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聯邦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英聯邦
Remove ads

英聯邦(英文:Commonwealth of Nations)係由53個獨立嘅主權國家組成嘅一個組織,成員幾乎全部都係英國嘅前殖民地。另外,亦有一啲前英國殖民地冇加入過呢個組織,例如美國;亦有啲地方而家已經退出咗,例如愛爾蘭。香港喺主權移交之後冇加入英聯邦。

Thumb
英聯邦

會員國

More information 國家, 加入時間 ...
Remove ads

政治

目標同活動

英聯邦嘅目標最初喺1971年嘅新加坡宣言中闡明,嗰份宣言承諾英聯邦要推動世界和平;促進代議民主個人自由;追求平等同反對種族主義;打擊貧窮、無知同疾病;以及推動自由貿易[1] 除咗以上目標,1979年嘅盧薩卡宣言亦加入咗反對基於性別嘅歧視,[2] 同埋1989年嘅朗卡威宣言則加入咗對環境永續發展嘅承諾。[3] 呢啲目標喺1991年由哈拉雷宣言進一步強化。[4]

英聯邦而家最高優先嘅目標係推動民主同發展,正如2003年嘅阿索岩宣言所概述嘅,[5] 佢哋喺新加坡宣言哈拉雷宣言嘅基礎上進一步闡明咗各項職責,同時表明:「我哋致力推動民主、良好治理、人權、性別平等,同更加公平咁分配全球化嘅利益。」[6] 英聯邦嘅官方網站列出佢嘅工作範疇包括:民主、經濟、教育、性別、治理、人權、法律、小國、體育、永續發展同青年。[7]

能力

2010年10月,一份秘書長嘅洩漏備忘錄指示員工唔好喺人權議題上發聲,被曝光後,引起咗對英聯邦喺其核心價值上發聲不足嘅批評。[8] 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 2011審議咗一份由英聯邦傑出人士小組(EPG)專責小組提出嘅報告,報告指稱,由於缺乏機制去譴責違反人權或民主規範嘅成員國,呢個組織已經失去咗其相關性,同正逐漸衰落。[9] 該小組提出咗106項「緊急」建議,包括採納英聯邦憲章、成立一位專責監察法治、民主同人權嘅新委員,以追蹤成員國持續嘅人權侵害同政治鎮壓指控;另外,亦建議喺41個英聯邦國家廢除針對同性戀嘅法律,以及禁止強迫婚姻[10][11] 由於未能公布該報告,或接受其有關人權、民主同法治改革嘅建議,前英國外交大臣Malcolm Rifkind(英聯邦傑出人士小組成員)喺記者會上形容呢件事係「恥辱」:「英聯邦正面臨一個好嚴重嘅問題。呢個問題唔係出自敵意或對抗,而係因為漠不關心。佢嘅宗旨同相關性正受到質疑,而部分原因係因為喺好多成員國眼中,佢執行所堅守嘅價值嘅承諾變得好模糊。英聯邦唔係政府或者秘書處嘅私人俱樂部,而係屬於英聯邦人民嘅。」[11] 最終,英聯邦傑出人士小組提出嘅106項緊急改革建議中有三分之二被轉交畀研究小組探討,有一位成員形容呢個舉動就好似將建議「踢咗入長草」咁。至於建立建議中提議嘅人權專員職位,雙方冇達成共識;反而,一個由部長組成嘅管理小組獲賦予執法權,而該小組當中甚至包括咗被指控嘅人權侵犯者。最後,大家只同意制定一份英聯邦價值憲章,但對如何落實其原則嘅執行方式,仍未作出決定。[9] 最終,經過努力,一份全新嘅英聯邦憲章喺2013年3月11日由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喺馬爾堡宮簽署,該憲章反對「所有形式嘅歧視,無論係基於性別、種族、膚色、信仰、政治理念或者其他理由」。[12][13]

Remove ads

疏仕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