海報。
睇埋:平面設計視覺分級

研究海報嘅設計,好多時要做到用視覺化嘅方式快速提供資訊俾行過嘅人。以下係一啲較多人講嘅技巧[6][7]

  • 清晰層次:標題要大而簡潔;用小節標題(如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劃分二到四欄,等讀者可以輕易於由左至右、由上而下閱讀[註 3],跟從所謂嘅 Z 字形眼郁動
  • 精簡文字:以要點代替長嘅段落;每段唔多過三到四行,避免細字密排。
  • 圖像優先:用高解像度統計圖同相;圖例、座標、單位標示要齊全;顏色對比足夠以保障可讀度
  • 一致風格:整體配色、字體、行距同留白要前後一致;避免過多裝飾元素分散注意力
  • 實用資訊:於標題附近列出作者、所屬機構、聯絡電郵;可加 QR 碼連結論文全文或者數據集
  • 尺寸規格:要遵守主辦方要求,並預留少少邊位方便貼喺第啲海報隔籬。

匯報

睇埋:個人品牌

參加海報環節,仲會講求口才,參加者唔單只要做到幅海報吸引到人,仲要向人講解自己嘅研究,尤其係呢啲研究對人類知識作出咗咩貢獻。以下呢啲都係常見嘅匯報技巧[8]

  • 開場稿:佢哋好多時要準備 30 秒同 1 分鐘版本,自我介紹,加埋研究問題、最重要發現係乜同埋呢啲發現有咩意義噉。
  • 互動導向:可以首先問對方嘅背景或有咩興趣,再按需要調整深度;鼓勵對方提問,適當嘅時候用筆示範海報重點。
  • 語言精準:用簡潔專業術語配合通俗解說;避免讀稿式逐字重述海報全文。
  • 時間管理:高峰時段以概要為主;如果對方想深入,提供資料連結或約後續交流。
  • 收集反饋:記錄常見問題、建議同潛在合作;準備咭片或聯絡方法。
  • 儀態與佈局:企嘅姿勢要自然、目光接觸、音量適中;現場備有簡短手冊或圖例打印件以備派發。

睇埋

  1. 英文poster session
  2. 英文poster presentation
  3. 用廿一世紀初歐文中文寫嘅學報,通常係左至右上至下嘅,不過某啲語言嘅文字系統唔係噉。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