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種族歧視
Remove ads

種族歧視又叫做種族主義,係一種人類存在已久嘅傳統意識型態,由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表現,甚至會出現遺傳學學說上。

Thumb
第二次世界大戰間徜徉美國宣傳。
Thumb
納粹抵制一間猶太商店(1933年)。

種族主義者認為自己種族某方面,如智慧道德體能,都相比其他人優勝,又或者認為某啲種族比多數人差劣。

歧視說話

  • 日本東洋鬼子用詞,就係今日中國日本人進行歧視嘅表現。
  • 支那,係近代歧視中國人嘅字眼。
  • 黑鬼,係歧視黑人嘅字眼。

小說

  • 哈利波特》入面,對普通人稱為麻瓜,麻瓜同巫師所生後代去學魔法就會俾人叫做麻種,即「魔法世界觀嘅雜種」。純血派因父母都係法師血統純正而自命法力較高強,最偉大黑魔法魔王佛地魔同手下,都係純血派種族主義者。

各方面

種族主義背後嘅意識形態可以喺社會生活嘅好多方面呈現出嚟。呢一節將會描述呢啲方面,但係呢個列表並唔係包晒所有嘢。

逃避型種族主義

内文:[[:逃避型種族主義]]

逃避型種族主義係一種隱性種族主義嘅形式,喺呢種形式入面,一個人對種族或者族裔少數群體嘅無意識負面評價,會通過持續避免同其他種族同族裔群體互動嚟實現。同以公開仇恨同埋對種族/族裔少數群體嘅公然歧視為特徵嘅傳統、公開嘅種族主義唔同,逃避型種族主義嘅特徵係更複雜、矛盾嘅表達方式同態度。[1] 逃避型種族主義喺含義上同象徵性或者現代種族主義(下面會描述)嘅概念相似,後者亦都係一種隱性、無意識或者隱蔽嘅態度形式,會導致無意識嘅歧視形式。

呢個詞語係由祖爾·科維爾創造出嚟嘅,用嚟描述任何種族或者族裔群體嘅微妙種族行為,佢哋會通過訴諸規則或者刻板印象嚟合理化佢哋對特定群體嘅厭惡。[1] 以逃避型種族方式行事嘅人可能會聲稱自己信奉平等主義信念,並且通常會否認佢哋嘅行為係出於種族動機;但係,當佢哋同另一個種族或者族裔群體嘅成員打交道時,佢哋嘅行為會發生改變,而唔係同佢哋自己所屬嘅群體成員打交道。呢種改變嘅動機被認為係隱性或者潛意識嘅。實驗已經為逃避型種族主義嘅存在提供咗經驗支持。逃避型種族主義已被證明可能對就業、法律決策同埋幫助行為方面嘅決策產生潛在嘅嚴重影響。[2][3]

色盲

内文:[[:色盲 (種族)]]

喺種族主義方面,色盲係喺社會互動中無視種族特徵,例如拒絕肯定性行動,以此作為解決過去歧視模式後果嘅一種方式。對呢種態度嘅批評者認為,通過拒絕關注種族差異,種族色盲實際上會無意識噉延續產生種族不平等嘅模式。[4]

愛德華多·博尼利亞-席爾瓦認為,色盲種族主義源於「抽象自由主義、文化生物化、種族問題自然化同埋種族主義最小化」。[5] 色盲做法係「微妙、制度化同埋表面上非種族化嘅」[6],因為喺決策過程中,種族被明確噉忽略咗。例如,如果喺白人佔多數嘅人口中忽視種族,咁白人就會成為規範標準,而有色人種就會被他者化,呢啲人經歷嘅種族主義可能會被最小化或者抹殺。[7][8] 喺個人層面,具有「色盲偏見」嘅人會拒絕種族主義意識形態,但亦都會拒絕旨在糾正制度性種族主義嘅系統性政策。[8]

文化

睇埋:[[:文化種族主義]]同[[:排外]]

文化種族主義表現為社會信仰同習俗,佢哋宣揚一種假設,即特定文化嘅產物,包括該文化嘅語言同傳統,優於其他文化嘅產物。佢同排外有好多相似之處,排外嘅特徵通常係內群體成員對外群體成員嘅恐懼或者攻擊。[9] 喺呢個意義上,佢亦都類似於南亞使用嘅社群主義[10]

當社會普遍接受關於唔同種族或者人口群體嘅刻板印象時,文化種族主義就會存在。[11] 種族主義嘅特徵可以係相信一個種族天生優於另一個種族,而文化種族主義嘅特徵可以係相信一種文化天生優於另一種文化。[12]

經濟

想知多啲:[[:對資本主義嘅批評#種族主義|對資本主義嘅批評 § 種族主義]]、[[:美國嘅種族工資差距]]同[[:美國嘅種族財富差距]]

歷史上嘅經濟或者社會差距被認為係過去種族主義同埋歷史原因造成嘅歧視形式,通過前幾代人喺正規教育同埋各類準備方面嘅不足,以及普通民眾主要係無意識嘅種族主義態度同埋行為,影響咗當代人。一啲人認為,資本主義總體上根據當地情況改變咗種族主義,但係種族主義對於資本主義嚟講並唔係必要嘅。[13] 經濟歧視可能會導致延續種族主義嘅選擇。例如,彩色攝影膠片係為咗白皮膚而調整嘅[14],自動洗手液分配器亦都係[15]面部識別系統都係。[16]

制度性

想知多啲:[[:制度性種族主義]]、[[:結構性種族主義]]、[[:國家種族主義]]、[[:種族定性]]同[[:各國嘅種族主義]]
Thumb
非裔美國人大學生薇薇安·馬龍·瓊斯進入阿拉巴馬大學喺美國註冊上堂,佢係首批入讀該校嘅非裔美國人學生之一。直到1963年,該大學都係種族隔離嘅,唔允許非裔美國人學生入讀。

制度性種族主義(亦都稱為結構性種族主義國家種族主義或者系統性種族主義)係指政府、企業、宗教或者教育機構,或者其他有權力影響好多人生活嘅大型組織嘅種族歧視。斯托克利·卡邁克爾被認為喺1960年代後期創造咗「制度性種族主義」呢個詞語。佢將呢個詞定義為「一個組織因為人們嘅膚色、文化或者族裔出身,而未能向佢哋提供適當同專業服務嘅集體失敗」。[17]

馬烏拉納·卡倫加認為,種族主義構成咗對文化、語言、宗教同埋人類可能性嘅破壞,而且種族主義嘅影響係「喺重新定義非洲人嘅人道主義世界中,在道德上極其可怕嘅人類可能性破壞,毒害咗同其他人嘅過去、現在同未來嘅關係,呢啲人只係通過呢種刻板印象嚟認識我哋,從而損害咗人與人之間真正嘅人道關係」。[18]

他者化

内文:[[:他者化]]

他者化係一啲人用嚟描述一種歧視系統嘅術語,喺呢種系統入面,一個群體嘅特徵被用嚟將佢哋區分開嚟,令佢哋同常態唔同。[19]

他者化喺種族主義嘅歷史同延續中起住根本性嘅作用。將一種文化客體化為唔同、異國情調或者唔發達嘅嘢,就係概括認為佢同「正常」社會唔同。歐洲對東方人嘅殖民態度就體現咗呢一點,因為當時人們認為東方同西方係相反嘅;西方係陽剛嘅,東方就係陰柔嘅,西方係強大嘅,東方就係軟弱嘅,西方係進步嘅,東方就係傳統嘅。[20] 通過做出呢啲概括同埋將東方他者化,歐洲同時將自己定義為常態,進一步鞏固咗差距。[21]

好多他者化嘅過程都依賴於想像出嚟嘅差異,或者對差異嘅期望。空間差異可能足以得出結論,「我哋」喺「呢度」,而「其他人」喺「嗰度」。[20] 想像出嚟嘅差異有助於將人分類到唔同嘅群體,並為佢哋分配適合想像者期望嘅特徵。[22]

種族歧視

内文:[[:種族歧視]]

種族歧視指嘅係基於某人嘅種族而對佢進行歧視

種族隔離

内文:[[:種族隔離]]
Quick facts

種族隔離係指喺日常生活入面,將人類分隔成社會建構嘅種族群體。佢可能適用於一啲活動,例如喺餐廳食嘢、飲水機飲水、用洗手間、返學、睇戲,或者租屋或買樓。[23] 隔離通常係非法嘅,但係可能通過社會規範而存在,即使冇強烈嘅個人偏好,正如托馬斯·謝林嘅隔離模型同埋後續研究表明嘅噉樣。

霸權主義

内文:[[:霸權主義]]
Thumb
喺1899年,山姆大叔(美國嘅擬人化形象)平衡佢嘅新財產,呢啲財產俾人描繪成野蠻嘅細路仔。呢啲人物係波多黎各、夏威夷、古巴、菲律賓同埋「拉德羅內斯」(馬里亞納群島)。

幾個世紀以嚟,歐洲喺美洲、非洲同亞洲嘅殖民主義,通常都係以白人至上嘅態度嚟合理化嘅。[24] 喺20世紀初期,「白人嘅負擔」呢個詞語被廣泛使用,嚟證明帝國主義政策係一項崇高嘅事業。[25][26]美國原住民進行征服同埋征服政策嘅理由,源於對土著居民嘅刻板印象,認為佢哋係「無情嘅印第安野蠻人」,正如佢哋喺《美國獨立宣言》中所描述嘅噉樣。[27]衛報》嘅森·沃爾夫森寫道,「宣言嘅通過經常被引用為概括咗去人性化對待美國原住民嘅態度,而美國就係建立喺呢種態度之上嘅。」[28] 喺一篇關於殖民擴張到美洲原住民土地嘅1890年嘅文章中,作者L·弗蘭克·鮑姆寫道:「白人根據征服法,根據文明正義,係美洲大陸嘅主人,而邊境定居點嘅最佳安全保障,將通過徹底消滅剩餘嘅少數印第安人嚟確保。」[29] 托馬斯·傑斐遜喺佢1785年出版嘅《弗吉尼亞紀事》中寫道:「黑人,無論原本係唔同嘅種族,定係因為時間或者環境而變得唔同,喺身體同埋心靈方面嘅天賦都唔及白人。」[30] 黑人至上阿拉伯人至上東亞至上嘅態度亦都存在。

象徵性/現代

内文:[[:象徵性種族主義]]
Thumb
1959年喺小石城,阿肯色州舉行嘅反對學校融合嘅集會

一啲學者認為,喺美國,早期暴力同侵略性嘅種族主義形式,喺20世紀後期已經演變成一種更微妙嘅偏見形式。呢種新形式嘅種族主義有時被稱為「現代種族主義」,佢嘅特徵係表面上表現得冇偏見,但內心仍然抱有偏見態度,表現出微妙嘅偏見行為,例如基於種族刻板印象將特質歸因於他人嘅行為,以及基於被評價人嘅種族嚟區分相同行為嘅評價。[31] 呢個觀點係基於對偏見同歧視行為嘅研究,其中一啲人會對黑人表現出矛盾嘅態度,喺某啲更公開嘅場合會有正面反應,但在更私下嘅場合就會有更負面嘅睇法同表達。例如,喺招聘決策中,呢種矛盾心理可能亦都係可見嘅,喺招聘決策中,其他方面評價正面嘅求職者,可能會因為佢哋嘅種族,喺最終決定中被僱主無意識噉唔鍾意。[32][33][34] 一啲學者認為,現代種族主義嘅特徵係明確拒絕刻板印象,同時又以表面上非種族嘅理由,抵制改變歧視結構,一種認為機會純粹係個人基礎嘅意識形態,否認種族喺決定個人機會方面嘅相關性,以及表現出針對其他種族嘅人嘅間接微侵犯形式同/或迴避。[35]

潛意識偏見

内文:[[:內隱偏見#種族偏見|內隱偏見 § 種族偏見]]

最近嘅研究表明,有啲人雖然有意識噉聲稱拒絕種族主義,但係喺佢哋嘅決策過程中,可能仍然會表現出基於種族嘅潛意識偏見。雖然呢啲「潛意識種族偏見」唔完全符合種族主義嘅定義,但係佢哋嘅影響可能係相似嘅,雖然通常冇咁明顯,因為佢哋唔係明確、有意識或者有計劃嘅。[36]

Remove ads

睇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