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線女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紅線女粵拼hung4 sin3 neoi21924年12月27號2013年12月8號),原名鄺健廉kwong3 gin3 lim4),佢係一位好出名嘅粵劇演員,人稱「女姐」,廣東開平水口鎮泮村[1]廣州西關出世。代表曲《荔枝頌》、《珠江禮讚》、《昭君出塞》係粵劇唱腔經典,並開創咗獨樹一幟嘅紅腔

Quick facts 紅線女, 女演員 ...

藝術生涯

佢阿爺係鬚生聲架南,舅父係武生靚少佳,舅母係花旦何芙蓮[2]。堂伯父係同治年間創建粵劇行會「八和會館」嘅武生鄺新華[3]。8歲跟留聲機學唱粵曲抗日戰爭前,住喺廣州西關[3]1938年日軍侵華而輟學,跟阿媽經澳門去到香港,拜舅母何芙蓮為師,正式成為職業粵劇演員,改藝名「小燕紅」[4]1939年春,喺勝壽年劇團第一次登台演出。之後一路做第三花旦,喺夜場扮丫環、宮女等配角。1940年,跟何芙蓮臨時喺靚少鳳金星劇團演出,靚少鳳為佢正式改名做「紅線女」。1941年去到上海演出,年底日軍佔領香港,紅線女搬到靚少鳳屋企,15歲加入馬師曾劇團1943年廣東肇慶演出,喺內地第一次用「紅線女」藝名,成為「師曾劇團」嘅正印花旦。其後不停到抗戰後方巡演,多數演馬派劇,如《苦鳳鶯憐》、《鬥氣姑爺》、《軟皮蛇招郡馬》等。

抗日戰爭勝利後返到香港學京劇三年,後來得到何賢贊助成立「真、善、美粵劇團」[5],先後同馬師曾薛覺先合演《蝴蝶夫人》、《清宮恨史》等劇。1946年喺香港連續一個月每日不停演出粵劇戲目《我為卿狂》轟動全港,遞年以《我為卿狂》為題材拍攝咗第一部電影1950年代初組建紅星粵劇團,同馬師曾領銜去廣州演現代戲《珠江淚》。1952年演出《一代天驕》、《王昭君》,並且嘗試改編《蝴蝶夫人》同埋莎士比亞劇作為粵劇。

紅線女喺傳統旦角基礎上,融入京腔崑腔同西洋美聲技法,創造出粵劇唱腔「紅腔」,使粵劇旦角唱腔發展到一個嶄新嘅階段[6]

1955年,受周恩來邀請去到中國1956年參加中國國慶7周年觀禮活動,受周恩來接見,同年年尾參與廣東省粵劇團演出。1957年正式以個人身份加入廣東粵劇團(今廣東粵劇院)。期間拜京劇梅蘭芳為師;請程硯秋設計身段、水袖;請俞振飛指點《桂芝告狀》;請周小燕改進《思凡》嘅唱腔;並且研究將朱傳茗郭蘭英王昆唱腔技巧融入粵劇發聲,先後演出《搜書院》、《昭君出塞》、《苦鳳駕憐》、《打神》、《李香君》、《關漢卿》、《山鄉風雲》等戲,最終完成紅派藝術體系[7][6]

文化大革命期間,紅綫女一家受到迫害,被逼離開藝術行業,喺廣州掃街,並且多次被「造反派」剃「陰陽頭」。1967年下放廣東英德茶場勞動。

1980年,紅線女同秦中英合作改寫《王昭君》,扭轉悲劇情節成為《昭君公主》,同陳笑風等人合演[8][9]1984年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粵劇戲曲小調獨唱音樂會,係佢文革後首次登台演出,1988年國慶前夕,紅線女率廣州粵劇團到北京舉行「紅線女專場」;1994年喺北京主演《白燕迎春》。並創辦紅豆粵劇團,培養粵劇接班人[6]

2012年5月21號,香港新光戲院重新裝修後,舉行開幕禮,紅線女到香港為佢剪綵,後應邀以一曲《荔枝頌》作賀,全場肅立致敬拍爛手掌[10]

2013年12月8號晚上8點40分,紅線女因心肌梗塞喺廣州去世,去世前幾日內重登台演出緊。

Remove ads

藝術作品

紅線女曾參演70幾齣電影,主演近200齣粵劇,包括《關漢卿》(1960年)、《搜書院》(1956年)、《沙家浜》、《李香君》、《刁蠻公主戇駙馬》、《打神》、故事片《慈母淚》、《胭脂虎》(1955年)、《秋》(1953年)、《愛》(1955年)、《山鄉風雲》(1955年)、《我是一個女人》(1955年)、《昭君出塞》、《拾玉鐲》、《人海萬花筒》、喜劇《審死官》、寫實片《天堂春夢》等[6]

藝術成就

1950年代到而今多次獲歷任中國國家領導人接見,其中喺1958年毛澤東親自寫信畀佢,希望女姐身體力行,努力做「勞動人民嘅牽線女」。佢亦係多屆人大代表,包括全國人大第3到第9屆代表。1990年獲廣東省人民政府通令嘉獎;1992年當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廣東分會主席;2001年6月15號,紅線女喺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接受「2001年度最傑出藝術家」終身成就獎爾個最高榮譽;2002年1月1號,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紅線女「粵劇藝術傑出貢獻獎」。廣州市政府亦特意喺廣州珠江新城興建紅線女藝術中心,慶祝佢出道60周年,表揚紅綫女對粵劇、電影嘅貢獻。中心喺1998年12月落成。

  • 1957年,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東方古典歌曲比賽金質獎章,係第1個攞到爾個獎嘅亞洲人
  • 1985年,聯合國亞洲表演藝術協會授予「傑出藝人獎」
  • 1985年,聯合國交響樂協會授予表演藝術獎
  • 1998年,霍英東成就獎
  • 2001年,紐約文化事務部同埋美華藝術協會頒發「粵劇終身成就獎」
  • 2001年,廣東省政府頒發「粵劇傑出成就獎」
  • 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文化部頒發首屆「造型和表演藝術創作研究成就獎」
  • 2005年,香港浸會大學頒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1]
  • 2009年,首屆「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
  • 世界華商基金會世界傑出華人獎[12]

家庭

1944年馬師曾結婚,有2仔1女,細仔馬鼎盛,個女紅虹係粵劇花旦,1980年代初被中共稱為「潛逃到台灣」,震驚中外,後作為移民入藉加拿大。紅線女同馬師曾離婚返中國之後曾再婚,最後一個老公係作家華山

參演電影

Remove ads

著作

  • 《紅線女日記》紅線女 著,香港集文出版社1956年8月初版。

參考

出面網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